Re: [轉錄][心得] 辯論會觀後感-兩人經濟理念的不同

看板Economics作者 (積極)時間16年前 (2008/02/27 00:51), 編輯推噓6(715)
留言13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8/42 (看更多)
※ 引述《publius (殺恐龍的經濟學人)》之銘言: : 1. 過去的經濟『榮景』和計畫經濟的關係 : 是 correlation 還是 casuality ? 從板友的回文學到很多東西 基於等價交換的共識,我從我所擅長的角度來回來這個問題 Investigating Causal Relations by Econometric Models and Cross-spectral Methods C.W.J. Granger(1969) 有關經濟模型因果關係的部份,實證上幾乎都是用這個 test 或是這個 test 修改後的版本(很多修改,像是改成 continuous time)來做 在這篇論文中,提到很多因果關係的型式(以下假設 X和 Y都是穩定的時間序列) 1. Causality:知道現在的 Y,會讓未來的 X預測更準 2. Feedback:知道現在的 Y,會讓未來的 X預測更準; 知道現在的 X,會讓未來的 Y預測更準 3. Instantaneous Causality:知道現在的 Y,會讓現在的 X預測更準 4. Causality Lag:知道現在的 Y,會讓未來的 X預測更準, 但超過一定期數就沒有關係 所以要看 "過去的經濟『榮景』和計畫經濟的關係是 correlation 還是 casuality ?" 計量上我想到的,最標準的做法,就是把計畫經濟量化成一個時間序列 (或是多個時間序列,那就要改一下這個 test) 這步最難,因為過去政府推了太多東西出來 有形的建設,像是 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基隆港和高雄港,中油中船中鋼,中正國際機場等等 還有其他無形的政策,像是 某些產業減稅或是對國外競爭對手的進口商品課關稅 還有鼓勵學生學習某些特定的專業技術等等 這些東西難以被量化,所以要判別有沒有因果關係很困難 但是不用計量來分析,我想不到有說服力的證明方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182.6

02/27 01:13, , 1F
02/27 01:13, 1F

02/27 01:21, , 2F
02/27 01:21, 2F

02/27 02:06, , 3F
02/27 02:06, 3F

02/27 08:03, , 4F
推旅狐兄對計量方法的介紹
02/27 08:03, 4F

02/27 09:36, , 5F
先推 再請問: 關於"讓未來的 X預測更準"
02/27 09:36, 5F

02/27 09:37, , 6F
是Xt+1去預測Yt+1 還是預測Xt+1本身?
02/27 09:37, 6F

02/27 09:41, , 7F
各個causality是否建立在不同回歸式?
02/27 09:41, 7F

02/27 09:42, , 8F
有點混淆中...
02/27 09:42, 8F

02/27 11:13, , 9F
是information set變大,使預測誤差變小
02/27 11:13, 9F

02/27 11:13, , 10F
若知道Y_t,預測X_t+1會更準
02/27 11:13, 10F

02/27 12:20, , 11F
02/27 12:20, 11F

03/05 03:12, , 12F
這篇很棒, 對經濟系 (所) 的學生幫助很大
03/05 03:12, 12F

03/23 18:34, , 13F
被打爆之後終於承認了喔?
03/23 18:34, 13F
文章代碼(AID): #17n4E96M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8 之 42 篇):
文章代碼(AID): #17n4E96M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