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為什麼大艦巨砲一直是戰爭兵器主流 ?

看板Warfare作者 (99%是眼鏡與吐槽)時間9年前 (2015/02/07 15:40),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26 (看更多)
大船vs小船 也無非就是前面我所說的成本效益問題 整理一下: 大船: 1.艦隊決戰中裝甲與火力絕對有利 2.高成本 製造數量少 可控制戰略區域範圍有限 小船: 1.艦隊決戰中裝甲與火力處於劣勢 2.低成本 製造數量可多 可控制戰略區域範圍廣 帆船時代 皇家海軍的基本戰略是Hi-Lo-Mix 在歐洲本土以戰列艦隊在決戰中壓倒其他爭奪海權的海軍(苦主:荷蘭 法國) 在殖民地海域則使用大量的巡防艦來執行日常的 查緝海盜 宣揚軍威 海上封鎖 砲轟防備不足的小據點 跟其他國家的巡防艦打遭遇戰等等任務 但要滿足這種大量建造低成本船的可控制大範圍海域戰略優勢 通常有遠洋續航力是一個重要條件 否則沒有續航力跟耐海性能的船也是只能做沿岸防衛用 舉例來說 20世紀初期歐洲沿海小國曾流行過一種海防戰艦 在跟輕巡洋艦差不多的幾千噸船體上 安裝10吋左右的火砲跟還不錯的裝甲 但因籌載都用在火砲跟裝甲上 續航力非常低落 難以執行日常的海軍遠征任務 平日通常在當碼頭王 在海軍史上活躍場合有限 芬蘭海軍的伊曼紐級(Ilmarinen)海防戰艦 瓦納蒙年(Vainamoinen)號 在作為芬蘭海軍旗艦參加英王喬治6世戴冠紀念海上觀艦式時 因為續航力不足 還要拜託瑞典海軍幫忙拖曳 現代的飛彈快艇其實頗接近這種海防戰艦概念 就是在小號的船體上安裝超火力 只是改用匿蹤設計來代替過去的裝甲 但因裝完飛彈跟電戰系統也沒剩多少籌載 加以船體太小耐海性差籌載少 也是出不了遠洋 甚至在天候惡劣的海域大半年出不了海 日本就因此不造1000t以下的小船 雖然海上自衛隊為了增加對抗北韓間諜船隻的速度 試造了幾艘隼級飛彈快艇 但試用結果似乎不太理想 目前沒有更新計畫 次世代還是打算用更大的船隻來替代隼級飛彈快艇的地位 但滿足遠洋續航力要求的這類海軍小船(或者說是中型船) 在執行各種海軍日常雜務時往往非常活躍 而且大量建造加上維持費跟運用費適當 往往服役期間還很長 在數量上是海軍的主角 不僅平時可擔任巡邏自國海域的各種任務 在外交上也非常有用 可以敦睦遠航或打打海盜 參加多國聯軍海上封鎖作戰等等 甚至在大規模戰爭中於哨戒 偵察 佯動任務上也非常有用 在現代 以英美海軍術語 這類船就是WW1 WW2時的驅逐艦(Destoryer) 20世紀後半以來則是巡防艦(Frigate) 其實可看看人民解放軍的海軍發展 最初因為造艦能力不足跟本土防衛需求 主要都是建造小型的沿海防衛用快艇 等到經濟跟科技條件發展起來 為了增加對應遠洋海軍任務能力 就開始大量建造相對於美國海軍巡防艦/驅逐艦等級的各種中型船 反觀台灣海軍 則因為經濟條件變差跟自主造艦能力不高 開始大量建造沿海防衛用的飛彈快艇 但是遠洋任務還是要交給從海外買進有遠洋續航力的中型船 當然這類1000t以下雜用船在歐洲小國海軍之間非常流行 但是歐洲的海域沒有太平洋那麼寬廣跟多颱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22.9.1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23294830.A.051.html

02/07 15:44, , 1F
所以關鍵還是在資源上面 陀江艦速度與載酬的爭論
02/07 15:44, 1F

02/07 15:48, , 2F
對,我說的就是中型船
02/07 15:48, 2F
文章代碼(AID): #1KrS5k1H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1 之 26 篇):
文章代碼(AID): #1KrS5k1H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