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生產笨學生

看板CS_TEACHER作者 (JSK)時間11年前 (2012/10/13 02:44), 編輯推噓0(006)
留言6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18 (看更多)
※ 引述《akida (柳伊捷)》之銘言: :   教學的成果好壞責任,歸屬於哪一方,各有各的看法,然而在講責任之前, : 或許可以先釐清「教學的主體」為何?自傳統社會到現在的多元社會,這觀念一 : 直都是在變動中的: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乃至 : Buber的「I-Thou」互為主體的關係,或許可以借用這樣的觀點來說明責任的歸 : 屬。 謝謝,我正等著聽您解釋責任歸屬的根據。 :   1. 以教師為中心: :    以教師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透過教學活動將課程內容、教材教給學生。    :  而學生作為學習的客體,接受老師所授與的知識。因此,這類型的老師,會認 :  為學習的成果在於學生,如果學習未具成效,學生必須負起學習的大部分責任 :  ,例如指責學生不認真或是不夠努力,而不是老師未盡教學之義務。 「教師透過教學活動將課程內容、教材教給學生,學生接受老師所授與的 知識。」那麼,這兩類的活動要怎麼推論到「這類型的老師,會認為學習的成 果在於學生」? 很顯然是一依經驗而作的決斷。因為,老師已經自己認為主動 教導了,學生就必須對其學習成效作應對。 :   2. 以學生為中心: :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而老師的身分不再是主導者,而是「引導者」。老 :  師依循學生的需求給予引導,而學生透過老師的引導,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  與探求知識的技能。學習成效的責任在老師身上,老師必須思考並修正其教學 :  以符合學生的需求。 「老師依循學生的需求給予引導,而學生透過老師的引導,學會解決問題 的方法,與探究知識的技能。」那麼,這樣的做法是怎麼樣推論到「學習成效 的責任在老師身上」? 這很顯然也是非邏輯思考後的產物。因為,老師自己先 認定責任在自己身上。 :   3. 「I-Thou」: :    這是一種互為主體的觀念。在學習活動當中,老師能夠重視學生的個體表 :  現,並以對等的地位進行對話,讓學生有自我發聲的機會,並且讓學生能夠自 :  我抉擇與自我負責。在這樣的架構之下,師生同為主導者,所以學習的責任, :  是落在於雙方身上。 「在這樣的架構之下,師生同為主導者,所以學習的責任是落在於雙方身 上。」這句話似乎有理,但也是經驗法則下的產物。主導者就認定要負責,但 若是師生都不為主導者的情況下,責任的歸屬又落在哪? 舉例來說,當一位老 師與一位學生彼此之間皆為了一項知識產生了興趣(老師欲教、學生欲學),但 在進行交流時,互相輪流著在主導教、學,所以兩者是都同為主導者,且否定 了我剛才所提及的師生都不為主導者的情況。但,到此也只能窮舉罷了。要怎 樣推論出責任歸屬在兩主導者身上呢? :   或許原PO會認為,為什麼補習班老師要為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成績負責。或 : 許我們可以思考,既然老師強調的是「帶著走」的能力,那學生是否能夠「帶去 : 學校」,並且「解決學生在學校所面臨的問題」。老師要如何讓家長相信,學生 : 已經掌握這種「帶著走」的能力,而不是老師的卸責之詞。 「解決學生在學校所面臨的問題」,這只是被包含於我要給他們的能力的 一小部分。舉例來說,"閱讀能力",如果今天家長不停地反應"應用問題"都看 不懂,身為數學老師,說得出要如何閱讀一個題目、一張試卷、一本試題嗎? 我會這麼問,並不是我認定閱讀和數學之間有任何關聯,而是推論出來的。 數學,任何一個圖像、文字等等可以有意義的意象都叫做"符號",而符號的意 義真的可以透過閱讀而理解嗎? 「這種所謂的視覺法(sight method)先看整個 句子與其中的含義,然後才學習認是單字,最後才是字母。」這是由 Horace Mann提倡的(閱讀)教學法。 引自,如何閱讀一本書─Mortimer J. Adler/ Charles Van Doren。 由此可知,這位學者認為利用視覺法閱讀,是可以了解 文字中含義的。 圖像等其他符號都有其他學者有其方法去讓讀者自己釋義。 目前為止,可以知道一件事,數學本身就是因問題而存在,而大多數的問題都 是被符號(甚至聲音)記載下來(因為尚有問題未被發現可以數學應對)。所以, 既然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先弄清楚問題(怎樣解題─Polya),要弄清楚問題之前 ,就要有工具(閱讀)。 這些推論,我覺得沒必要讓家長知道,反倒是可以直 接告知閱讀與數學是有關係的,所以我培養的不只是計算能力,還有弄清楚問 題的能力。 這樣是不是可以有一個依據讓家長相信? 你已經認定我有責任,所以才會再推論我是在卸責。 基本上,責任歸屬 的問題還是混淆不清,所以"責任"這部分沒甚麼好繼續討論的,除非有新的 根據。 很感謝akida及其他大大提供這麼多想法和建議給我,我不是不接受,而 是我認為與我的想法產生衝突才會不斷提問,不禮貌之處麻煩您多多包涵。 : ps.Pavlov跟Skinner兩個人雖然都是行為學派,但他們對於「聯結」的觀念不盡 : 相同。其中Skinner重視事後結果的增強,所以對於Skinner而言,他還滿注重學 : 生學習成果的表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234.165

10/13 10:41, , 1F
以教師為中心 老師可以參考Freire banking educating的說法
10/13 10:41, 1F

10/13 10:47, , 2F
以學生為中心則可參考進步主義的說法
10/13 10:47, 2F

10/13 10:52, , 3F
第三點 可思考在「教學過程」當中 是否存在需要負責的他者
10/13 10:52, 3F

10/13 10:55, , 4F
家長相信的依據 不單只是老師的說法 還有學生的表現
10/13 10:55, 4F

10/13 10:56, , 5F
當然不單只是考試上的表現 但卻為考量的「其中之一」
10/13 10:56, 5F

10/13 10:56, , 6F
責任的歸屬 如果硬要歸給某方 當然會混淆不清
10/13 10:56, 6F
文章代碼(AID): #1GU6JvtA (CS_TEAC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U6JvtA (CS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