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要在明清兩朝進行土地改革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全民亂講之全民大悶鍋)時間12年前 (2012/06/05 15:26),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0 (看更多)
※ 引述《cjol (勤樸)》之銘言: : 如題 主要在清朝太平天國之前 : 明清兩朝還在太平盛世的時代 : 如果想解決租佃剝削和土地過細的問題 : 以傳統的官僚和行政技術 比較適用的方案為何 : 當然中國幅員廣大 每地作法容有不同 : 比如山西或華北地區較合用老閻的村自治 : 福建廣東甚至山東河北可以移民台灣東南亞或東北 : 另外像是三七五減租 耕者有其田 公地放領 : 在台灣實行算是成功 : 其實在之前朝代也有過類似措施(如漢朝) : 但不一定也同樣效果 : 或是像闖王也實施過追贓助餉"均田" : 後來似乎變成政權不穩的因素...... : 想請益以當時時代背景而言(並不排除改革官僚制度的話) : 有哪些可行的方法?? 以明清的結構根本不可能完成治本的土地改革 因為明清兩代,國家組織的力量最終只能到達「縣」這一個層級 這一點就算是到了民初的北洋或者老蔣的國府,也沒有發生多大的改變 縣單位以下的鄉與村,是透過吏員、地方仕紳與保甲制度的相輔來管理 中國有句俗話是這麼說得「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 古代中國的官是要調任的,而吏的職位在當地卻是可以幹一輩子的 縣與鄉的吏員到了基層單位,一縣之長鞭長莫及,也無力控管 更別說,他們多是讀書讀到傻的人,缺乏事務歷練 政務的推動,諸如治安、徵稅等,都不如本地的萬年吏員來得熟悉 所以吏員得以勾結地方仕紳與保甲 讓鄉村大地主的土地越來越多,稅是能逃則逃 欲完成土地改革,必先得清查丈量全國土地 而組織力量只到達縣這一個層級的中國政府,對於鄉與村鞭長莫及 故此,地方仕紳只要與吏員勾結,你就休想全面完成土地丈量清算工作 帳冊上的數字不過是用來忽悠縣令與朝廷的,離真實情況差距甚遠 明朝的張居正透過高壓手段與嚴懲,逼迫吏員在清查土地上做出成績 也不過是把大地主吃掉的土地吐出個百分之幾,讓吏員能夠往上面交差了事 中共的土改能夠成功的最大原因之一 是他們把黨機器的力量紮根到了最底層的行政單位「村」 中共比中國歷代政府與老蔣的國府,更加重視基層的經營 村黨支部書記(村支書)是中國共產黨最低一級的黨內領導職務 有了這個職務,再透過地方保甲制度,就能充分對抗吏員與地方仕紳的勾結 因此中共能確保土地丈量的完成,如此一來,便能有效打擊地主階級 完成分田地的工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7.70.58

06/05 16:16, , 1F
政府對地方的掌控能力才是能否真正控制土地的重點
06/05 16:16, 1F

06/05 16:21, , 2F
鐵打的老爺,流水的縣長
06/05 16:21, 2F

06/05 17:45, , 3F
06/05 17:45, 3F

06/05 17:51, , 4F
也推
06/05 17:51, 4F

06/05 18:04, , 5F
共產黨真行啊...
06/05 18:04, 5F

06/05 19:39, , 6F
所以明清政府要先舉辦 公務人員高普考 取代吏員 再土改
06/05 19:39, 6F

06/06 09:05, , 7F
其實不是高普考,而是各縣市地方特考(逃)
06/06 09:05, 7F
文章代碼(AID): #1FpRJ3vf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FpRJ3vf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