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冷兵器時代騎兵往往比步兵強?

看板Warfare作者 (竹碳烏龍)時間7年前 (2017/02/12 11:22), 7年前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8/19 (看更多)
※ 引述《NKN (99%是眼鏡與吐槽)》之銘言: : 這還是一個戰術的問題 : 事實上歐洲的重裝騎兵被逐步從戰場上淘汰的原因 : 就是訓練跟裝備騎兵的成本遠比步兵為高 : 只要有效的訓練跟有效的裝備 步兵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去打敗 : 同樣數量的騎兵 才讓歐洲的步兵產生復興的 這邊應該是在講單位成本吧 通常這邊都是以單一步兵的裝備來計算,鎖子甲多少錢長槍多少錢 騎兵盔甲多少錢馬匹多少錢,一匹馬等於幾頭牛等同當時多少的消費等等 實際上雙方交換比大約是5~10之間,騎兵換10名職業士兵,根據對岸的計算 放馬直接去撞人大約可以撞死七到八個人 戰術上其實也很簡單,在當時的訓練是不可能贏騎兵的,因為騎兵本身的特殊性 像歐洲都是軍事貴族從小訓練的,在中國從虎豹騎鐵浮屠關寧鐵騎等等基本上就 是精銳 因此在戰術上要贏很簡單,虎豹騎是百人將補,那我找兩百個去砍他,人數抵銷 優勢另一個就是技術勝利,比方火槍或是弩箭 : 在中國 步兵一直占據重要地位的就是大規模戰爭跟民亂很多的中國 : 中國好歹也是跟騎馬遊牧民族大戰數千年 固然有輸有贏 : 但對抗法也是相當清楚的 : 騎兵不可取代的利多是機動性 但在與步兵正面交戰時不見得一定有利 : 而且不利騎兵的地形也很多 實際上是輸多勝少,機動性一個等你累死我在衝鋒,數量是一個你人少我也衝鋒 裝備還是一個 只能說如果不是技術有所進步騎兵還是很恐怖的存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207.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86869740.A.F12.html

02/12 13:49, , 1F
機動性好等於可以自己選擇戰場跟開戰時機,光是這點騎兵
02/12 13:49, 1F

02/12 13:49, , 2F
就不知道優於步兵多少了
02/12 13:49, 2F
騎兵被地形壓制,步兵的重點在於它可以製造出地形來,相對便宜數量相對較多 因此可以製造出合適的地形,騎兵則是可以選擇交戰的地形

02/13 10:12, , 3F
還有補充阿,開戰後能夠持續補充並能維持一定戰力就是步兵
02/13 10:12, 3F

02/13 15:50, , 4F
機動性最強的是可以無視總體差距,快速集中力量在一
02/13 15:50, 4F

02/13 15:50, , 5F
個地方形成局部優勢
02/13 15:50, 5F
機動性是好處但是步兵也是有辦法解決的,比如中國的長城,或是明朝的那些屯駐點 由點而線形成面全面壓制騎兵 但是這有個問題,補給線隨著運補距離拉長會導致補給的成本上升和困難增加, 普遍來說大致是一比一,你運一石的米塗中的損耗大約就是一石,但不是絕對的 通常只高不低,假設一百名騎兵需要相當於一噸白米的糧食,比如肉類、酒等等 擋下這百名騎兵你可能需要五百到一千名士兵,而這些步兵都受過良好的訓練, 那麼你可能需要五到十噸的白米,在加上運輸損耗可能會到十到二十噸 接著騎兵可以依靠機動性改變他的補給線長度,步兵不行當時間越久消耗糧食就 會越多,越算單位成本越高,最後就是明末那個淒慘的財政了 因此有屯田或是利用人數來改變,比如少數士兵駐守,重點是報警而不是士兵是 否生還,在大型的兵站或是屯聚點駐紮較多的士兵,修建較好的運輸動線,降低 補給損耗 更常見的是士兵自備,像是府兵制、衛所制甚至是西方的分封制度中也是帶有相 同的成份 當人力物力遠勝於騎兵的時候那麼就有可能打贏騎兵,反之很難,我們看到山海關 擋下八旗鐵騎,因此得出一個結論可以用建築也就是所謂製造出地形的方式擊敗騎 兵,但問題是興建長城或是建造一座足以擋下騎兵的城池他的成本是多少? 如果把這個成本也帶入到步兵的裝備成本中,不論東西方都不會在說騎兵很貴步兵 很便宜了 ※ 編輯: mshuang (114.43.207.124), 02/14/2017 11:34:40

02/14 16:26, , 6F
好文!
02/14 16:26, 6F
文章代碼(AID): #1OdzJiyI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8 之 19 篇):
文章代碼(AID): #1OdzJiyI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