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國府在台灣的米糧管制會輸給日本人嗎?

看板historia作者 (短ID真好)時間2年前 (2021/07/10 17:22), 2年前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1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2/7 (看更多)
※ 引述《cjol (勤樸)》之銘言: : 國府在台灣的米糧管制會輸給日本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QscRTYsDns
: 從cheap影片可知其觀點 : 日本人米糧管制 : 經過一系列統計調查輔導的行政工作 : 不僅本島人有分,還能運送日本 : 行政手段專業且具效能 : 戰後日本還指導國府官員如何管制米糧 : 結果國府整個擺爛,沒有人家的行政技術 : 中間的統計調查輔導完全失敗,管制無力 : 後來廢除米糧管制後,也無法剷除奸商 : 國府人員效能沒有,中間貪腐的也是一堆 : 陳儀也在囤糧,似乎想要當個小軍閥 : 台灣糧價崩盤,都還要人家送米過來, : --------------------------------------------------------------- 其實這個東西以前我有查過另一方面 給你參考一下 第一 1945~1946年是有出現過氣候異常大規模農作物減產的情形 這個在中國和日本的記錄裡面都是有據可以查 台灣的紀錄比較少 但是從日本到中國都有影響 台灣或多或少是有影響的 第二 很多人默認如果繼續日本統治 台灣不會出現飢荒 根據日本的戰後情況 這是不可能出現的 因為1942年開始日本就出現糧食短缺 戰後日本大規模糧食短缺更嚴重 也是靠美援 我印象中是到1950還是1953年才緩解 所以台灣在和日本一體的情況下糧時 台灣不可能不出現短缺剩甚飢荒 很多人說不缺糧的情況 是把台灣 和日本 和中國都分開看 才可能出現不缺糧的情況 只要是台灣和日本或中國任何一個綁在一起 都一定會出現飢荒. 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 因為不管怎樣 都要綁個日本或中國做分母 第三 有人提出過農業台灣 工業日本 所以日本會缺糧 先不說後那是初期的殖民方向 但日本本土農業可以達到自足率 達到95%以上 並不依賴進口 -- 當然我這樣寫的角度是非常非常偏的 只是提供一個觀點 並不代表我這樣說是對的 -- 另外可以看看上面一串 #1O-RmNUX (historia) : 如果真的是如CHEAP所講 : 為何國府來台的行政人員之專業與效能都比不上日本? : 米糧管制崩盤的確也是二二八的主因,很大因素是因為人為? : (換個立場如果國府人員有日本的行政技術,二二八應該可以避免?) : 某些獨派認為台灣繼續給日本管會比國府好很多的論點,也藉此得印證? : 想請益國府人員真的有這麼不堪? : 原因又是何在? -- 女人喜歡的 ▁▁ 是長得的男人, ▕A6▏ ▕出品▏ 不是喜歡長壞了的男人。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87.97.120 (中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25908920.A.418.html ※ 編輯: A6 (101.87.97.120 中國), 07/10/2021 17:26:01 ※ 編輯: A6 (101.87.97.120 中國), 07/10/2021 17:28:28

07/11 15:56, 2年前 , 1F
我覺得戰時農作物減產跟氣候變化關聯弱,勞動力跟物資被抽調
07/11 15:56, 1F

07/11 15:57, 2年前 , 2F
去支援戰爭影響較大
07/11 15:57, 2F
1945 日本和中國 都是有紀錄的氣候異常導致減產 你光用化肥 無法解釋其他兩地的減產 而且台灣減幅是很明顯的

07/11 15:58, 2年前 , 3F
台灣在1945年才農作物大幅減產,我覺得跟化肥供應受影響有關
07/11 15:58, 3F

07/11 15:58, 2年前 , 4F
而且勞動人口從農作上被抽調去當兵跟國防建設
07/11 15:58, 4F

07/11 17:08, 2年前 , 5F
氣候異常有相關紀錄嗎?還是只有中日兩國糧食減產的紀錄?
07/11 17:08, 5F
是有紀錄的 日本帝國殖民地的戰時糧食統制體制: 內文 糧食生產之所以不如預期,原先為天候因素,諸如 1939 年的旱災,1942、1943 連年旱災,1944 年主要產米地區的中南 部又發生大旱災,西北部發生水災 援引文獻太平洋戦下の朝鮮及び臺灣 頁 40 戰後臺灣米荒問題新探(1945-1946) 內文 (三)颶風劇作:三十四年九月間,臺南、高雄一帶颶風為災,田禾 損失甚鉅,為減產為因之三。 援引文獻 吳長濤,〈臺灣省糧食局七月來工作報告〉,收入《館藏民國臺灣檔案匯編》 冊 109,頁 347-348。 ※ 編輯: A6 (101.87.97.120 中國), 07/11/2021 18:48:32
文章代碼(AID): #1WwMQuGO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7 篇):
文章代碼(AID): #1WwMQuGO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