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公平賽局:一個經濟學家對公共事務的觀點

看板book作者 (外星人)時間15年前 (2009/02/28 13:31), 編輯推噓0(004)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引述《superalf (外星人)》之銘言: : : 際的結果言,有錢人與窮人使用了不同的服務,但政府對這兩類一視同人。由於這原因 : : ,我現在認為單一稅率比較合理。 : 其實嚴格的來說 人頭稅更合理 而如果要課"富人稅" 有比累進稅率更好的東西 後述 不懂,平均來說富人會比窮人用掉更多公共資源,要兩者繳交一樣的稅額,我怎想都覺 得不公平。 : : 書中還提出「生前契約」這個我之前沒想過的有趣概念。契約內容大概像:「如果我們出 : : 生後,一人聰明一人愚笨,則聰明人必須給愚笨者一半收入」。有個關於這方面的研究 : : 顯示,有77%的人會同意簽署這份契約(我也是其中一份子)。 : 同意簽署這份契約將會是個錯誤 因為此舉會導致人類的資源至少有一半跑到愚笨者手上 : 使全人類都變窮......聰明的人會使用資源創造更多資源 愚笨者則會浪費及破壞資源 : 將全人類的資源盡量集中在聰明的人手中是必要且非常重要的 聰明的人創造更多資源 : 能讓愚笨者也受惠 反之 從聰明的人手上剝奪資源 愚笨者會發現他們終究還是一無所有 沒錯,因為這種契約會想讓人裝笨,但"笨"的人越來越多會使大家可以分到的資源越來 越少,最後聰明者與愚笨者雙輸。不過該書上有這些討論,我只想提出書上有談到這個 有趣的概念,故沒有細說。 : : 出了很有意思的想法:按能力課稅。採取這種手法比人頭稅來的公平,而且比累進稅制來 : : 的有效率,乍看之下無懈可擊(姑且不論是否可以實行),不過,仔細一想後就發現不是 : 這並不可行 因為就算同一個人 從事不同性質工作 或甚至同一工作 工作夥伴不同 : 其"能力"就會完全不同 能力並不是戰略遊戲裡面的「統率」值之類那種固定的東西 : 而是在不同環境下就會有不一樣表現 你所說的"能力"看起來像是實際上的產出,而作者指的應該是更接近本質的。"基因稅" 應該比較接近他想要開徵的東西。但在附註有說這只是比較偏激的講法,他想說的其實 是如果為了效率,我們不該針對收入課稅。 : : 實際上通常是因為"目前很明顯地無力支付",但未來"應該可以"逐漸攤還。這選擇背後 : : 有個風險,就是你若錯估自己的還款能力,後果會變的難以承受。這次的金融危機,就 : : 是從美國的房貸者對自身的還款能力過於樂觀所引發的。本書一面倒地為政府債務對子 : : 孫並沒有不好這個主張辯護,我認為是非常危險的。 : 嗯 首先 政府債務跟人民的房貸是不一樣的東西 不能混為一談 : 以本國貨幣計價的債務絕不會還不起 何解? 最簡化的說明是 政府可印鈔票還債 : 政府對以本國貨幣計價的債務 還款能力是無限大 : 怎麼說呢? : 鈔票是什麼? 一張紙 以政府的信用擔保它有某種價值 : 政府公債又是什麼? 一張紙 以政府信用擔保它有某種價值 : 在意義上是完全一樣的 發行公債 與印鈔票 差別只在於印行現鈔會有乘數效應 : 此外只是放在左手跟放在右手的不同 : 對國家來說 真正會還不起的是"外債" 譬如說冰島 以及南韓最近也將有短債危機 : 印鈔票會不會對子孫不好? 答案是不會 印鈔票的結果是從現在持有鈔票的人手中偷錢 : 譬如說 假如全國有1000億元 又加印1000億元鈔票 等於每個人手上鈔票價值縮水一半 : 而政府偷了這一半來花 這是終極的"富人稅" 錢越多的人損失越大 : 印鈔票也好 發行公債也好 都是在稀釋政府的信用 所以對已持有信用的人不利 : 由於未來的子孫不可能已經持有鈔票 所以對他們一點影響都沒有 : 除非未來的政府有人搞不清楚內債不是債的原理 想"還債" 因而造成通貨大緊縮 : 那會造成經濟大蕭條 ... 不過那也不是債本身造成的 是對經濟的無知所造成的災難 同意,相同的問題你以"內債不是債"說明就很簡單明瞭。作者選用這種方式應該是想 強調算術的重要性。實際上算一算總比大家高來高去打嘴炮可靠多了。作者在後面的 章節分別對債務、歧視、以及環保的問題做了一些計算,並且根據結果說明他認為在 這些問題上採取哪種態度比較合理。回到債務的問題,若作者用內債的概念來辯護, 那這些算術就會顯得多餘,而失去了他想強調的--算術的重要性。然而不指出內外債 應當加以區分,一般沒有財經背景知識的人就會產生混淆(好比我)。 ps.請問你知道實際上目前金融體系的乘數效應大概是多少嗎? -- 學習,是不斷地知識解構再重建的一種過程 http://blog.pixnet.net/superal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1.114.225

02/28 19:07, , 1F
貨幣的乘數效果每個國家不盡相同,台灣的部份我記得四人
02/28 19:07, 1F

02/28 19:07, , 2F
幫的經原課本有提到,有興趣可以去圖書館找一下
02/28 19:07, 2F

02/28 22:27, , 3F
四人幫都幾百年的書了數據還可以參考吧 @@
02/28 22:27, 3F

03/01 06:42, , 4F
四人幫每隔幾年會改版啊,而且乘數不至於變化這麼快吧
03/01 06:42, 4F
文章代碼(AID): #19gCm-9x (boo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gCm-9x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