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本板亂糟糟 我的看法

看板book作者 (世路艱難)時間10年前 (2013/12/22 16:26),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8 (看更多)
提一點個人的淺見。 洪蘭的書我沒看多少,應該說基本上是沒看過。 《語言本能》好多年前買了,一直掛著沒放入進度。 所以也不敢說她譯筆究竟如何。 然而看起來板上諸位反洪先進的譯評也確實言之有物, 非但幾處誤譯根本是硬傷, 洪本身回應的態度也確實相當可議。 什麼「一字字敲出」、「不改初衷」云云! 別人批評的是她翻譯的品質。 和上述二者根本無關。 就算她今天暗中倩人代筆,擺明想圖名利, 只要譯作佳妙,那她私人品德如何都不影響讀者。 反之,就算她真的抱著無比虔敬的心情去翻譯, 譯文出現硬傷,那老天也救不了她。 間接看到這個故事: 十七世紀法國 Abbé de Marolles 神父譯筆奇差,偏偏自信滿滿, 發大願要遍譯古羅馬眾詩人之作品, 被名批評家 Sainte-Beuve 比之於謀害。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4359 (上述網頁註8) 洪女士初衷如何則不得而知, 至少以今日(非如過去規制相對鬆散)之學術(科普亦學術)要求觀, 不知是否難逃兇手之嫌? 似此謀害原著, 更謀害讀者興趣的情況 (我不清楚是否有人是因為劣譯被誘發興趣的, 但為劣譯而倒胃口者怕大有其人? 林紓翻譯風格雖自由甚至超過, 但似乎對有舊學底子的人來說他本身還是好作品。 甚至錢鍾書認為林譯哈葛德(Haggard)譯筆比原作佳!), 確實與書籍密切相關。 個人以為只要言之有物--包括對洪蘭回應的批判, 則討論之又有何不妨? 然而討論到洪本身是否言行一致云云, 則似乎太偏離書板主旨。 畢竟洪個人言行如何似乎未必盡然與書籍相關。 除非板友明確實指: 洪於某書某頁聲稱如何如何云云, 其本人又如何如何云云。 一如多少年前有位林清玄 (知道這位的大概很老了--不認識的或可用網路搜尋一下。), 靠某些論述賣書,實踐上卻又不盡不實, 其所以身敗名裂(這麼解釋應不過份),蓋有以致之。 如果是這類情況, 具體拿出一本書來好好挑些段落來與其實際實踐做對照, 好好嘲諷一番, 個人以為無所不可。 當然可以想像如果這樣勢必引起護航粉絲與死命抵制派之大戰, 然而如果戰而有意義, 何樂而不戰? 當然啦,板主會辛苦得多是沒錯。 至於沒有具體實指與哪部書相關或反推薦哪部書的, 我以為似乎未必符合「書」此一主題? 誠然書亦可大可小, 然而似乎未必至於單篇報導單次發言皆可稱之為書? (與其他書相關的回應與回回應則另當別論) 至於完全與書無關之個人風格, 亦似乎未必盡適合此板? 撇開洪蘭不論,另外舉個我個人有經驗的例子。 我個人對柏楊這廝的劣作十分厭惡, (又是遠流這家書商幹的好事!) 深覺此人不僅侮蔑扭曲了古人--雖說我對司馬光也不盡欣賞就是, 更把作品深度降低,損害讀者智商! 差不多十年前我就曾經具體舉些例子罵過這廝了 http://www.ptt.cc/bbs/SAN/M.1103247121.A.html 至於柏楊這廝本身行徑如何, 雖說我個人也很討厭,但一般而言不會在不相干的板討論。 反之, 我個人很欣賞李敖的才氣與勇氣(抗衡KMT這垃圾), 但對李敖的某些作風則極不欣賞。 (基本上我在性道德上是保守派,私人理念。) 然而李敖私人如何則不論。 以書論書, 我個人會對李敖的一些作品有偏好。 要言之, 或者至少能具體到與「書」相關的評論與評論回應, 而非岔題到單次發言或其他生活風格--如果不能具體落實到書籍上--, 則我以為就算戰況熱烈也不妨。 但, 如果實在難以抝到和書相關,例如好歹具體實指一下書籍頁碼, 僅僅某人之單次發言或個別行為等等, 我以為則似乎不盡適宜在此板討論。 一點個人看法。 -- Immer mit den einfachsten Beispielen anfangen.                     David Hilber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10.176.109

12/22 17:51, , 1F
講到養小三例子時...其實我想到就是林清玄 XD
12/22 17:51, 1F

12/22 20:04, , 2F
李敖都寫專書罵過柏楊的不專業翻譯
12/22 20:04, 2F

12/22 22:58, , 3F
林琴南很屌的!越懂他越尊敬他!被時代淘汰的前朝文豪…
12/22 22:58, 3F

12/23 03:07, , 4F
12/23 03:07, 4F

12/23 08:09, , 5F
遠流的梅崗城故事是商辛翻譯 品質也是有夠差
12/23 08:09, 5F
文章代碼(AID): #1Ijg98j3 (boo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jg98j3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