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遠用度數調整幅度表

看板optical作者 (progressive)時間14年前 (2009/09/12 21:29), 編輯推噓0(006)
留言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13 (看更多)
※ 引述《sazana (小偎)》之銘言: : ※ 引述《kramnik (肉鬆)》之銘言: : : ========================================================================= : : 遠用度數調整表(3m以上) : : ============================================================================= : : 開散量 20歲 25歲 30歲 35歲 40歲 : : 10Δ -75度 -50度 -50度 -25度 0度 : : 8Δ -50度 -50度 -25度 0度 0度 : : 6Δ -25度 -25度 0度 0度 0度 : : 4Δ -25度 0度 0度 0度 0度 : : 2Δ 0度 0度 0度 0度 0度 : : 0Δ 0度 0度 0度 0度 +25度 : : -2Δ +25度 +25度 +25度 +25度 +25度 : : -4Δ +50度 +50度 +25度 +25度 +25度 : : -6Δ +50度 +50度 +50度 +50度 +25度 : : ============================================================================= : 一般認定的標準驗光流程(也就是所有視光科系學校所教的) : 遠方:單眼MPMVA->雙眼視平衡->雙眼MPMVA : 近方:FCC+NRA/PRA : 所得的遠近方度數 據以進行雙眼視覺功能檢查 : 所求眼位 聚合 AC/A等等 都要以此度數為基礎 : 上列遠用度數調整表以單眼MPMVA為基礎 : 根本連驗光流程都沒跑完 請問斜位量以何基礎測定? : 若是以雙眼MPMVA為基礎 則根本不需上面這個表 : 因為在雙眼融像狀態下 不管是外斜或內斜都會有輻輳介入 : 證明如下 : ---------------------------------------------------------- : 若根據上述表的使用方法 : 例如20歲 exo10Δ 單眼MPMVA驗光的值 假設OD-1.00D OS-1.00D 皆達最佳VA(假設1.0) : 那雙眼一起看時 VA必不佳 (假設雙眼VA 0.8) /因未驅動調節-->內聚 : 要到OD-1.75D OS-1.75D 才會達到雙眼最佳視力(假設雙眼VA1.0) /啟動調節-->內聚 : 但在雙眼MPMVA過程中 一定會尋找到此度數 : 因為在OD-1.00D OS-1.00D 視力不佳狀態下度數一定會往上加 : 直到OD-1.75D OS-1.75D達到最佳視力才會停下來 : 結果是? : 這個表根本就是多餘的..... : 因為標準流程就會找出度數了 標準流程的弱點不知道你有無想過? 也就是雙眼影像大小不一樣時..標準驗光流程是有瑕疵的.. 單眼mpmva直接切到雙眼mpmva測試時..影像大小差異是被忽略的.. 也就是雙眼不等像患者的不適依然.. 我的建議更改流程是單眼mpmva後.. 進行斜位量檢測..好方便再進行11793篇的影像大小差異評估.. #如果斜位量過大未被平衡..影像大小差異圖形會因融像因素不足而變樣.. 在影像大小差異出來後..在其評估的範圍區間內再做雙眼mpmva.. 在我的流程..模型式的預測是在雙眼mpmva之前.. 晚點我回到家會分享我的流程和範例.. 也麻煩您們指正其缺點.. 我們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75.242

09/12 23:40, , 1F
希望你的流程能考慮清楚遠近斜位量不等的情形,處方該怎
09/12 23:40, 1F

09/12 23:40, , 2F
麼下
09/12 23:40, 2F

09/12 23:59, , 3F
11381篇即有所討論..適合AC/A及CA/C正常的患者..
09/12 23:59, 3F

09/13 00:03, , 4F
那篇又不是流程...我期待你的驗光完整流程
09/13 00:03, 4F

09/13 00:03, , 5F
就像你說的,互相學習,互相進步,互相指正...
09/13 00:03, 5F

09/13 00:10, , 6F
恩..我的基本驗光流程不多..不過這樣就得花超過30min..
09/13 00:10, 6F
文章代碼(AID): #1Agw8Y0O (optica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gw8Y0O (op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