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近20年的經典!被金馬獎背叛的《魔法阿媽

看板movie作者 (genie)時間7年前 (2016/09/02 15:24), 編輯推噓17(18117)
留言36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20 (看更多)
回應這個討論串的原因,是因為我讀到某一種觀點: 魔法阿媽,當年所以被淘汰,反映著對本土文化的偏見。 這個論點很有意思,不過,它是1998年的情況,現在早就大不同了。 在今天,誰敢不重視「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是最賣錢的商品, 但我在這裡頭,反而看到了「本土文化」被膚淺販賣的危機。 怎麼說,「本土文化」現在備受重視? 近7、8年來,大家都知道最賺錢的電視台是三立和民視的本土劇, 從八點檔、戲說臺灣、夜總會、演歌秀到紅了5、6年的豬哥秀。 在電影界,什麼國片題材能賣錢? 本土劇。 雞排英雄、大尾鱸鰻、大囍臨門、總鋪師、大稻埕、鐵獅玉玲瓏、 、愛的麵包魂、陣頭、海角七號...... 現在早就不是對「本土文化」有偏見的時代了, 「本土文化」既政治正確,又是文創商品。 我的問題是,這裡頭有多少東西是「本土文化」中比較深刻的, 在離開電影院之後,會讓我們多想一想的? 一個玩「檸檬紅茶」諧音笑話的電影,是本土文化嗎? 把歷史故事改成穿越劇,就是本土文化嗎? 打打鼓、辦演唱會就是本土文化嗎? 或者,把偶像劇、鄉土劇劇情給大螢幕化,就是本土文化嗎? 諷刺的是,能夠賺錢的國片,多數是這類型的國片。 近來火紅的討論串裡,也有人抱怨臺灣電影拍不出韓國質感, 但對我來說,這個現象反映著,電影口味早就娛樂化了,而且還是好萊塢口味。 很多抱怨臺灣電影不好看的意見,更多時候,他們預設的口味是: 神鬼認證、變形金剛、麻辣賤諜、格雷的五十道陰影、神鬼奇航、 即刻救援、復仇者聯盟、玩命關頭、侏羅紀世界、高年級實習生、 熊麻吉、歌喉讚...... 其實這種類型的電影,臺灣導演也有嘗試的,比如: 拍愛情片的「犀利人妻」、「那些年」、「少女時代」、「不能說的秘密」、「麵包魂」 拍動作片的「痞子英雄」 拍喜劇片的「海角七號」、「大喜臨門」、「阿嬤的夢中情人」、「重返20歲」 這些都是商業片,也有些能夠兼具動人的故事,好壞不一。 但是,我不認為這類電影,臺灣觀眾會有多少人買帳? 這類電影有好萊塢跑在前面,資金、演員、劇本都有大量資源投入, 臺灣拍出來的作品,當然只有少數能夠匹敵。 於是,在這裡,我反而覺得應該被尊重的是另一些拍臺灣社會現狀的導演。 從臺灣電影的新浪潮開始,侯孝賢、吳念真、李安等人就這麼做, 什麼是「新浪潮」? 至少有一個意思是:那時候,大家發現「電影」可以像小說一樣,拍自己想說的故事。 「戀戀風塵」拍成長經驗。 「多桑」拍父親夾在兩代歷史中間。 「飲食男女」拍華人的家庭氣氛。 這些導演都在拍自身成長經驗的故事。 直到今天, 蔡明亮一系列的作品,不就是在拍現代人的寂寞和慾望出口嗎? 楊雅喆「女朋友。男朋友」也在拍他所經歷過的故事。 魏德聖「賽德克」在拍原住民故事。 鈕承澤「軍中樂園」在拍老兵故事。 張作驥「當愛來的時候」在拍家庭衝突。 王育麟、劉梓潔「父後七日」在拍臺灣喪禮。 戴立忍「台北晚9朝5」在拍年輕人的夜生活。 我要說的是:什麼是本土? 不是講台語或廟會文化祭才是本土, 拍臺灣各各角落的生活面貌,拍裡頭人物的真誠和掙扎,這比較接近我心中的本土。 相反地,現在哪個廟會不被包裝成文化祭,到處都在賣紀念品。 但這跟本土有啥關係? 臺灣電影如果要拍出特色,是拍這類型的臺灣故事。 當然,在商業娛樂氣氛的包圍下,這種類型的電影,多數不會暢銷。 美國娛樂大片才是市場主流、觀眾已經習慣的口味。 ※ 引述《iamsophie (蘇菲)》之銘言: : ※ 引述《x77 (肛之戀精術士)》之銘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7.44.1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72801060.A.5A4.html

