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當初說消費券多好的人

看板politics作者 (冷屁股專用臉頰)時間15年前 (2009/04/12 10:38),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20 (看更多)
※ 引述《iambluepig (藍豬)》之銘言: : ※ 引述《Chest (我要奮鬥!!!!!)》之銘言: : : 沒用,就用你的例子再說一次 : : 發券的政策是在"去年"決定的,如果去年就能確定今年只能賣20棟 : : 卻用可以賣出100棟的前提來編預算,發出30棟的消費券 : : 最後再告訴你說,因為今年本來就只能賣20棟可是我賣了50棟,所以我的政策是成功的。 : : 這樣聽起來是不是很荒謬?明明目標是要賣130棟你只賣了50棟這樣算是成功? : 抱歉! : 沒有說得很好! : 我覺得這是很模糊的地方! : 我只是認為如果今年景氣低迷! : 而推出低利率房貸! : 最後賣出50棟! : 可是我們不能推估這50棟有多少間是本來就可以賣出去的! : 多少間是因為推出低利率而賣出去的... : 簡單說我們都不知道! : 所以很難評估對或錯... Chest 版友已經說過 如果沒有達到目標的乘數效果(或是效果不明顯),那幾乎可以說是失敗的 這就好像槓桿,我們是要把GDP舉起來,如果只是動了一下,那等於沒有。 砸了800億下去,希望看到的是有3200億甚至更多的效果, 因為你花3600,我作生意的成長了20%業績,我就多了20%業績的(X%)拿去消費 過了N手之後,到你的手上你也多了10%業績,所以你覺得你有賺錢了又拿 10%業績的Y%出來消費...這樣無限循環才是消費卷想要看到的效果。 然而消費卷趕在年前發放,請問i版友你能確定那是消費卷刺激的消費 還是年終獎金造成的? 或是原本國人新年穿新衣戴新帽(加上家電..etc)所造成的? (就好像美國的聖誕到新年間的玩具業提升40%以上業績) 大家可以看到人擠人的是哪些店家,買的東西是什麼東西? 替代效果遠大於乘數效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193.239

04/12 10:39, , 1F
某地方地層下陷五公尺,其上某樓墊了六公尺
04/12 10:39, 1F

04/12 10:40, , 2F
請問該樓墊高幾公尺?
04/12 10:40, 2F
文章代碼(AID): #19uLGbNb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20 篇):
文章代碼(AID): #19uLGbNb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