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月入19萬買不了房? 專家說話了

看板home-sale作者時間7年前 (2017/04/08 22:51), 7年前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1 (看更多)
作者: ttmb (耶? ) 看板: home-sale 標題: Re: [新聞] 月入19萬買不了房? 專家說話了 時間: Sat Apr 8 22:51:16 2017 ※ 引述《ttnez (^^)》之銘言: : ※ 引述《ttmb (耶? )》之銘言: : 回覆你的文章分享一下看法 : 就大家聊一聊沒有要引戰(我的文章應該沒有戰意才對) : 頂多是看法不一樣,請別介意 : 我PO的內容有錯,就請大家指正也讓我學習一下 語氣不好的地方請見諒 不好意思 : : 記得幾天前 某篇文 : : 有個人發文 以4%投資報酬為基礎 : : 婊租屋比買屋划算的多 : : 結果下面大概有十篇文吧 : : 什麼都不講 : : 就只戰4%容不容易 : : 多方當然是極力告訴大家4%多不容易 : : 結果這篇多多直接自打臉 : : 跟你講什麼4% 直接來個5% : : 你要之前努力捍衛4%防線的多多情何以堪 : 幾天前大家熱烈討論無風險報酬有沒有4%?? : 這個我也不知道,因為狀況發生了才會知道有沒有風險 : 沒有發生也不一定就沒風險 : 不過…大家只賺無風險報酬嗎?? : 如果是這樣… 怎麼會有那麼多經濟危機 : 1997亞洲金融風暴2000網路泡沫2007次貸危機2012歐債危機 : 2016TRF连感覺這個比較小 : 應該很多人槓桿開很大吧~~ 都嘛拼個40%(誰想只賺4%??) : : 再來 : : 你舉的說法根本錯的 : : 你上面連結: : : "台灣前10%人口所擁有的資產是台灣總財富的61.8%, : : 前10%人口人均資產3423萬台幣,佔總人口10%即230萬人,主要是房地產和股票等金融 : 資 : : 產" : : 錯誤一 : : 他叫做"平均"3423萬 : : 根據美國2013資料 : : 你要美國淨資產前十趴的中位數(也就是進入五趴門檻) 1.87m鎂 : : 但是前十趴淨資產平均4.03m鎂 : : 如果依美國資料換算 3423*1.87/4.03=1588 算1600萬 : : 也就是 若依你數據換算只要有1600萬台幣 你就有資格台灣前5% : : 怎麼變成10%人都超過3000萬..... : 剛剛上網查了一下 : 十分位數法是看第10%的人,不是前10%的人來平均 : 所以是10%人都超過3000萬 : http://book.51cto.com/art/201004/193278.htm 他原文是把所得分十份 每份內平均 不是每10%門檻 : : 錯誤二 : : 1600萬不要濫竽充數呀 這是"有含房地產"的 : : 也就是 只要在台北有間房 存款100萬也可以是前5% : : 根據統計國民財富7成在房產上 : : 原來只要現金股票等有480萬 你就是前5% : : 說好的台灣有錢人好多 說好的現金好多沒地方擺呢? : 照上面第10%的人 : 一家四口資產應該要有1億200萬 : 每個人一間台北市房子(2000萬無貸款)+1000萬流動資產 : 這樣感覺蠻合理的 3XXX是前十趴人平均可以回去看一下原文在想一下我打的 貧富差距因素 財產集中在前0.1%~1% 之前有分析 要進入5%門檻是1600萬且含房產 台北一戶是平均3人 總之 如果照這數據 就算前5%也沒太多閒錢買房 : : 另外 : : 你知道 : : 家戶所得 : : 本來就有計算股利利息嗎? : : 所以不要跟我說 天龍國家戶一百五是低估還要加什麼利息股利 : : 那本來就有加入謝謝 : : 一段話可以錯這麼多 你要戰也要有點誠意呀 : 沒有要戰,但我查一下資料 誠意滿滿 哈... : http://dbas.gov.taipei/ct.asp?xItem=1310095&CtNode=6154&mp=120001 : 裡面有台北市的資料 表13 : 台北市「每戶」家庭收支 : 儲蓄 所得總額 : 0~ 20% 96萬 328萬 : 20~ 40% 38萬 198萬 : 40~ 60% 19萬 148萬 : 60~ 80% 6萬 108萬 : 80~100% -4萬 67萬 : 但這個表裡面好像不包含「房貸」 我沒說含房貸 但所得含利息股利 : : 你邏輯??? : : 1.