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遠用度數調整幅度表

看板optical作者 (肉鬆)時間14年前 (2009/09/04 10:49), 編輯推噓0(0030)
留言30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3 (看更多)
※ 引述《joeneowu (冷)》之銘言: : 很高興您試圖讓您的文章更加容易讓一般人理解 : 不過我覺得蠻可惜的是 : 這次您的文章從開頭頭幾句,我的解讀是 : "您已經有了一個模型式,趁著空閑之餘,請受測者幫忙測試這個模型式的準確性" : 既然有了實驗,當然要有數據 : 而推文中說具有統計意義 : 並不是說樣本數只有4位就沒有統計意義 : 可是要有統計意義至少也要跑個統計測一下p值吧 : 不然也要大量測試然後證明"絕大部分的人會符合這個模型式" : 4個人,而凌鏡開散量又大不相同(甚至已經超過一般人的期望值), : 我不認為符合"大多數人"這個條件 : k大很多文章都使用了大量的計算 : 有些方法與理論會與一般商家的"經驗"相衝突 : 難得這次有實際案例數據 : 卻這樣輕描淡寫的只有動機,結論,卻沒有數據 : 難免被譏為"這只是學術而已,實際上還是要靠經驗" : 私以為非常可惜 我很累了..我只有早晨和半夜可以寫文章.. 我不在乎那些似是而非的經驗論點.. 我只在乎真相是什麼..現在這就是真相.. 要驗證它的嚴謹性和誤差可以翻翻論文內實驗數據.. 腦袋轉一下就知道是說明同樣的東西.. 我只是直覺上不相信這就是事實而去做測試.. 我得到結果的那一刻比誰都興奮和驚訝.. : ※ 引述《kramnik (肉鬆)》之銘言: : : 我在空閒之餘對3位無調節力的散朣受測患者(針孔) : : 及1位特殊無調節力受測板友作測試.. : : 測試近用模型式最大降度量的普遍適用準確性.. : : 假設遠用真實度數介於 X 和 [X-0.25D]之間.. : : 則基準度數以 [X-0.25D] 為準 : : ================================================================== : : 舉個試算例子..25歲..開散量4Δ..散朣針孔加FCC.. : : 近用距離66cm..單眼測試降度量為1.5D..(模型式預估1.5D) : : 雙眼測試降度量為0.5D..(模型式預估0.4D) : : 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人眼運作像是機器般可以推算.. : 單眼部份尚能理解 : 可是雙眼測試為何度數會降低? : 畢竟散瞳狀態下...AC/A或CA/C應該都無法作用吧? : 那對於降度量會降低,您認為原因是什麼? 第11655篇有說明.. 原因顯而易見.. : : ===================================================================== : : 接著我們做一些比較超乎"常理"的..我們對雙眼遠用度數作修正.. : : 舉個試算例子..25歲..開散量6Δ..散朣針孔加紅綠.. : : 遠用距離3m..單眼測試調整量為降0.25 D..(模型式預估降0.33D) : : 雙眼測試降度量為增0.25 D..(模型式預估增0.35D) : : 通俗的說..當我們單眼量測出來的度數為近視500~近視525.. : : 理論基準值為近視525度.. : : 3m距離遠用..單眼不啟動調節的最大值為近視500度.. : : 雙眼不啟動調節的最大值為近視550度.. : : 你沒看錯..我們增加了度數..增加了清晰度..但不啟動調節.. : : 別忘了..散朣受測者根本無調節可啟動.. : 散瞳針孔加紅綠 : 散瞳廢止調節,紅綠測試証明光線有對焦到視網膜上 : 而針孔會導致色散較差,那紅綠end應該可以當作最清晰的狀態 : 不過.... : 紅綠測試要求在暗室中 : 就是希望瞳孔放大,增加色散以便於受測者辨別兩者的差異 傳統視光理論太淺了.. 人眼大瞳孔狀態2階球面屈光誤差至少0.5D..暗室檢測度數會偏高.. : 那請問您在搭配針孔受測時 : 受測者的反應如何?能夠很清楚的分別25度的差異嗎? 很明顯.. 我向來是在亮室驗紅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82.241

