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要在明清兩朝進行土地改革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筆劍春秋梁父吟)時間12年前 (2012/06/05 12:57), 編輯推噓5(505)
留言10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0 (看更多)
※ 引述《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之銘言: : , 即使經歷過上一次的土地改革, 事情很快就回復原狀. : 土地改革一定是有其強制性和全體性才有意義. 重心不會是土地, : 而是資產, 某些成功的土地改革, 比方說用強制投資的方式, 要賣 : 掉土地然後強制投資公共事業, 像水泥, 電力等, 然後這些事業又 : 成功. 至少派息有一定的額度. 問題會少一些, 不過這涉及的金融 : 技術十分複雜, 不是傳統帝國可以弄出來的. 其實這些也不是重點 法國大革命的土地改革,就是把教會跟貴族的土地充公了然後放領 然後用重農主義的方式做資本累積,累積到1850年代法國也工業化了 (法國大革命時,法國原有的海外殖民地已經丟得差不多了) (因此要累積資本只能執行重農主義,靠賣葡萄酒賺錢...) : 而且洗牌之後, 運作邏輯還是不變, 問題根本繼續存在, 最多只是 : 換了不同的人坐不同的位置而已. 上一次土地改革之所以有意義 是為了確保工業化過程中的社會矛盾,和傳統農業社會的矛盾不會在同時爆發 否則歷史上很多第三世界國家,工業化一開始農民就大量湧入都市 問題是根本就沒有那麼多工業就業機會,結果這些人變成貧民窟的失業人口 另一方面工業化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流動資金向都市集中 造成農村貧困化,甚至破產化 大量的破產農民比起大量的失業工人還要更可怕 因此用土地改革先預防了破產農民跟失業工人的問題,再來搞工業化 事實上是把農業社會的利益結構砍掉,然後重練工業社會 ==== 中國歷史上的土地改革,其實本質是強制析戶 這種強制析戶的功能是確保政府對戶籍的管理,以及土地稅收 (一個有勢力的大家族的田產有時候很難查,一個小家庭就好辦多了) 中共在大陸的土改,跟這個道理其實也差不多 甚至國家對農民收的公糧,比當初地主收的地租還重 (這是大陸史學界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2.134.239 ※ 編輯: ThomasJP 來自: 180.172.134.239 (06/05 13:07)

06/05 15:11, , 1F
推。另外最後兩行不算最新﹐農民負擔太重﹐一直搞剪刀差
06/05 15:11, 1F

06/05 15:12, , 2F
才導致最近十年來年年把扶持農民、解決三農問題放第一條
06/05 15:12, 2F

06/05 15:38, , 3F
漢武帝時代有酷吏上任,先把地方大族殺光,家產充公
06/05 15:38, 3F

06/05 15:39, , 4F
然後說"我的工作做完了"...當然這種粗糙的作法,換來的就
06/05 15:39, 4F

06/05 15:40, , 5F
是"海內空耗,戶口減半",很多人都想辦法隱匿戶口隱匿家產
06/05 15:40, 5F

06/05 17:46, , 6F
06/05 17:46, 6F

06/06 05:08, , 7F
好文,推
06/06 05:08, 7F

06/06 09:04, , 8F
結果法國工業化要感謝華盛頓(笑)
06/06 09:04, 8F

06/06 09:25, , 9F
不是華盛頓,是公關社交嘴砲遊說都點滿的老人富蘭克林啊
06/06 09:25, 9F

06/06 09:50, , 10F
不是領導革命的華盛頓,是在鄉軍官幫國王打跑法敵的華盛頓
06/06 09:50, 10F
文章代碼(AID): #1FpP6yg7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FpP6yg7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