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相對韓國,台灣如何保持領先?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無想流流星拳)時間10年前 (2014/06/07 10:25), 10年前編輯推噓11(11019)
留言30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15 (看更多)
※ 引述《QueenHKASino (港島楂FIT阿叔)》之銘言: : 而又因為他是民生必須品(你可以不玩科技產品,但不能不住) : 才會有投資科技產業對社會有貢獻,房地產業則毫無幫助的錯覺吧 : 房地產業不是只有”買賣房子”這一個部份, : 科技業因為有研發,會產生出創新的科技,對人類是一種進步, : 而房地產業不會給人類帶來創新的進步,但不代表他就不需要存在, : 有住的需求就要有人蓋房子,就像發明了新的科技後也要有人生產, : 至於明明供過於求還一直蓋,這是炒作行為,就像科技股也一樣有人炒一樣, : 炒作行為不值得鼓勵,但不代表整個產業對社會就沒有幫助 去到這裡其實大家有點偏題了. 這串的標題講的是怎樣領先韓國, 臺灣式的信用觀, 以及房地產, 在這 點上都是原因. 我們並不主張說, 科技及高端產業是壓倒一切. 但是卻 不能否認, 韓國在這裡就是打敗了臺灣. 這討論, 並不是在講共產主義, 也不是怎樣將資產階級給根除. 而是臺 灣有多少個不適合科技和高端產業發展的因素, 甚至他並不是全部. 上 面提出的都是一些最簡單, 最容易看出原因的問題. 例如拖延付款, 對於資金充足銀行又肯借錢的行業來說, 傷害自然較少 , 但對於銀行不肯借錢的行業來說, 拖款會是大問題, 因為那些公司根 本就會直接發不出薪水, 在完全不是自己公司的問題下就倒掉. 這結論 不就很簡單: 大資本不願投資, 小資本又會死於信用. 會提出這點, 就是因為他非常客觀, 錢來到才能夠發出薪水, 否則就要 借, 銀行不借, 薪水就發不出來. 發不出來, 公司要不就是拖欠薪水, 「等收到數再發」, 要不就是直接黑字關門. 這跟其他有爭議性和主觀 性的理由相比(比方說前陣子說的甚麼 10 元股票面值論, 分紅制度論 都是主觀的, 而且也偏向純勞方角度), 這理由非常踏實, 而且也沒甚 麼代替方案. 提出更多的缺點, 並不會將那些缺點變成「不是重點」, 「不是原因」 , 而是這些缺點會全部加起來, 而是「全部都是原因」. 臺灣又何止這 些缺點? 公司法落後, 營所稅, 巨大的海外收入免稅額和過低的個人收 入免稅額, 技術股還要課稅, 補助大企業去做低產值甚至負產值行為, 這些要說, 是會說不完. 不如總歸一句說, 臺灣諸種體制就是為一個七十年代模式的工業社會而 設計的, 他大部份保留到資訊時代的今天. 結果一堆不合時宜的設定, 而這裡的討論, 還天天在講怎樣回到蔣經國八十年代的榮景. 而不明白 問題正正就是大家想留在八十年代, 而韓國就在九八年金融風暴後, 把 國家改造成適應資訊時代. 人家贏是贏在對整個國家的革新, 而不是怎樣「保持八九十年代的領先 優勢」, 人才也是革新的人才, 若臺灣自己不願革新, 覺得理想世界就 是回到蔣經國的八十年代, 那能救臺灣的人才就是多啦A夢, 因為牠會 帶時光機把整個臺灣穿越回去錢淹腳目. 整個討論, 最要命的正是標題那「保持」兩字, 臺灣需要的是保持甚麼 嗎? 經濟並不是像一條火車軌一樣, 是前後之分的賽跑, 產業更像生物 , 他會變成一個你完全不熟悉的形態, 就像 M$ 就算是 PC 的霸主, 在 流動世界可以完全被打得抬不起頭. 當全世界在變, 你自己不變時, 你 就自然落後了. --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402107959.A.F4A.html