09/04 11:59, , 1F
11655篇也是理論,實證的部份就只有提到點用atropine的小
09/04 11:59, 1F

09/04 12:00, , 2F
孩日常不受影響...那就是說散瞳型態下,近距離依舊有調節?
09/04 12:00, 2F

09/04 12:01, , 3F
那某些主張散瞳後應搭配兒控鏡片保持視野清晰不就又變成
09/04 12:01, 3F

09/04 12:01, , 4F
一種不必要的處置?
09/04 12:01, 4F

09/04 12:02, , 5F
抱歉我沒接觸過點了atropine的孩童,不清楚他們日常生活
09/04 12:02, 5F

09/04 12:02, , 6F
情形如何
09/04 12:02, 6F

09/04 12:02, , 7F
另外,關於暗室部分...我拿自身實驗的結果,應該說
09/04 12:02, 7F

09/04 12:03, , 8F
亮室下度數最多可以減少75度.可是缺點是一到晚上騎車時
09/04 12:03, 8F

09/04 12:03, , 9F
路標的字根本就看不見.這種情況你確定還要認為暗室是偏高
09/04 12:03, 9F

09/04 12:04, , 10F
,而不是亮室下偏低嗎?? 畢竟你暗室下的度數全天可用
09/04 12:04, 10F

09/04 12:05, , 11F
亮室下一到晚上.你確定ok? (當然,也許是我自己就是個特異
09/04 12:05, 11F

09/04 12:05, , 12F
不代表所謂的大眾平均值的結果)
09/04 12:05, 12F

09/04 12:06, , 13F
ps我理解工作的辛苦,我自己一天是工作12小時...要做的
09/04 12:06, 13F

09/04 12:07, , 14F
這麼累無非就是想要映證到底經驗有沒有他的道理,如何跟
09/04 12:07, 14F

09/04 12:08, , 15F
學理結合.畢竟經驗會傳成代表他有用,為什麼會有用才是我
09/04 12:08, 15F

09/04 12:08, , 16F
想深入的事
09/04 12:08, 16F

09/04 12:19, , 17F
我不知道你想講什麼..暗室相對偏高..亮室相對偏低..
09/04 12:19, 17F

09/04 12:19, , 18F
一般人生活作息是在亮室..因此以此為基準..有任何錯誤嗎?
09/04 12:19, 18F

09/04 12:23, , 19F
2階屈光誤差程度和入射孔徑平方成正比..成像是一個區間..
09/04 12:23, 19F

09/04 12:24, , 20F
傳統是討論0階屈光誤差..暗室屈光度相對為過矯..
09/04 12:24, 20F

09/04 13:02, , 21F
如果是一個會在晚上開車的人,以亮室為基準會不會造成他開
09/04 13:02, 21F

09/04 13:03, , 22F
車的危險?而一般人應該不會特別配一個開車用眼鏡吧?
09/04 13:03, 22F

09/04 13:03, , 23F
學校上課使用投影機時,算不算是在暗室?
09/04 13:03, 23F

09/04 13:04, , 24F
你用暗室下度數,明室下會ok...可是明室下度數,暗室中不ok
09/04 13:04, 24F

09/04 13:04, , 25F
這是我想表達的意思
09/04 13:04, 25F

09/04 13:09, , 26F
我想我內文已經明示暗室要增度了喔.. @"@
09/04 13:09, 26F

09/04 13:11, , 27F
我只是想跟你分享我的觀點...為什麼傳統上要將暗室度數
09/04 13:11, 27F

09/04 13:12, , 28F
為標準,因為它的泛用性最廣.
09/04 13:12, 28F

09/04 13:12, , 29F
所以我會跟你爭執不是暗室偏高,而是明室偏低..雖然兩者是
09/04 13:12, 29F

09/04 13:12, , 30F
一樣的
09/04 13:12, 30F
文章代碼(AID): #1Ae80avR (optica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e80avR (op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