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問題] 為什麼大艦巨砲一直是戰爭兵器主流 ?
共 26 篇文章

推噓2(2推 0噓 0→)留言2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NKN (99%是眼鏡與吐槽)時間9年前 (2015/02/07 15:40),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大船vs小船. 也無非就是前面我所說的成本效益問題. 整理一下:. 大船:. 1.艦隊決戰中裝甲與火力絕對有利. 2.高成本 製造數量少 可控制戰略區域範圍有限. 小船:. 1.艦隊決戰中裝甲與火力處於劣勢. 2.低成本 製造數量可多 可控制戰略區域範圍廣. 帆船時代. 皇家海軍的基本戰略是Hi-L
(還有1047個字)

推噓4(4推 0噓 0→)留言4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NKN (99%是眼鏡與吐槽)時間9年前 (2015/02/07 15:59), 9年前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這當然是有的. 而且就在現代海軍強權的美國. 英國皇家海軍的戰歷豐富. 就我所知 在同等級同數量的海軍遭遇戰中. 皇家海軍極少打輸法國海軍. 特別在常發生的巡防艦vs巡防艦遭遇戰中. 幾乎是全戰皆勝. 但是在美國獨立之後. 了解皇家海軍這一套的美國鄉民. 建造了一批上了銅皮 安裝40-50門左右火砲
(還有366個字)

推噓4(4推 0噓 6→)留言1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NKN (99%是眼鏡與吐槽)時間9年前 (2015/02/07 18:44), 9年前編輯資訊
0
0
2
內容預覽:
大沽口砲台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清軍在第一次大沽口之戰失敗後 於該處增修了砲台. 英法聯軍在1859年第二次大沽口之戰中. 跟該砲台互毆 結果落敗遭到擊退. http://ppt.cc/E7qy. 第二次大沽口之戰. 於是第三次大沽口之戰. 遵循古老攻擊重火力海防要塞的原則. 從砲台打不到的地方派出
(還有836個字)

推噓2(2推 0噓 4→)留言6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Atima時間9年前 (2015/02/07 21:52),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其實有點搞錯了. 大艦巨砲主義並非從15世紀大航海時代開始. 早期的大航海海戰要求的是 "速度 機動力" "承載量" "砲的數量". 一般人的印象就是神鬼奇航的海戰概念. 這並不能稱之為大艦巨砲主義. 連西班牙人被英國人幹翻. 也只是因為輸在砲的射程而非威力. 你說的大艦巨砲主義是出現在20世紀初期
(還有175個字)

推噓5(5推 0噓 3→)留言8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hgt (hgt)時間9年前 (2015/02/07 23:54), 9年前編輯資訊
0
0
4
內容預覽:
其實第二次大沽口之戰 並不是清軍戰力強 武器精良 進而擊敗英法軍的. 而是英法聯軍輕敵 加上僧格林沁下令在砲台內清軍躲藏好 以進行突襲. 英法軍以為沒人守砲台 將戰艦駛入內河 所以被清軍突襲成功 而英法軍. 損失了一些戰艦後 竟然還強行登陸 第一 地點選得不好 泥濘不堪. 第二 因為野戰砲損失了 因
(還有656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