09/02 15:26, , 1F
愛的麵包塊已經拿掉不少本土的東西了,他的電視原版
09/02 15:26, 1F

09/02 15:27, , 2F
愛的麵包魂才是正港本土~~
09/02 15:27, 2F

09/02 15:27, , 3F
09/02 15:27, 3F

09/02 15:29, , 4F
蠻有道理der
09/02 15:29, 4F

09/02 15:32, , 5F
其實我覺得韓國片學好萊塢的味道學得最徹底
09/02 15:32, 5F

09/02 15:32, , 6F
所以感覺特有質感
09/02 15:32, 6F

09/02 15:56, , 7F
推表達清楚 大家罵的時候都很大聲 卻常不願面對矛盾
09/02 15:56, 7F

09/02 16:08, , 8F
Good
09/02 16:08, 8F

09/02 16:21, , 9F
侯導一開始還是有點接近海角七號的通俗風格,而且連拍
09/02 16:21, 9F

09/02 16:22, , 10F
三部,票房都很不錯。
09/02 16:22, 10F

09/02 16:23, , 11F
終於有人發現問題了
09/02 16:23, 11F

09/02 16:35, , 12F
偶像劇+鄉土劇→大銀幕化,其實是侯導一開始在做的~~
09/02 16:35, 12F

09/02 16:36, , 13F
只是侯導是真的把偶像明星帶進台灣鄉野拍片~~
09/02 16:36, 13F

09/02 17:29, , 14F
所謂的本土化其實不過就是把身邊週遭的一切拍出來
09/02 17:29, 14F

09/02 17:30, , 15F
本來就只是元素之一
09/02 17:30, 15F

09/02 17:31, , 16F
另外偏見沒有你想得這麼快消除啦 不是說幾句台語 客語
09/02 17:31, 16F

09/02 17:31, , 17F
就變成誰敢不重視本土化
09/02 17:31, 17F

09/02 17:36, , 18F
推這篇
09/02 17:36, 18F

09/02 17:46, , 19F
我倒覺得現在本土文化陷入一種危機 就是它變成一種
09/02 17:46, 19F

09/02 17:47, , 20F
膚淺通俗的模板 無法再向上提升
09/02 17:47, 20F

09/02 17:55, , 21F
樓上說的其實就是之前歧視 偏見的延伸 看看國片角色設定
09/02 17:55, 21F

09/02 17:56, , 22F
就知道一二 所謂重視本土文化 大部分根本不想去深掘
09/02 17:56, 22F

09/02 17:56, , 23F
利用膚淺通俗那一面騙騙錢罷了
09/02 17:56, 23F

09/03 01:59, , 24F
同意tokyo的 本土文化應該也有一些菁英項目 不只是國罵
09/03 01:59, 24F

09/03 02:00, , 25F
哪國人沒有啊罵 哪國人沒有鬼神論
09/03 02:00, 25F

09/03 02:01, , 26F
更別中國神中國鬼福建話 本土的元素應該要更標誌性
09/03 02:01, 26F

09/03 02:02, , 27F
扣除海角七號 魏德聖其他的比較有時代獨特性
09/03 02:02, 27F

09/03 02:21, , 28F
不同意妳舉的好萊塢和國片的例子
09/03 02:21, 28F

09/03 03:42, , 29F
09/03 03:42, 29F

09/03 10:29, , 30F
09/03 10:29, 30F

09/04 19:53, , 31F
不是很同意前面舉的類型例子,不是不接受是這種類型片跟好
09/04 19:53, 31F

09/04 19:53, , 32F
萊塢比起來真的很難看。票價也沒比較便宜那觀眾幹嘛去看?
09/04 19:53, 32F

09/04 19:54, , 33F
不過反過來說,很同意你說的應該多拍一些從生活經驗出發
09/04 19:54, 33F

09/04 19:54, , 34F
的東西,這些題材也最不會直接被好萊塢撒錢大片比下去
09/04 19:54, 34F

09/05 04:18, , 35F
被大片養怪了胃口!本土的還更需要更好的劇本,能埋
09/05 04:18, 35F

09/05 04:18, , 36F
更好的梗
09/05 04:18, 36F
文章代碼(AID): #1NoIaaMa (movi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9 之 20 篇):
文章代碼(AID): #1NoIaaMa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