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問題] 德日本戰機KO盟軍的方法
共 40 篇文章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SIG552 (本槍價值參仟伍佰元整...)時間16年前 (2007/11/15 02:33),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說到引擎控制. 印象中晚期的P-47N也有類似的設計. 無桿式動力控制系統(UPCS). 將節流閥、渦輪增壓器、螺旋槳變距與水酒精注入裝置的控制整合至單一控制桿. 以避免飛行員在長程飛行時不斷調節引擎與螺距的負荷. --. 土兵:42一把要3500 好貴喔.... 班長:笨兵!貴三洨!. 地上隨便撿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時間16年前 (2007/11/15 02:54),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是有推力,不過也別太過的放大.......(茶). 在高速時,衝壓的效應加上較高的質流率,的確是可以弄到看起來很高的推力. 不過在高速時,其他東西能產生的推力也不少,150kg看起來很高,但是佔的. 比例還是很低. 另外,衝壓效應越高,冷卻器能產生的推力也越大,但是由於壓縮過程是升溫過程. 所以反而
(還有20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SIG552 (本槍價值參仟伍佰元整...)時間16年前 (2007/11/15 03:13), 編輯資訊
2
0
0
內容預覽:
那這樣就很奇怪了. 因為依據P-51設計師J.艾得伍德在1998年的說法. 稱戰後的測試發現. P-51的層流翼並沒有真正減少通過主翼表面的邊界層紊流. 而且跟同時期、同厚弦比與梯度比的主翼相比. P-51層流翼的阻力未必較低. 他並認為層流翼只有在音速0.65以上時. 會延緩震波的發生. 也就是說
(還有167個字)

推噓1(1推 0噓 3→)留言4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時間16年前 (2007/11/15 04:10),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層流翼的確是沒有達到降低紊流的效果,但是高速時還是比別的翼型佳. 阻力這種東西並不是隨著速度成完全線性的關係. 在看文件時若是講阻力係數一樣,那也要先看是不是在同樣的速度下比較. 還要看是在多少的速度下比較才能拿來講. 另外,就算沒震波,由於空氣是可壓縮流體,所以超過300km以後,那些延緩. 震波
(還有272個字)

推噓1(1推 0噓 0→)留言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dashanew (dasha)時間16年前 (2007/11/15 08:29),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基本上,當時用層流翼設計的飛機很多,但問題是,除了P-51. 以外,其他飛機等到上了戰場,都感覺不出層流翼的差異,所以才. 會有些接下來的研究,為何只有P-51成功. 冷卻器的阻力問題恐怕更大,看看一票飛機冷卻器裝在機鼻. 血盆大口的模樣,氣冷的不用說,液冷的Typhoon或Tempest都還. 要
(還有203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