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消化食物的機制

看板ask-why作者 (道可道非常道)時間14年前 (2009/10/14 23: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6 (看更多)
※ 引述《Dsigma (不要想啦)》之銘言: 以下中醫觀點。 : 先定義一下我所謂的 易消化 就是吃進肚子後 : 容易被腸胃分解 : 吃完後 立即睡覺 前天起床會胃痛的視為不消化食物 以容易被分解或被腸道吸收應該是目前被公認的定義,但我覺得還是有不足之處。 我認為食物的成份即使進入血液循環,也未必保證能被吸收, 否則如果有人吃不胖,用點滴把醣類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營養成份打進去不就好了? 即便改以「沒被排泄」定義也不夠,沒被排泄可能只是塞在組織液, 對細胞營養生長發育可能完全沒發揮作用,以中醫的語言講就是「痰濕」。 中醫講的「脾胃」或「消化能力」應該含有「食物真正能供養身體的能力」之概念, 所以之前某篇戰的早上「消化力」特別好,我認為現今還沒有辦法做實驗。 : 前一陣子跟朋友討論了 "冬粉" 是否"易"消化的食物 : 我的看法是否 在我的觀念裡 那種有彈性 QQ的食物 就是不易消化 : 例如: 麻糬 : 後來又討論到 "粽子" 也是不消化食物之一 粽子也算是有彈性的食物 - 糯米 : 但若是以食材的彈性來分是否易消化 下面可找到反例 : 乾硬食--如洋芋片 、 多力多茲 : 因此歸納了一下 有彈性QQ的食物 通常是組織較綿密 因此消化液不易滲入其中 : 而硬食則是因為硬缺水份 : 另外 好消化應該不等於易吸收吧? 因為我看到的資料說 冬粉難消化 : 可是被視為容易吸收 吃完易有飽足感 : 以上的想法還是有很多漏洞還有錯誤 : 有沒有人能從消化生理學的角度給我一點想法 謝謝 基本上滑潤的比較易生濕,黏潤較易化痰,痰比濕更黏稠一點。 濕重的症狀比較像身體困重、沒精神、想睡、胃口差、腹脹; 痰重的症狀比較像吐痰、喉嚨不舒服、胸悶、心悸、易上火、心神不安、失眠。 冬粉是綠豆粉做的,綠豆甘寒而潤, 以「寒」解釋,基本上寒涼傷脾胃之氣,應屬「不易消化」, (至於「吸收」如以被小腸吸收入血循也許算易,但若以前述講法思考,我認為未必) 體質虛寒的人吃了當心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痛經、便秘, 也可能造成上火(虛火),比如不好睡、口乾。 以「甘」解釋,甘者令人腹滿,易壅遏脾氣、生濕化痰, 胖子吃了可能更虛胖,平素痰多的可能吃了更多,平素食慾差的吃了更差。 以「潤」解釋,為雙向問題,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 胃陰不足者(症見胃脘隱痛、腹部脹悶不舒、飢不欲食、乾嘔、打嗝等)食之有益, 痰濕多者食之不宜。 糯米甘溫,黏潤可補精,但易化痰, 平素消化能力不好的人多屬脾虛痰濕體質,這種人吃了會腹脹、胃口更差。 但性溫對脾氣較好,所以對脾胃不好的人尚不如冬粉不適宜。 補精之品對精虧者有益,精虧者比較像是「蛋白質不足」、瘦子、貧血、水腫, 不過補之前要先考慮消化吸收能力,否則越補越大洞。 洋芋片、多力多茲屬辛溫而燥,質輕屬升浮之品, 夾陰虛體質(熬夜多、電腦電視多、眼睛常乾澀、手心熱、常煩躁)的人吃了小心上火, 升浮之品走表,小心吃了皮膚癢、長痘痘、嘴破、噴嚏、流鼻水。 至於好不好消化,我想精製食品應該都不難消化, 不過胃陰不足的人吃溫燥食物不好,小心胃潰瘍等。 最後,符合以上所述者未必一定能吃或不能吃, 中醫有個重要概念是整體配伍,如果搭配得好,吃一點可能無害甚而有益, 如不諳搭配之道,基本上大原則是不適合的食物「不要一次吃太多」。 -- 至於講得有沒有準,各位拿自己的飲食經驗檢查看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65.132 ※ 編輯: danny0838 來自: 118.169.65.132 (10/15 00:04)
文章代碼(AID): #1ArV19RY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rV19RY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