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建議] 關於周朝時的「封國」與「王國」

看板Warfare作者 (化石)時間15年前 (2008/11/18 02:5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4 (看更多)
: 錯了,北方的只是封國,他們是周王國的衛星國,不可以稱「王」,他們再大也只是 : 周王室的公爵。 : 按照周家的禮法之度,王絕對是在公、侯、伯、子、男之上。 : 這個可以查資料,就算是到戰國七雄,要自「王」(請念四聲),也不是一開始就那 : 麼囂張,都還是公爵、侯爵的名號 以封國來說不是王國沒錯 但是行為來說 卻是王國 : : 首先你必須要釐清的問題是,除了周朝之外的王國其實就是封國, : ~~~~~~~~~~~ : 我覺得這是一個要釐清的,周朝指的是一個「時代」,就好像,大清跟那麼多國家簽 : 訂協約,國號會寫:「清朝」嗎?周朝的時代當然很多國家,但是不代表他們都是周 : 的封國,波斯、馬其頓應該不是周的封國吧? : : 王國跟封國沒有什麼差別,差就差在王國是譖越的封國! : 我覺得你這混淆了,其實差別可大了,有繳稅納貢給周王室,周大王與以分封的才叫 : 作封國,沒有的話,那個叫作蠻夷戎狄,楚就是那時所謂的南蠻,楚是統治者譖越了 : 他的身份,好啦,有說法是當初周有分封,那也不過是封到南蠻偏僻之地小小的子爵 ^^^^^^^^^^^^^^^^^^^^^^^^^^ 這是太史公的說法 : ,竟敢自王,跟周王室平起平坐,脫離大周邦聯,跟北方的一堆公爵對幹起來,這樣 : 的楚還能說是封國嗎?它很早就脫離了跟周的從屬關係,更不用說他的文化跟中原的 ^^^^^^^^^^^^^^^^^^^^^^^^^^^^^^^^^^^^^^^^^^^^^^^^^^ 是!他還是封國 如果不屬於封國 又何來僭越之名 春秋時期其他各國名分上不僭越稱王 那是出於他們自己的政治考量 以桓公為例 都會盟諸侯上泰山封禪了 哪不想稱王! 只是在管仲得策劃下 打出一個尊王攘夷的旗號 演出一場漂亮的政治戲 給自己一個大義名分結盟諸侯 獲得稱霸的實力 就像現在的美國一樣 想打阿富汗還要找個冠冕堂皇的藉口 然後大會"諸侯"去"攘夷"(反恐) : 差距,此外北方的封國都還很禮貌的說自己只是「公」,就算是秦,也要到戰國時代 講到文化就傷感情了 閣下所言 好像楚文化是落後到不值一提 唯有中原文化才是正統一樣 難道你不曉得你現在說的國語的發音也早就不是正統中原語言了嗎? : 才開始稱王,楚這個昔日小國國君在春秋初年已經開始稱王,從西元前740~前223年, : 稱王517年,這我不認為從政治現實的角度來看,叫作封國。更不用說吳越,就一些 : 野蠻人小國家也敢叫自己是王(周王室的OS)。 吳是姬姓不說 越是少康的後代 這兩國哪一個是野蠻人的國家? 如果周天子真的真樣OS那他還真的活該被人僭越 : 總結,我不討論源流如何,回歸重點,就是一定時期內南方的楚國,就政治現實而言 : ,有著跟北方相當不同的政治制度,來控制那麼一大塊土地,都很大的土地,北方行 : 封建,南方用比較集權的方式統一起來,國力上,一定的時間內,楚強不是沒有道理 : ,但等到北方各封國各各搞獨立、還互相兼併,人力物力變多,又制度集權君主,一 : 個一個從封建過渡到新制度,每個動員力都很可觀,楚就不再是獨強了,這是我對「 : 春秋時代的南方人為什麼比較強悍」的解釋。 你一開始是想強調南北的"國"有不同的含意 我認為你想表達的是北方國家是正統封國 南方是自稱的蠻王國 然後現在又變成重點在討論南方人為什麼比較強? 不覺得怪怪的嗎? 如果你要討論為什麼春秋時代的南方比較強 你有提到一點是南方是獨強的狀況 楚在他一整片廣袤的土地周邊 除了吳越以外散布的都是弱小的小國 一開始的稱王就是建立在周天子權威低弱而周邊國家又比他弱小 導致他在繻葛之戰才過沒幾年就可以會盟諸侯而王之 當時不與會的兩個國家 一個被滅一個被申誡 其他小國在以後楚國有需要的時候敢不出手幫忙嗎? 此時的北方諸國 不是交戰就是內亂 小國還要生活在夾縫中 楚國得以蠶食諸國發展其實力 另外一方面 春秋時代的特色就是大會戰決定國際局勢 楚在泓之戰擊敗了"仁義"的宋襄公 又在邲之戰擊敗北方強大的晉 獲得春秋五霸之一的地位 而楚衰弱的原因 一方面是內部的因素 另外一方面是秦幾乎循同樣的策略強大起來後直接壓迫到楚 -- 不過 這是戰史版吧? 我有講到戰爭 應該沒有違反版規吧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71.24 ※ 編輯: Reinhard0712 來自: 123.204.71.24 (11/18 02:52)
文章代碼(AID): #198RpvnM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4 篇):
文章代碼(AID): #198RpvnM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