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殺婆羅門教的人,無罪?

看板Buddha作者 (春城無處不飛花)時間10年前 (2013/09/08 23:01), 編輯推噓0(005)
留言5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 引述《anawak (...)》之銘言: : Lunakaoru, 您提到的後面那一段我也有看。 : 基本上我也希望是你想的那樣。 : 但是我自己還沒有百分百認可那樣的講法, : 原因在上一篇也有講。問題就在於三殺的主詞究竟是指誰。 : 而你引的下文對我的問題貌似沒有幫助,我才沒引用。 : 如果是指佛菩薩,那當然沒有因惡心墮地獄那些問題。 : 但是在說明三殺那一段的內容,似乎,好像,是在指一般人。 T12n0374_p0460b06(03)║佛及菩薩知殺有三。謂下中上。 ^^^^^^^^^^^^^^^^ 這個部份是主語,也就是佛、菩薩,並沒有提到一般人 而這一大段,請記得,佛是回答"為何 佛 呵罵 提婆達多" 故,在從文意上來說,所有一切的主語描述範圍, 都是在佛 菩薩 T12n0374_p0460b07(08)║下者蟻子乃至一切畜生。唯除菩薩示現生者。善男子。 T12n0374_p0460b08(04)║菩薩摩訶薩以願因緣示受畜生是名下殺。 T12n0374_p0460b09(04)║以下殺因緣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具受下苦。何以故。 T12n0374_p0460b10(01)║是諸畜生有微善根。 T12n0374_p0460b11(10)║是故殺者具受罪報是名下殺。中殺者從凡夫人至阿那含是名為 中。 T12n0374_p0460b12(00)║以是業因墮於地獄畜生餓鬼。 T12n0374_p0460b13(05)║具受中苦是名中殺。上殺者。 T12n0374_p0460b14(11)║父母乃至阿羅漢辟支佛畢定菩薩。是名為上。 T12n0374_p0460b15(10)║以是業因緣故墮於阿鼻大地獄中。具受上苦。是名上殺。 : 這是我們唯一的岐義。 : 你認為是佛菩薩,所以如果不是佛菩薩,則不應犯三殺及殺害一闡提。 : 我則主張,文意上三殺的主詞似乎是指一般人,那麼殺一闡提無有罪過, : 這樣的講法會令人疑惑。 您要注意一件事,佛在這段是回答聲聞的大迦葉尊者 所回答的議題就是,聲聞被止禁不能行為的事 所以,佛才回答為什麼會這樣做 就邏輯上來說,佛也認定聲聞不得做殺生 但為什麼佛菩薩可做,才做此解釋 這是整體語言描述主題的部份 不能夠因為一段落的翻譯您覺得不妥,就覺得整段通通有問題。 : 佛菩薩不會因故殺任何人。 : 所以如果你那樣的說法說的通,就可以同樣適用於任何有情生命。 : 那再去區分佛菩薩犯下的下殺、中殺、上殺等三種罪過,就已經是多餘了。 : 如果佛菩薩都已經修到佛菩薩的位階, : 然後釋迦佛這裡還要特別說明佛菩薩殺害父母、佛菩薩殺害阿羅漢, : 以及佛菩薩殺害畜生、佛菩薩殺害一闡提的果報,真的很多餘。 : 難道釋迦佛是在告訴迦葉菩薩: : 「如果諸佛殺害父母,會下阿鼻大地獄。因此諸佛不會殺害父母。」 : 這問題更大: : 諸佛不殺害父母,是因為害怕下阿鼻大地獄,所以不殺。 ^^^^^^^^^^^^^^^^^^^^^^^^^^^^^^^^^^^^^^^^^^^^^^^^^^^ 你的翻譯是不是要再看清楚一點呢? 前段已經有說,如果要讓對方先死一次,對方才知道不對 那麼佛菩薩才 不抱惡心 殺之 讓對方在阿鼻地獄聞法往生淨土 佛之成就,早知所有因緣,會示現殺父母也是因為對方所需要 成就佛果,早不受害不害怕所影響,是眾生需不需要 : 而不是因為諸佛是正遍知,具一切智,於一切法,無不了知? : 在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一, : http://www.suttaworld.org/big5-txt/sutra/kgin/kgin03/189/189-1.htm : 或者白話的《釋迦牟尼佛略傳》 :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4/c3227.htm : 有提到,釋迦佛的前身善慧菩薩在下生前, : 因觀娑婆眾生根性已熟,時機已至,便下生人間,成就佛道。 : 將來的彌勒佛也是。諸佛也都是,下生前會觀察眾生。 : 難道即將成佛的補處菩薩會觀察錯誤,以致於父母不善、不信正道、造作惡業, : 讓補處菩薩會氣的想奪父母命,但是因為害怕下阿鼻大地獄,所以才不殺?? ^^^^^^^^^^^^^^^^^^^^^^^^^^^^^^^ 菩薩若至一生補處,已經離貪嗔癡,何來氣的? : 前輩您不覺得這樣的思路整個很不順嗎? : 所以三殺的主詞,小弟才會傾向認為,從文意來看應該是指一般人。 : 一般人雖然不會因為殺害婆羅門而下地獄,卻有可能因為自身的惡心下地獄。 : 不過這個說法好像也不是完美無缺。 : 其實我比較喜歡你的答案。 : 如果我們承認經典只是講的不夠圓滿,畢竟是翻譯過的。 : 那我就同意你的講法。 在文意的內容上 佛經的結構往往會把主題描述後又給予一些例子 你所看到的是一整品經文當中的一部份 所以整個主題與主體要一起看 在閱讀經文方面要清楚一個基本概念 大乘仍不違基本五戒 如有違戒的說法,通常都會在後文有解釋 在般若經系中都有這樣的情況 你不可能只一直著墨在一段當中 而你在意的內容 是佛的回答中的一部份 不是整段 聽話要前後聽全,只聽一部份是不行的。 