06/07 10:32, , 1F
韓國砍掉重練過,台灣要不要也來一次呢?
06/07 10:32, 1F

06/07 10:34, , 2F
既得利益者顯然不會同意
06/07 10:34, 2F

06/07 10:39, , 3F
大推!!清楚點出問題所在!!
06/07 10:39, 3F
另外離題說一下, 有人提出, 大陸人才是不守信用的問題, 根據我和大 陸人相處的經驗. 我的說法是這樣的, 大陸人不守信用, 他是完全意識到他是害人, 討你 便宜, 如果大陸人真的是你的朋友, 他們不會這樣做. 臺灣人的情況, 則是完全不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有任何問題, 是無意識的, 覺得是人情和 彈性的必然. 完全無心害你, 意識中, 時間很可能根本不屬於信用的一 部份, 遲到跟準時是沒有分別的. 有時, 甚至會理所當然地接受你拖延他, 心理上似乎有種覺得這樣才是 互相信任的表現. ※ 編輯: chenglap (61.18.51.226), 06/07/2014 10:55:01

06/07 10:47, , 4F
既得利益者很難接受大改革
06/07 10:47, 4F

06/07 11:56, , 5F
可是大陸要害人的還真不少,而且專挑同文同種的下手
06/07 11:56, 5F

06/07 11:57, , 6F
「同文同種」毫無意義, 「同鄉同族」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06/07 11:57, 6F

06/07 12:51, , 7F
我在大陸待了三年多,”不熟不吃”這四個字可說見到
06/07 12:51, 7F

06/07 12:51, , 8F
不少次,同文同種同鄉同族,絕對是被吃的理由
06/07 12:51, 8F

06/07 12:55, , 9F
利益當前無好人更無朋友
06/07 12:55, 9F

06/07 12:56, , 10F
要靠對方付款才能發薪水 談付款條件本就要小心
06/07 12:56, 10F

06/07 12:56, , 11F
我是不知道軟體業怎麼玩得 電子業首次交易現金結很常見
06/07 12:56, 11F

06/07 12:57, , 12F
除非是有名聲的大廠 問問同業都很容易調查出來
06/07 12:57, 12F

06/07 12:57, , 13F
06/07 12:57, 13F

06/07 12:58, , 14F
回歸正題 既然提到台灣法令 那就變成是政府體制效率問題了
06/07 12:58, 14F

06/07 13:00, , 15F
政府效率問題可以說一堆 但是 這些問題更可能是文化問題
06/07 13:00, 15F

06/07 13:02, , 16F
整個環境安逸久了 早就造就因循苟且的態度
06/07 13:02, 16F

06/07 19:38, , 17F
台灣這種狀況以前有個朋友說這叫"苛薄當恩惠"..
06/07 19:38, 17F

06/07 21:38, , 18F
不只電子業,我們這產業也是.
06/07 21:38, 18F

06/07 21:39, , 19F
應該說沒有信用累積之前,都是小心易易的
06/07 21:39, 19F

06/08 00:37, , 20F
C老師可以說說, 公司法具體什麼落後嗎
06/08 00:37, 20F

06/08 01:39, , 21F
我想chen的意思是:大陸人比較"賊"會有心害你
06/08 01:39, 21F

06/08 01:40, , 22F
台灣人則是比較"日本",雖然沒心害你,但是過於保守的習慣
06/08 01:40, 22F

06/08 01:40, , 23F
實際上害你不淺.並且因為沒有惡意所以更普遍又更難防
06/08 01:40, 23F

06/08 13:14, , 24F
06/08 13:14, 24F

06/08 13:16, , 25F
推"提出更多的缺點...."這段~~唯獨政府不知道...
06/08 13:16, 25F

06/08 22:19, , 26F
政府不一定不知道喔... 真要學南韓那套 保證101可以
06/08 22:19, 26F

06/08 22:20, , 27F
全球第一自殺名勝...或是全國最大碳排放來源是全國家
06/08 22:20, 27F

06/08 22:20, , 28F
停燒炭自殺的黑煙 遠超過中鋼台塑等重工業排放量總和
06/08 22:20, 28F

06/10 15:36, , 29F
其實是cheng 鄭 不是chen 陳
06/10 15:36, 29F

06/21 12:14, , 30F
push
06/21 12:14, 30F
文章代碼(AID): #1JadWtzA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JadWtzA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