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要在明清兩朝進行土地改革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calebjael)時間12年前 (2012/06/05 15:27), 編輯推噓6(6015)
留言21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0 (看更多)
※ 引述《cjol (勤樸)》之銘言: : 如題 主要在清朝太平天國之前 : 明清兩朝還在太平盛世的時代 : 如果想解決租佃剝削和土地過細的問題 : 以傳統的官僚和行政技術 比較適用的方案為何 : 當然中國幅員廣大 每地作法容有不同 : 比如山西或華北地區較合用老閻的村自治 : 福建廣東甚至山東河北可以移民台灣東南亞或東北 : 另外像是三七五減租 耕者有其田 公地放領 : 在台灣實行算是成功 : 其實在之前朝代也有過類似措施(如漢朝) : 但不一定也同樣效果 : 或是像闖王也實施過追贓助餉"均田" : 後來似乎變成政權不穩的因素...... : 想請益以當時時代背景而言(並不排除改革官僚制度的話) : 有哪些可行的方法?? 最可行的方法﹐恐怕還是要來一場內戰。 就如史實上太平天國之亂﹐江浙長江附近一帶死很多人﹐戰後一堆地方成了無主地﹐ 自然就實現重新分配了。結果後來一百年中﹐江浙就沒啥太大的土改壓力了。 如果不內戰﹐依靠當時的行政手段的話﹐那可能就要象滿清跟內蒙王公借地養漢民那樣﹐ 同時開放東三省給漢族移民。不過這樣也僅能延遲北方數省的土改壓力。 南方的話﹐恐怕還是要針對東南亞地區﹐有計劃地移民移很大... 結果還是要戰爭。 但是﹐除非把明清時的中國改革為工業化國家﹐否則這樣一個農業國家﹐ 土地問題是一定早晚會變成嚴重問題的﹐最多能延遲﹐不可能徹底解決。 至於改成工業化國家之後﹐一樣有資產兼並往少數人集中的問題存在﹐ 不過那時就不叫土地問題就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3.4.231.249

06/05 15:44, , 1F
個人認為沒有肥料跟農藥的時代,土改只是等待自耕農破產的輪迴
06/05 15:44, 1F

06/05 16:14, , 2F
重點在稅制跟政府能否真正掌握土地的使用者
06/05 16:14, 2F

06/05 16:15, , 3F
如果按照土地的大小用累進課稅,囤積土地的難度就很高
06/05 16:15, 3F

06/05 16:18, , 4F
沒有階級差異怎麼控制地方?靠縣令縣尉主簿三個人?
06/05 16:18, 4F

06/05 16:20, , 5F
利益階級一定會把控制深入土地,因為沒有工業與海外的金礦
06/05 16:20, 5F

06/05 16:22, , 6F
中共剛掌權時一樣也沒有工業,但還是可以有效控制地方
06/05 16:22, 6F

06/05 16:24, , 7F
沒有工業但是有無線電跟電話跟汽車
06/05 16:24, 7F

06/05 16:24, , 8F
其實在明清手工業的發展事實上也不像你想的那麼低
06/05 16:24, 8F

06/05 16:26, , 9F
中共初期狀況我沒那麼熟,無線電,電話跟汽車有很普及嗎?
06/05 16:26, 9F

06/05 16:26, , 10F
槍桿子可以出政權 槍桿子當然也可均地權
06/05 16:26, 10F

06/05 16:26, , 11F
中共的地方組織很依賴這些工具進行統治嗎?請神人回答吧
06/05 16:26, 11F

06/05 19:25, , 12F
中共掌握政權已經是 1950 年,縣政府要下鄉與村委會溝通
06/05 19:25, 12F

06/05 19:25, , 13F
絕不會是用轎夫抬縣太爺下鄉。
06/05 19:25, 13F

06/05 20:51, , 14F
1.中共有電報,有現代化半軍事的政治組織,有完整基本的政治信
06/05 20:51, 14F

06/05 20:52, , 15F
念,還有蔣光頭在全國修過的公路
06/05 20:52, 15F

06/05 20:53, , 16F
2.我說的工業是值得一直投錢並會給予回報,讓社會逐步仰賴的產
06/05 20:53, 16F

06/05 20:54, , 17F
業,不一定是要工業,資訊業也可以,不過古中國可沒這種地方花
06/05 20:54, 17F

06/05 20:56, , 18F
中國有各式各樣成規模的產業,可是沒有一個能吃光全國的資金
06/05 20:56, 18F

06/05 20:57, , 19F
最後金錢自然會回到土地上,畢竟那是個三兩年就鬧飢荒的時代
06/05 20:57, 19F

06/06 03:05, , 20F
沒有哈柏法,就沒有便宜的肥料,土地產能只有現在的1/20
06/06 03:05, 20F

06/06 03:05, , 21F
,這樣低產能根本無法釋放多餘人口到工業。
06/06 03:05, 21F
文章代碼(AID): #1FpRJF1R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FpRJF1R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