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德日本戰機KO盟軍的方法

看板Warfare作者 (本槍價值參仟伍佰元整...)時間16年前 (2007/11/15 03:1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8/40 (看更多)
※ 引述《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之銘言: : 標題: Re: [問題] 德日本戰機KO盟軍的方法 : 時間: Thu Nov 15 02:54:17 2007 : : ※ 引述《SIG552 (本槍價值參仟伍佰元整...)》之銘言: : : ※ 引述《cobrachen (mustang)》之銘言: : : : 標題: Re: [問題] 德日本戰機KO盟軍的方法 : : : 時間: Tue Nov 13 09:28:46 2007 : : : 這個需要區分一下。他的燃料導致重心不穩是後來在座艙後面多加入的那一個 : : : 油箱,而在這之前他的航程已經不算差。翼負荷高的話,美國的戰鬥機都不 : : : 例外。 : : 翼負荷高低要看跟誰比 : : 如果跟USAAF真正的頭號假想敵德國空軍比 : : P-51D的翼負荷至少比Fw190A與Me109G-6或G-10要低的多 : : 反正在歐洲上空P-51要對付的主要是這兩種東西 : : 又,P-51A的航程表現的確不錯 : : 在480加侖最大油量(內載加副油箱)時 : : 擁有2,500mile的飛渡航程 : : 資料來源:F.H. Deam, p.327. : : : 他的機腹散熱器是個大目標沒錯,可是他的設計卻是二戰時期整體效益最高的, : : : 這個散熱器因為冷熱交換過程中產生的推力不僅可以抵銷阻力,在某些情況下 : : : 還可以有多餘的推力出來。其他的設計比較難有這種效益。 : : 有一種說法稱 : : P-51的高速性能並不是來自層流翼 : : 而是機腹冷卻器進氣口跟排氣管道的設計 : : 產生衝壓效應的推力所致 : : 據說冷卻器排出的空氣在高速時相當150kg左右的推力 : : 這樣換算出來的剩餘馬力其實蠻可觀的... : : 所以我曾經私下稱P-51根本是用一具半的引擎跟別人打 : : 而且那半具衝壓噴射引擎還沒有引擎呆重的問題...XD : : (除非你要把冷卻器跟排氣管道的結構重量算進去...) : : 是有推力,不過也別太過的放大.......(茶) : : 在高速時,衝壓的效應加上較高的質流率,的確是可以弄到看起來很高的推力 : : 不過在高速時,其他東西能產生的推力也不少,150kg看起來很高,但是佔的 : : 比例還是很低 : : 另外,衝壓效應越高,冷卻器能產生的推力也越大,但是由於壓縮過程是升溫過程 : : 所以反而會讓冷卻器的溫度提高,連帶發動機的效率就降低,一增一減其實也沒差 : : 多少 那這樣就很奇怪了 因為依據P-51設計師J.艾得伍德在1998年的說法 稱戰後的測試發現 P-51的層流翼並沒有真正減少通過主翼表面的邊界層紊流 而且跟同時期、同厚弦比與梯度比的主翼相比 P-51層流翼的阻力未必較低 他並認為層流翼只有在音速0.65以上時 會延緩震波的發生 也就是說P-51的層流翼只有高速俯衝時維持操縱穩定性的效果 並不能真正給野馬帶來高速的優勢 因此他才推斷P-51高速性能的由來可能是冷卻器進氣道的設計 資料來源:《Military Aircraft》2001年11月號,p.78-82。 如果照您所說冷卻器的效率被引擎輸出衰退給抵銷了 那麼是飛機哪方面減少的阻力或增加的推力讓P-51可以在速度上有優異表現? 單純只是V-1650的性能嗎?想必也不是吧? : : : 資料來源:《Military Aircraft》2001年11月號,p.70。 : : : 卡彈的話是因為最初設計的時候安裝的角度的關係,等到改為與機身軸線平行 : : : 之後就改善了。推力不夠?他的零升力阻力也低啊。 : : : -- : : : ◆ From: 75.75.87.208 : : : → Kataphraktoi:問題是P51的翼負荷比P47還高XDXD 11/13 09:36 : : -- : 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與航太工程師的不同之處在於... : 前者只能打打嘴砲看看能不能打動想打仗的領導人和腦殘的追隨群眾 : 後者直接讓武器的價格上漲600倍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203.203.146.101 -- 土兵:42一把要3500 好貴喔... 班長:笨兵!貴三洨! 地上隨便撿一把就有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2.210.65
文章代碼(AID): #17EqZRlu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8 之 40 篇):
文章代碼(AID): #17EqZRlu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