自己腦補我原文沒說經濟崩盤 : : 2.基於1自己腦補收入變差只會過得更慘 : : 3.變便宜只有有錢人可以收? : : 4. 你都說經濟崩盤房產變便宜 那比你窮的買得起你的甚至買得比你好 : : 這有什麼問題? : : 我完全不懂你在講什麼可以翻譯一下嗎 : 我只是覺得東西不會平白無故變便宜 : 沒有經濟崩盤 房子沒事不會變半價吧~~ : 如果現在沒有能力買房 : 在經濟崩盤的時候買得起的機率不高吧 : 當然滿手現金等大跌要抄底的就不一樣了 : 非不能也 待機而動罷了 現在經濟也沒多好也沒崩 經濟只是其一 供需也很重要 如果之後剛需人口減半 但房子一直在蓋 經濟不需要到崩盤也會變便宜 : : 所以你想表達什麼? : 我想表達許多台北人很久以前就來了 : 並不是他們很利害、很有錢 : 而是以前台北又不貴..漲那麼高,算是運氣好吧 : 現在才要買台北市的房子,買不起很正常啊!! : 舉我自己的例子 : 我去年薪水和我爸30年前差不多 : 但30年前一間新華廈300萬 : 同一間30年老房子,我媽要賣我2600萬 : 不是我們太弱,是東西真的貴很多 : : 不就是有房的炫耀自己有房就是屌大 : : 當不了醫院主任或是合夥律師 : : 沒關係反正我有房就是溫拿 : 唉... 怎麼說呢 : 如果沒資產的人都當醫師、拿高薪、賺大錢 : 那麼貧富差距會變小吧 : 但現實是... 有錢人的小孩也是很努力的 : 現在的社會有錢人的小孩更有資源 : 唸更好的學校、找更好的工作、拿更高的薪水 : 就像川普的小孩不是只有房子嘛~~ : : 認同 貧富差距本來就無解 不只是錢 而是從小眼界氣度就不同 而且每個人教育其實受父母影響深 有錢人如果有能力 小孩也有可能沾染有錢人的習性 然後笑那些辛苦工作的高薪人士魯蛇以建立自信心的遊戲嗎 : 我沒有笑辛苦工作的人哦!!(不管高不高薪) : 只是小家庭年收228要買台北市真的不容易 : 另外,我的薪水沒有比原文小夫妻來得少 : 所以不用靠他們來建立自信啦~~ : : 好啦不忍心說什麼 : 我臉都腫什麼麼樣了 才說不忍心 Q_Q : : 你溫拿 : : 加油 : 我溫拿還早 但加油是一定要的啦~~ 好哦抱歉 只是因為原文提到爸爸有房以為來炫耀 不過總之我是覺得 有錢會有同溫層 反正統計數字還是準的 就像可能考到四大的以為數學均標90 醫學系以為人均收入100 小模界以為人人d罩杯 大概這個概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198.2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491663079.A.0B4.html

04/08 23:32, , 1F
別客氣.. 大家聊一聊 蠻好的 ^^
04/08 23:32, 1F

04/09 06:37, , 2F
醫學界以為人均500差不多
04/09 06:37, 2F

04/09 06:54, , 3F
同事姐姐年紀跟我差不多,36吧,牙醫,30萬/月。
04/09 06:54, 3F
但是你又沒說幾歲呀XD 不過應該多少認知不是每個人都像醫牙一樣賺 只是不能理解怎麼會差這麼多而已 ※ 編輯: ttmb (111.250.198.249), 04/09/2017 10:38:25
文章代碼(AID): #1OwFZd2q (home-sa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OwFZd2q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