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疑問] 馬鈴薯為何沒有在東亞形成主食?
共 12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推噓12(12推 0噓 18→)留言3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Nakata0911 (夏亞 阿茲納布 )時間11年前 (2013/01/25 13:03), 編輯資訊
3
0
0
內容預覽:
馬鈴薯輸入中國的說法有很多. 最早到1600多年的說法也有. 為何馬鈴薯在中國文化圈並沒有形成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馬鈴薯單位面積產量大、對環境需求低、種植技術門檻低. 過去中國的稻殖技術雖然很強大. 但是水稻對於水源、土壤、天氣的需求過大. 難道過去都沒有人提出可以用馬鈴薯來解決飢荒問題嗎?. 雖然
(還有148個字)

推噓3(3推 0噓 1→)留言4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in09時間11年前 (2013/01/25 18:31), 編輯資訊
3
0
0
內容預覽:
先回應一下這最後一句, 我想不能解決飢荒問題(只是'想',我沒搞懂). 引用自賴建誠老師<馬鈴薯是季芬財嗎>一文.. ----------------------. 為什麼愛爾蘭人會陷入這種慘狀?原因很簡單:馬鈴薯引入後,原本存在糧食的壓力舒解了,人口因而大增。17世紀中葉時,全國約有1.1百萬人,
(還有197個字)

推噓19(19推 0噓 20→)留言39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zhongxia (中國,中夏之國也)時間11年前 (2013/01/25 18:45),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推文中有一個點到重點,就是玉米可以做很多種延伸加工,而土豆(馬鈴薯)能夠. 食用的方法太少. 拿同樣高產且對環境要求較低的紅薯跟玉米作比較:. 紅薯:. 紅薯本身可以當做水果或者糧食生吃. 紅薯葉子可以當菜吃,當然也可以喂豬XD. 紅薯本身可以烤著吃煮著蒸著吃. 切開之后可以煮紅薯大米粥吃,也可以跟
(還有891個字)

推噓8(8推 0噓 13→)留言2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MRZ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時間11年前 (2013/01/25 20:01),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大家的推文跟回文中提到"地瓜/紅薯/甘薯/甘藷"之類的,. 其實就是"potato"的其中一種,而我們向來習慣將"potato". 翻譯成"馬鈴薯",所以覺得"地瓜=/=馬鈴薯"而已.. "馬鈴薯"其實指的是Potato之中一種薄皮白肉的,味道很清. 淡的,大如拳頭的品種,因為傳入華人世界的時候,其
(還有844個字)

推噓4(4推 0噓 1→)留言5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MRZ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時間11年前 (2013/01/25 20:16),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很簡單,因為愛爾蘭是被英國統治的,所以當愛爾蘭發生大饑荒的情況下,. 擁有龐大海外殖民地的英國可以將饑民運出去,外加還有一個同樣也是說. 英語的美國可以當搬家的選擇,而後這些經濟難民的後裔都變成了全世界. 兩大強權(或其殖民地)的中堅階層,於是只要這些人憶苦思甜起來,就有. 超多的資料可以提供給學者
(還有458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