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聊聊蔡老師思想史-宋明理學部分

看板B991010XX作者 (史萊姆)時間11年前 (2013/06/19 03:5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5)王陽明與心學 10+15=25 (5-1)朱王對大學解釋差異,"致"良知與知"行"合一,易簡功夫與支離事業 (5-2)四句教,致良知,盡心,孟子心性論 --- (5)王陽明與心學 終於來到王陽明, 其實幾次期中期末考下來,應該可以看出我個人的喜好傾向, 基本上我還滿喜歡王陽明的,同時也包括陸王心學一派。 個人認為陸王心學的確有繼承到孔孟儒學的真傳, 當然,陽明後學的確走偏了, 同時也不能否認,陸王受佛家思想影響甚多, 朱熹批評陸九淵為"狂禪",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此外,王陽明用了許多佛學用語來解釋儒家, 包括"接人","話頭","蒙蔽"等等,其實都可以看出佛學色彩。 更不用說以下這段有名的文字: 「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 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 但是,個人以為,宋明理學的宋代諸人, 受到「道、天人感應、陰陽五行」等等影響的同時, 也把儒家的根本心性論轉彎了。 用我的說法,就是「把儒家的火車,換成了道家的火車頭。」 王陽明雖然用了許多佛學佛教用語, 但是他講的仍然是"真儒家", 其實莫說我對待程朱陸王兩派不公平, 但實際上若認為「心性論」是先秦儒家、孔孟儒家的核心, 王陽明的良知(=心+性,孟子)的確頗有古人之風。 --- 更誇張一點說,其實我認為王陽明對於佛家佛學,認知其實有限, 如同勞思光的某段話提及,其實宋明理學家基於"振興儒學"的前提下, 其實對於佛學的理解有限。(包括"空有二宗"這類的基本討論,也未必能懂。) 再者,宋明理學時,流行的佛學代表之一為「禪宗」(如來藏學派), 禪宗僅為佛學思想的一支, 同時包含"禪宗"在內的"如來藏"學派,已經受到中國思想影響頗多。 最後,禪宗強調"教外別傳","以心傳心、不立文字", 更使得陸王的佛教佛學,在學過基本佛學的我們的眼中, 看起來真的有點不真不假的半弔子.... --- 看得出來我對王陽明多有愛了吧... 現在都凌晨兩點了...寫前面程頤朱熹我寫得好痛苦, 寫到王陽明精神就來了XD 還外帶一堆閒聊的廢話 XD 以下盡快進入正題吧。 --- (5-1)朱王對大學解釋差異,"致"良知與知"行"合一,易簡功夫與支離事業 1.大學回顧 大學,是程朱陸王的主要戰場之一, 不過由於在前一個學期末已經考過, 大家必須回頭去複習這部分。 基本上的關鍵在於三綱領八條目是否有先後次序, 格物致知補傳、新民與親民,都是戰點。 而後人的解釋(蔡老師、勞思光),基本上認為陽明後學的王艮, 將大學的"格物致知",解釋得最恰當。 --- 這裡與其老調重彈,補充一個最近討論的地方好了。 最近正好討論到,王陽明(陸王)都有把事情"簡化","整合"的趨勢, 也可以說,他們希望把他"說簡單",偏向"悟",偏向"以心傳心"一些, 讓"人人皆可以為聖賢",而不是只有讀書人、只有格盡萬物,才能成為聖賢。 不久前和朋友討論王陽明的「大學問」, 我提到"河流模型"的同時,又隨手作了一個比喻, 就像這隻筆,筆頭、筆桿、筆尖,你會說這是一支筆的不同部分,(上游中游下游) 但是只有筆尖的話,你不會說他是一支筆。 把筆尖筆頭分開來看,根本就不是一支筆, 一條河只有上游的也不叫河。 真正的知行合一與致良知, 應該是整體的、連貫的、打通的、完整的、並存的、無區別的、無內外的。 結果我回家查了一下資料,正好查到王陽明大學問,有以下這段話: "夫木之干,謂之本,木之梢,謂之末。 惟其一物也,是以謂之本末。 若曰兩物,則既為兩物矣,又何可以言本末乎?" 這段話夠白話了吧!"本"、"末"不就恰好是"筆頭"、"筆尖"嗎? --- 完整資料如下:(王陽明大學問) 「曰:終始之說,大略是矣。 即以新民為親民,而曰明德為本,親民為末, 其說亦未嘗不可,但不當分本末為兩物耳。 夫木之干,謂之本,木之梢,謂之末。 惟其一物也,是以謂之本末。 若曰兩物,則既為兩物矣,又何可以言本末乎? 新民之意,既與親民不同,則明德之功,自與新民為二。 若知明明德以親其民,而親民以明其明德,則明德親民焉可析而為兩乎? 先儒之說,是蓋不知明德親民之本為一事, 而認以為兩事,是以雖知本末之當為一,而亦不得不非為兩物也。」 --- 大學開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原本大學古本是親民,程頤解釋為"新", 後來朱熹乾脆把原文改成"新",然後把這一段解釋成"三綱領"。 