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馬鈴薯為何沒有在東亞形成主食?

看板historia作者時間11年前 (2013/01/25 18:31),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2 (看更多)
※ 引述《Nakata0911 (夏亞 阿茲納布 )》之銘言: : 馬鈴薯輸入中國的說法有很多 : 最早到1600多年的說法也有 : 為何馬鈴薯在中國文化圈並沒有形成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 馬鈴薯單位面積產量大、對環境需求低、種植技術門檻低 : 過去中國的稻殖技術雖然很強大 : 但是水稻對於水源、土壤、天氣的需求過大 : 難道過去都沒有人提出可以用馬鈴薯來解決飢荒問題嗎? : 雖然說馬鈴薯還是有可能會有晚疫病等問題 : 但是總比完全依賴水稻與其他生產效率更差的糧食作物來的好 : 還是說明清的實驗技術已經相當成熟 : 知道馬鈴薯的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如水稻、需要仰賴更多獸肉 : 如果馬鈴薯在明末之前就已經成為糧食之一,說不定可以解決小冰期帶來的飢荒問題 先回應一下這最後一句, 我想不能解決飢荒問題(只是'想',我沒搞懂) 引用自賴建誠老師<馬鈴薯是季芬財嗎>一文. ---------------------- 為什麼愛爾蘭人會陷入這種慘狀?原因很簡單:馬鈴薯引入後,原本存在糧食的壓力舒解了,人口因而大增。17世紀中葉時,全國約有 1.1百萬人,兩百年後19世紀中葉飢荒發生時,人口已爆增到9百萬。增加最多的時期是 1779-1841年間,人口增加率約172%,也有專家說不止此數。以人口密度來說,已經超過 當時的中國,名列世界第一。簡言之,愛爾蘭掉進了馬爾薩斯的陷阱,無法逃脫人口與食 物之間的嚴重不平衡。愛爾蘭變成歐洲最窮的地區,物質上的匱乏程度,和當時澳洲的原 住民相當。 -------------------------- 然後我要跑題, 借這裏問一下: 那為什麼這狀況沒發生在歐洲其它地方? 最早引進馬鈴薯的歐洲國家並不是愛爾蘭吧? 其實我讀馬爾薩斯陷阱一直覺得很有道理, 可是又一直覺得問題很多, 有人可以藉這問題講解一下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4.118.210

01/25 19:23, , 1F
我一位上司半年多前去一燙愛爾蘭,到現在還不想再吃馬鈴薯
01/25 19:23, 1F

01/25 19:27, , 2F
大概是因為歐陸持續有大戰在消耗人口吧?
01/25 19:27, 2F

01/25 19:54, , 3F
推一下賴教授 他的研究還蠻有趣的
01/25 19:54, 3F

01/26 20:01, , 4F
17世紀前只有1.1M,難怪愛獨獨不起來
01/26 20:01, 4F
文章代碼(AID): #1H0byUfh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H0byUfh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