原PO如果覺得這一段的翻譯就是不妥, 那麼早前包括各代譯經大師早已重譯本經 我們再回到本品開頭: T12n0374_p0457a18(00)║梵行品第八之二 T12n0374_p0457a19(00)║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 T12n0374_p0457a20(07)║菩薩摩訶薩所有思惟悉是真實。聲聞緣覺非真實者。 T12n0374_p0457a21(03)║一切眾生何故不以菩薩威力等受快樂。 T12n0374_p0457a22(04)║若諸眾生實不得樂。當知菩薩所修慈心為無利益。 這是迦葉尊者開頭的疑問 其主語就是問 "菩薩" T12n0374_p0457a23(01)║佛言。善男子。菩薩之慈非不利益。善男子。 T12n0374_p0457a24(01)║有諸眾生或必受苦或有不受。 T12n0374_p0457a25(06)║若有眾生必受苦者。菩薩之慈為無利益謂一闡提。 佛的回答,也是針對 菩薩 而殺婆羅門一事 在後段當中也有說明 主體描述也是對於"菩薩" T12n0374_p0459c03(00)║善男子。如汝所言如來往昔殺婆羅門者。 T12n0374_p0459c04(01)║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乃至蟻子尚不故殺。 T12n0374_p0459c05(02)║況婆羅門。菩薩常作種種方便。 T12n0374_p0459c06(07)║惠施眾生無量壽命。 T12n0374_p0459c25(02)║善男子。 T12n0374_p0459c26(16)║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終無奪命。善男子。 T12n0374_p0459c27(12)║汝向所問殺婆羅門時得是地不。善男子。時我已得。 T12n0374_p0459c28(07)║以愛念故斷其命根非惡心也。 其實所有的對像都是指 菩薩 因此原PO的疑問,牽涉到的是,您要先明白一件事 大乘經典中許多特別的舉例與對象都是登地的菩薩 並不是指一般人,對聲聞的教授也會非常明顯提出菩薩行 菩薩行就是菩薩所行 所以佛才會再補上說明 T12n0374_p0460a17(01)║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應墮地獄。何以故。 T12n0374_p0460a18(00)║如佛昔為聲聞說法。 T12n0374_p0460a19(09)║汝諸比丘於餘焦木莫生惡心。何以故。 T12n0374_p0460a20(11)║一切眾生因惡心故墮于地獄。爾時佛讚迦葉菩薩。善哉善哉。 T12n0374_p0460a21(03)║如汝所說。應善受持。善男子。若因惡心墮地獄者。 T12n0374_p0460a22(00)║菩薩爾時實無惡心。 這段就是迦葉尊者說的, 如佛昔為聲聞說法,汝諸比丘於餘焦木莫生惡心,何以故? 一切眾生因惡心故墮于地獄 佛是善哉以答迦葉,如汝所說。應善受持 但還補了一句,菩薩爾時實無惡心 也就是說,對聲聞、甚至於天、人六道,仍然是要"應善受持" 一切眾生因惡心故墮于地獄<<<<<這是基本不懷殺心的標準 可是,菩薩爾時實無惡心 這一整品的論證是論證菩薩所行,即使現殺生, 也不懷惡心,是因眾生需要如此渡化 而後面,佛更顯空義,講述般若思想,這邊更是本品重點 T12n0374_p0461b12(00)║所以者何。佛性常住無變易故。 T12n0374_p0461b13(05)║是名菩薩摩訶薩觀於內空。外空者。 T12n0374_p0461b14(07)║亦復如是無有內法。內外空者亦復如是。善男子。 T12n0374_p0461b15(05)║唯有如來法僧佛性不在二空。何以故。 T12n0374_p0461b16(07)║如是四法常樂我淨。是故四法不名為空。是名內外俱空。 T12n0374_p0461b17(01)║善男子。有為空者。有為之法悉皆是空。 T12n0374_p0461b18(02)║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常樂我淨空。 T12n0374_p0461b19(05)║眾生壽命如來法僧第一義空。是中佛性非有為法。 T12n0374_p0461b20(01)║是故佛性非有為法空。是名有為空。善男子。 T12n0374_p0461b21(00)║云何菩薩摩訶薩觀無為空。 (後略..) 希望原PO能明白, 我並不是認為你的疑問有問題,而是在閱讀佛經時, 要整品看完,通解其義,你的疑問自然才會消除 著墨半字一句,這其實只會原地打轉。 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9.252.4 ※ 編輯: Lunakaoru 來自: 114.39.252.4 (09/08 23:24)

09/09 23:51, , 1F
"氣的想奪父母命"那一大段您沒看懂我要表達的。
09/09 23:51, 1F

09/09 23:53, , 2F
菩薩的確不會因為生氣而殺害父母,但也沒有其它理由或機會
09/09 23:53, 2F

09/09 23:54, , 3F
要去殺害父母。
09/09 23:54, 3F

09/09 23:56, , 4F
所以講三殺更顯得多餘突兀,文意上似有不合理。
09/09 23:56, 4F

09/10 00:08, , 5F
不過基本上綜觀整個前後文,我可以認同你說的。
09/10 00:08, 5F
文章代碼(AID): #1IB95S96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B95S96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