這些是我們以前學的朱熹版本。 後來王陽明重新改回大學古本的"親民",而且解釋方式也不同。 他認為"親民"和"明明德"是"同一件事情的本末", (內外如一、知行合一、內外打通等等... 基本上王陽明把所有的事情都解釋成"心"或"良知", 所以他基本上有一種"簡化整合"的傾向。) 但是朱熹的三綱領八條目,是有先後順序時間順序的,這是王陽明反對的。 所以他說:就算"用新民解釋親民",其實也不算甚麼大錯(未嘗不可)。 但是把明德和親民說成是"兩件事",我就不能接受了,應該是"同一件事的本末"才對。 (這裡是我和朋友的書信內容,直接節錄於此,補充作為"大學"的戰場記錄。) --- 2.致良知與知行合一回顧 關於致良知、盡心、知行合一, 很久以前在講儒家時,我曾經用過自己的"河流模型"來比喻。 大家可以參考過去的解釋。 --- (節錄先前文章) (這是我的想法,可參考,未必是老師說法,但基本上不會矛盾。) 我認為儒家講的仁,應該要從內到外完全打通, 大學所謂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朱熹一方面用"知識裡性"去解讀他, 另一方面又用屬於"宇宙論"的"氣"去解釋, 最後又提及這是有先後次序,造成很多人認為"知易行難","我知道但是做不到"。 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白話說就是你有做出來才是真的知道。 這件事情非常地強調實踐,恰好與"盡心"的實踐相似。 而這種從內(本心本性)到外(實踐),的打通,應該是從內到外活潑流動的, 就像是一條河流,必須上游中游下游都有,才算是一條河。 只有上游沒有下游的,不能被稱為河,對吧? 也就是說,我們要向內打通、追到源頭(源泉),直到心性的起源, 向外打通、追到盡頭(大海),直到實踐履行為止。 這種從內到外打通,就是盡心、也是致良知,向內知道內心真實感受、向外也有實踐, 基本上王陽明思想核心"致知"(="致良知"),致可以解為"達到、到達"、 基本上也是"盡心"的"盡"的意思, 我的解法,向內傾聽內心聲音,向外落實實踐, 向內向外都進行推到頂點盡頭,這就是"盡心",也就是"致(良)知"。 --- 這裡其實都是老梗了,比較令我感到訝異的是,蔡老師在某次討論的一句話: 「知行合一的"行",不是"實踐"。 可以回去看看勞思光怎麼說。」(聽起來這裡蔡老師認同勞思光說法) 經過一段唸書(回去看王陽明原文)、查資料(課本勞思光文字)、 討論(討論半天到底為啥不是實踐), 大致上我們得到的結論如下: 「知行合一」的「行」==「致良知」的「致」 借用蔡老師的用語:「把良知落實在事事物物上」 借用王陽明用語:「人須在事上磨」 也就是說,不是去空想良知本體, (空想良知本體,容易變成"四無教",空言"良知"而沒有"致") 良知要能「致」,落實在事事物物上, 讓良知落實於事物上,(讓空想或本體或良知,降臨在真實世界上,) "致"良知,也就等同於知"行"合一, 這就是王陽明所說。 弄懂以後,真的是一整個翻桌。 (╯#‵□′)╯~╩╩ ~╠ ~╦╦ ~╣ ~╩╩ 這種說法和「實踐」有啥不同啦!! 我們的理解是: (1)實踐比較像按照"條目"、按照"現成規範",去"實踐"某些"現成的規定或律則"。 (2)講"實踐",像是要刻意去「做」某件事情,這樣知、行就分開了。 因此,用「實踐」解知行合一的「行」, 容易把「行」,說小了、說死了、說僵了, 所以老師不讓我們用。 就像是當初"蒙蔽"這個詞一樣, 對於懂得人來說反正都是懂,但是對於一知半解的人來說, 很容易造成誤解而走錯路,因此老師不贊同用這種詞。 --- (3)易簡工夫與支離事業 好了,一題就寫了這樣多, 易簡工夫與支離事業,可以參考前面「本末」的討論, 基本上陸王心學就是以「易簡工夫」為招牌。 但是,我們研究了半天, 包括「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沈。」(來自陸2)在內 陸1、陸2、朱,一共有三首詩, 實在是看不出來這有何重要!! 首先這是和詩,所以韻腳用字都相同, 再來就是著重在「心」、「古聖、千古、古今」,這幾點去分析。 其他的,各位就請看勞思光的解釋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182 ※ 編輯: salami 來自: 118.168.112.145 (06/22 03:50)
文章代碼(AID): #1HmBf2T_ (B991010XX)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HmBf2T_ (B99101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