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臺菜的變化與歷史演變請教

看板historia作者 (鍵盤劍手)時間5月前 (2024/01/12 15:12), 5月前編輯推噓3(308)
留言11則, 5人參與, 5月前最新討論串5/10 (看更多)
: 3:38說的台灣料理的醬料都是延續日本殖民時期作法 : 醬油 米酒 醋都是日式風格 : 醋不太懂有啥差之外 : 醬油在金門稱為豆油 本島應該也一樣 : 這應該是很久的技藝 : 差別只有傳統黑豆醬油被工業化的黃豆醬油給取代 : 根源如下 : https://reurl.cc/M4XGn3 : 不太確定這算日式嗎? : 米酒亦同 :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150797 : 都只是算加入日本工業化生產而已 算是日式風格/味嗎? 台灣食物中日式食材最多被使用的就是味増與山葵。 以我比較熟悉的台南為例,台南人可以用味増湯搭配很多種非日式的食物。 比方說早餐一定要吃的菜粽或豆菜麵,店裡是一定給你味增湯的, 而且這味增湯還有講究, 菜粽店的會給你用小魚乾熬煮的濃厚湯頭偏甜口感味增湯,還會放油條。 豆菜麵的就會給你清淡口感甚至不加蔥的味増湯。 山葵則是會在鮮魚湯、燙魷魚的時候沾食,比方說慈聖宮的燙魷魚就是沾山葵醬油的 這裡台灣人對山葵的用法就很不日式,跟醬油攪拌、調稀,甚至搭配薑絲的都有 另外醋溜魚皮我也吃過有加山葵拌的,還不錯。 補充, 看到前面推文提到的黃色醃菜才想到,還有沢庵漬 沢庵漬這種日式醃菜,根本已經是滷肉飯、米糕的固定搭配。 我認為用意是中和醬汁的強烈風味,基本完全脫離日本人本來的用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98.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05043536.A.76A.html ※ 編輯: jkwusun (36.226.98.44 臺灣), 01/12/2024 15:39:18

01/12 15:55, 5月前 , 1F
鯊魚煙、小卷、章魚都有沾哇沙比的
01/12 15:55, 1F

01/12 15:58, 5月前 , 2F
借用傳入元素在地化。日本開的台灣料理店,我們吃恐怕也是…
01/12 15:58, 2F

01/12 16:30, 5月前 , 3F
對、還有沙魚煙,我記得還吃過白切肉沾山葵的
01/12 16:30, 3F

01/12 19:49, 5月前 , 4F
黃色醃蘿蔔我只記得阿嬤都說"它哭旺",可以開胃、平衡油膩
01/12 19:49, 4F

01/12 21:52, 5月前 , 5F
黃色蘿蔔片我小時候吃到反胃.要硬吞.蘿蔔還是不用色素醃
01/12 21:52, 5F

01/12 21:53, 5月前 , 6F
好,韓式泡菜蘿蔔就很討好.
01/12 21:53, 6F

01/12 21:55, 5月前 , 7F
各地人口味是一種DNA? 日本人沾山葵才一點點,不全蓋鮮味.
01/12 21:55, 7F

01/12 21:55, 5月前 , 8F
台人則把山葵當沙拉醬,恐怖.
01/12 21:55, 8F

01/12 22:40, 5月前 , 9F
對齁都忘記味噌湯了 台灣可能是日本以外最愛味增的地
01/12 22:40, 9F

01/12 22:40, 5月前 , 10F
01/12 22:40, 10F

01/12 22:57, 5月前 , 11F
皮蛋豆腐配哇沙比,讚
01/12 22:57, 11F
文章代碼(AID): #1beEPGTg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beEPGTg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