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薪資] 家教老師的必要成本與相對成本

看板tutor作者 (ya)時間13年前 (2011/06/02 15:04),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1 (看更多)
※ 引述《vbangus (電機小胖翔)》之銘言: : 你好 : ※ 引述《CloudTutorin (不驚雲)》之銘言: : : 家教老師們,大家好 : : 想調查一下,各位接家教案件時,是否會考量到必要成本與相對成本。 : : 名詞定義: : : 1. 必要成本: : : a. 往返交通時間與費用 這個是絕對必要考慮的成本。 例如:500 hr x 3 + 1hr交通,交通費 30 元,真正時薪 1470元/4hr = 367.5 元 700 hr x 2 + 2hr交通,交通費 60 元,真正時薪 1360元/4hr = 340.0 元 交通時間與費用當然重要了。除非都是那種時薪數k,對於區區數百元的時差 沒啥感覺的那另當別論。 : 這個因素我不會考慮,原因有: : (1) 家教的客群其實都很集中在台北市某個區域,新北市的case反而較少, : 故假設我要找到高薪的家教的case,"勢必早就已經預料到一定得往台北市跑", : 尤以大安區等有錢人區最常跑,故交通成本其實不納入考量。 : (除非是跑偏遠山區或外縣市的才算成本,往台北市的交通費不能算是成本) : P.S. 就好像離家近,時薪只有400,跟往大安區有錢地方跑,時薪800,你要 : 哪一個?而且現在捷運很方便,況且以後也都開車了,只是如何 : 停車還要再研究。(現在是靠家教費來存買車的頭期款) : P.S. 其實也發覺到住離捷運站越近的家長越有錢。(Believe it or not!) : (教課也方便,捷運站一出來就馬上往大樓的電梯走進去就到了) : 如果是在偏遠地區的話,那除了交通不便之外,時薪也不高了, : 可能連400/hr都不到,那我想也更不必接。(不好意思講得很現實) : : b. 備課時間與教材/教具費用 這當然也有差別。 例如長期教物化的老師若要教生物地科,總是要另外想法子備課吧? 不過這東西不容易量化就是了。 : 這個更不會納入考量。如果老師實力強,其實不用備課也可以把學生帶得很好。 : 另外教材我都是直接送給學生的,除非家長跟我無誠意地殺價才會算費用。 : 如果教得久,備課頂多就是再加上客製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易懂。 : : 2. 相對成本: : : a. 家教途中或回途中的餐飲費用 : 這個毫無邏輯可言,吃東西是自己的事情,難道要家長請客? 這倒是真的,畢竟不家教也要吃東西啊XD… 不過也有人因為大量家教,可能需要多買一些食物補充體力, 若有這種情況就需要加計額外成本了。 : : b. 獎賞學生成績進步的小禮物 : 只能說有失才有得。 這難講,學生若要的頻率和價錢很高的時候,高到可以吃掉時薪的一部分, 這就會有成本問題了。但可以透過溝通的方式減少這一部分開銷。 : : 對本人來說,相對成本是存在的,所以相對成本是我考量是否接案的因素之一。 : : 教到後來,我發現,如果能夠消除必要成本跟相對成本的話,那才能真的存的到錢, : : 否則剛好都是賺個吃飯錢,又佔去很多讀書的時間。 : 這倒還好,現在我是寫碩士論文跟好幾個家教兼顧。 : : 附註:我接的案子都在350到400左右。 : : 各位是否也是如此呢? : 家教其實真正的成本來自於: : (1) 喉嚨的折舊率 : (2) 從小到大,家裡對於自己所花掉的教育成本支出。 : (據說這個支出相當於讓自己的爸媽買一棟"活體房子") : (3) 營養保健食品(補充體力的B+C群) : 大概就這三個吧,我想這些成本量也夠多了。 : 補充一下, : 在經濟學上,只有"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以及無形的「機會成本」 : (在某竹科電子公司的新人訓練實習課程學到的) : P.S. 想請問大家一下如果是那種家教志工,要跑偏遠山區的, : 吃東西、住宿、和好幾百公里的交通費和時間,請問是變成本自行吸收 : ,還是社會機構埋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3.17.27

06/03 02:58, , 1F
自己吃飯也能算??? 那這樣你去工作 找一個老闆會幫你家伙食費
06/03 02:58, 1F

06/03 02:59, , 2F
自己吃飯不是家教成本吧 應該是必須開銷
06/03 02:59, 2F

06/03 02:59, , 3F
跟友沒有家教 感覺扯不上關係
06/03 02:59, 3F

06/03 02:59, , 4F
看錯了:P
06/03 02:59, 4F
文章代碼(AID): #1DvpO2YL (tuto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DvpO2YL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