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坎尼模式-後退包圍

看板Warfare作者 (摳鬼)時間11年前 (2013/06/09 01:01), 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0/41 (看更多)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完全錯誤 : 戰爭是如何用同樣的人,發揮最大的攻擊力 : 所以部隊必須展開,當部隊展開會變長,越長越難控制,所以訓練素質高的部隊 : 才能展開的更薄、更長,而不會亂掉、斷掉或被衝破 還完全錯誤ㄟ 你知道你在說甚麼嗎? 冷兵器要橫展隊形 正常人會擺多個方陣 類似這樣... 一個口 7X7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不會直接拉長方陣長度 一個皿 5X10 or 3X17 皿 皿 皿 皿 皿 皿 皿 皿 皿 皿 你最愛的瑞士方陣有為了加強火力所以減少縱深排數嗎? http://img.ph.126.net/QLLetx6PxaLnIQat6UQbiw==/24206848014993647.jpg
呂虔會戰 很清楚的肉搏主力的西班牙大方陣的比例就是固定的 沒事不會去為了深長戰線去動方陣排數 http://img.ph.126.net/Cwv23FoEwr342DYkEWY3KA==/6597190712936302682.jpg
同時代的示意圖. 荷蘭方陣以後 方陣橫幅可以開始越拉越長, 那是拜熱兵器所賜 正面展開可以發揮火力的投射能力 最極端的例子就是英軍的雙紅線陣 就算是英軍只排兩排的雙紅線 他們依然是肩並肩的密集陣, 密集陣行是歷史發展最基本的要求 照你的論點 羅馬馬改前的三線陣 應該是比馬改後更具有優越性了 因為他的步兵陣列更細長. 不像馬改後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加深步兵縱深 如果馬改前的士兵夠精良, 他們應該會有比馬改後的步兵有更佳的戰果 歷史上的結果應該不用我多說 : 反之,素質越低的部隊就只能聚攏,變厚一點,甚至變成矩陣 : 到熱兵器時代,訓練素質高的部隊還加上一個射擊紀律 : 以拿軍對馬木魯克來說,就是展開成線狀後,等到馬木們衝鋒到極近距離才開槍 : 要是拿軍像你以為的塞成一團,那千個也打不贏馬木 白癡都知道金字塔之戰不是騎兵大會戰 那拿坡崙沒事講那些話幹嘛? 吃飽撐著? 然後一樣, 拿軍是不是肩並肩, 超密集的排在一起? 光刺刀舉起就是刺刀林的密度? 這個不叫密, 這個叫甚麼? 很疏嗎? http://img.ph.126.net/XTs41i0_xGK5VxO5fP2J-A==/186336434600241347.jpg
: 你不相信是你家的事 : 密集隊形的最基本用意就是防逃跑,因為你根本跑不掉 : 其次是讓一群烏合之眾因為覺得身邊人很多而靠群眾效應提升士氣 : 一群暴民去衝撞鎮暴警察就是要擠一整團靠群眾效應去催化他們的士氣 : 但一排鎮暴警察就可以把暴民堵死在路口 : 在戰史上,只要有辦法,都是要把陣形延展,發揚攻擊力,包圍對方 : 就算是應對四面攻擊也是擺空心方陣,非不得已是不會擠成一團的 我不相信的確是我家的事 人很多 群眾效應 =\= 密集隊形 這應該是基本到不行的常識 暴民不等同於士兵, 猶如建材不等同於建築 你敢拿暴民對鎮暴警察當例子, 你敢講我還真得不敢聽 光戰爭狀態 殺人無罪這最基本的條件就不一樣了 你可以叫暴民齊步走, 向左轉, 向右轉嗎? 你的暴民符合你自己密集隊形的定義嗎? 還是人多就是自動等於密集隊形? 近代到現代步兵的發展就是從列隊, 集體行動開始的 部隊可以排這麼密集體行動, 是高度訓練後的結果 密集隊形可以防逃跑? 軍隊排成密集隊形就自動內建死戰不退模式? 有沒有這麼神 如果按照你的說法, 瑞士方陣排個三排就好 列兵排隊槍斃根本就不該出現, 直接通通當散兵灑下去. 火力更好發揮 在戰史中, 橫隊為佳還是縱隊為佳吵了N百年, 你大筆一揮鐵口直斷 就直接是縱隊勝? 單點突破突然就不重要了 拿破崙一開始接手法國國民兵, 由於國民兵一開始是死老百姓 跟對手排隊對射準吃虧的, 拿破崙反其道而行 前方列兵橫隊和對方開始對射 要求步兵縱隊前進, 目標就是直接刺刀白刃,直接破壞對方陣行 和射擊很兩光相反, 革命附體的法軍是白刃狂熱, 只有戰鬥民族可以與之比擬 http://img190.imageshack.us/img190/484/intervals555.gif
法軍基本隊形 http://img109.imageshack.us/img109/6073/kki.gif
恩... 鐵定是腦袋有洞的隊形 最後拿破崙違反了橫隊必勝的教誨老死在小島上 嗚呼哀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142.125

06/09 01:24, , 1F
可惜這邊不能噓 結果最嗆的人在這裡 Zzzzzzz
06/09 01:24, 1F

06/09 07:59, , 2F
馬改的因不就是徵兵的訓練度與人數越來越不足,所以乾脆
06/09 07:59, 2F

06/09 08:00, , 3F
改成募兵制嗎?
06/09 08:00, 3F

06/09 09:57, , 4F
馬改其中一個原因是三線制承受不了日耳曼人的衝鋒
06/09 09:57, 4F

06/09 09:58, , 5F
整個作戰方式瞬間都改變的軍事改革, 不是很常見到
06/09 09:58, 5F

06/09 10:02, , 6F
不過發生後就是很好的比較基準
06/09 10:02, 6F

06/09 11:24, , 7F
說別人嗆 自己一開口不是罵人白癡就是腦袋有洞 嗯...
06/09 11:24, 7F
文章代碼(AID): #1HisDqNF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HisDqNF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