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國府在台灣的米糧管制會輸給日本人嗎?已刪文

看板historia作者 (良心台派+正義DPP支持者)時間1年前 (2023/04/19 18:33), 1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 → afv: https://i.imgur.com/E2VBkj4.jpg
04/18 18:30 感謝大大提供圖。 經濟方面的思考我一直不在行,這裡只分享幾點史實。 1. 從上圖可見,雖然台灣米的產量逐年升高, 但因為出口的關係,其實日本時代一直只有 600-800 千噸的米留在本島。 2. 這樣的米是否夠吃? 整體上,夠是一定夠,不過不等於"每個人"/"部分地區"都不會有(暫時性)缺糧問題。 比如 1926-05-19 日日新報 https://i.imgur.com/h9OEuJZ.png
1932-05-28 日日新報 https://i.imgur.com/xuOjYA0.png
3. 所以所謂米荒問題,自然不可能指產量不夠,而是指市面上的米不夠。 至於為啥明明產量夠,市面的米卻不夠,或許參考前一陣子的蛋荒? 4. 關於米價,一位文史工作者張若彤提出下圖 (印象中,他說他是查每一天民報上的米價,整理而得) https://i.imgur.com/Pi0Rnmq.jpg
y軸的單位是 每斤米多少台幣元 可以看到,以政權實際交接的1945年十月的米價為準, 主要漲幅在交接後的半年,約上漲7~8倍 (起始值目測約2.5,當除法之分母), 隨後穩定了約一年的時間。 至於這個漲幅應不應該出現,我建議考慮如下兩點 1. 當時(1945年)好像各國正在大飢荒,下圖是1946-03-16 民報 https://i.imgur.com/QDuZitM.png
雖然台灣的產量也明顯變少, 不過"實質上"的米應該仍夠吃 (因為留在台灣的總量本來就一直是600~800千噸), 但這是上帝視角的我們知道沒問題, 可當時的人會不會有人利用這類新聞, (除了上述美國新聞,民報其實另有多起新聞在講海外台灣人挨餓中) 哄抬價格,這可以思考。 2. 朝鮮半島南半部印象中日本也是規畫成糧食來源, 未來也可以找找當時朝鮮半島的米價。 我意思是,有時是大環境的問題,不是自己想怎樣就能怎樣獨善其身的。 --- 這個話題實在有些超出我能力 >o< 就這樣吧,當我提供一點參考資料就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36.16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81900425.A.90E.html ※ 編輯: moslaa (140.112.136.167 臺灣), 04/19/2023 18:47:24
文章代碼(AID): #1aFyE9aE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FyE9aE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