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問題] 為什麼大艦巨砲一直是戰爭兵器主流 ?
共 26 篇文章

推噓10(10推 0噓 7→)留言17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killeryuan (龍鳥)時間9年前 (2015/02/05 01:28), 9年前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輕裝便甲不是就代表機動力一定高,只代表你被打到一定會死. 遊戲可以磨血,現實你的火力打不穿就是打不穿. 或是同樣打得穿,你打穿十發人家可以拖回去修理,人家打穿你一發就爆炸. 而機動力的差距不會讓你有十倍的迴避率. 因為火力裝甲可以有兩倍三倍甚至五倍十倍的差距,但速度不會. 事實上所謂【機動力】本來就
(還有102個字)

推噓1(1推 0噓 0→)留言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peterfood (恐女症末期病患)時間9年前 (2015/02/05 02:04),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在這裡假設火力裝甲與船(或者其他載具)的質量成一定的正比. 然後接著在各個數據方面很接近的情況之下. A方的機動力加成了一成,就是速度乘以1.1. 根據動能方程式 Ek=mv2/2. 有此可知動能消耗增加了兩成. 而B方則在同一消耗量之下投資於火力裝甲的話則可直接加了兩成,強度為原先1.2. 依此類
(還有27個字)

推噓6(6推 0噓 2→)留言8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jimmy5680 (未必會飛的企鵝)時間9年前 (2015/02/05 02:35),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你自己就說啦,決戰還是要用到大艦巨炮,. 咱說的可不是整支艦隊都是"大艦巨炮"的"重型戰艦",而是會有這種趨勢。. 要用騷擾性質的海軍去削弱對方當然是個辦法,. 但前提是避免遭到對方以主力艦隊逼戰或是準備在決戰中取勝,. 認為光靠襲擊就可以避免決戰是把因果顛倒了。. 第一次英荷戰爭中,英軍屢次嘗試封
(還有720個字)

推噓3(3推 0噓 2→)留言5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Anjou (小潔我愛妳)時間9年前 (2015/02/05 04:35),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引用海戰戰史的時候也是要考慮背景的. 尤其是歐洲的海戰跟歐洲之外地區的海戰是不同的概念. 英法荷西在歐洲打的是一種戰爭. 到了加勒比海或遠東打的又是另外一種戰爭. 在歐洲的時候 避無可避 出門就是人家家門口. 首戰就幾乎是決戰了 各方都沒有足夠的縱深來發揚機動性. 因此 結局就是只有透過決戰取得制海
(還有472個字)

推噓4(4推 0噓 35→)留言39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elmotze (On my way)時間9年前 (2015/02/05 12:08),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雖然回文很多但是有點雜,我給你一個簡單的看法。. 從戰術上來看,. 船和車子有很大的差異,海上和地上也是不一樣的世界。. 大略諸元 大和號 二戰後期驅逐艦. 噸位 72000噸 2500噸. 主砲 460mm 127mm. 射程 24000m+ 14000m. 航速 28kt 40kt. 長度 26
(還有631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