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高雄市舉辦世界運動續篇

看板politics作者 (中肯無益於中出)時間15年前 (2009/07/17 13:5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0/37 (看更多)
※ 引述《fargus (陳靜萬歲)》之銘言: : 這真的沒甚麼好爭論的 : 簡單點來問好了: : "謝長廷連任得票率跟總統大選得票" : 難道只與 : "謝長廷任內的政績" : 有關? : 其他像是: : 民進黨包含阿扁在內的施政表現 : 謝長廷本身的個人因素(ex:宋七力事件, 錄音帶事件, 陳進興事件...) : 以及國民黨的表現 : 各方媒體的耳濡目染 : 難道都不是選民在投票時所會考量的因素嗎? 很簡單,一個最基本的迴歸方程式: 投票選擇 = α + 政黨取向 + 政績評價 + 其他 + ε 在這個最基本的方程式裡,只要「政績評價」是一個顯著的解釋要素,即使只能解 釋整體投票行為的30%,那在最後的投票選擇裡,都必然能清楚地看到它的影響。 而閣下所舉的例子,政黨取向(1998)與政黨取向(2002)、其他因素中宋七力( 1998 vs 2002)、陳進興事件(1998 vs 2002)等事件,在這兩次選舉基本上沒有顯 著的變化(這些都是冷飯了!),換言之,根本就只是常數項而已。 附帶一提,錄音帶事件造成重大影響,包括吳敦義告謝長廷、陳春生承 認偽造,這些事情都發生在2006年謝長廷選台北市長的時候! 陳水扁的施政表現,2002年連任時可還沒有扣分(要到陳哲男事件才開始反轉), 是正向的因素。 閣下要告訴我「政績評價」因為愛河整治成功(2001)顯著地讓高雄人民認同,卻 完全無法表現在投票選擇(2002甚至2008)上。那就請舉出有說服力的事件--這事 件至少要強到可以抵銷整個效應--造成了2002年謝長廷選舉只能是個平盤。但是到 目前為止,完全沒有任何可以充分解釋的部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46.165.34 ※ 編輯: monopoliest 來自: 122.146.165.34 (07/17 14:28)
文章代碼(AID): #1AO1ClaW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O1ClaW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