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台灣公司為何比較不流行用股票當薪資的一部分

看板Tech_Job作者 (放手? ? 惽)時間3年前 (2021/02/17 02:50), 3年前編輯推噓2(2010)
留言12則, 5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 引述《Trams (Trams)》之銘言: : 應該是說矽谷的人才競爭很激烈,大家都用 RSU 和ESPP 綁人,你不跟就搶不到一流的 : 才。 : RSU 要發的股票不是無中生有,是公司從市場上買回來發的,所以在買的時候股價已經 被 討論到這邊 很明顯台廠多數是發ESPP,發到人才跑光光 是說RSU是用公司的錢買回來發給員工的話 那台廠用分紅的錢買庫藏股分給員工 還有費用化的問題嗎? 都是要發給員工了 幾個億的分紅現金跟幾個億的股票 到底有什麼差別? 難道是國外的制度發RSU公司不用另外繳稅 而在台灣,公司就是要繳 有這種差異嗎? 只是覺得表面上看不出資方有什麼額外負擔 但分紅費用化後很少有發RSU這種的啦 不然指標的開獎文,有看過哪家是發RSU的? 分紅本來就不是保證的薪資 公司用現金去買股票發給你讓你當公司股東 基本上不會覺得少一塊肉 而且你會比較希望手上的案子成功以推升股價 向心力會高些 但要花你自己保證12個月的薪水 去認購自己公司的股票 老實說,這跟自己電子下單玩股票有不一樣嗎? 雖然打折讓你買 可是...台灣漲停是10% 你打85折要員工買,還要綁N年 是當員工是腦殘不會去算風險跟獲利機會嗎? 這是完全沒有提升向心力的功效的 意圖使人帶技術去某國 很多在靠北分紅費用化的點是這裡 : 推升一波了。ESPP 是員工再拿自己的薪水的固定比例出來加碼,我是股東看股價一直 : ,有什麼好反對的?更別說股價太高的話還會搞一股變 x 股的分割,讓股價不要太高 : 這樣一般人不容易買。 : 對員工來說,你固定拿薪水和分紅的一部份買公司股票是一樣的道理,只是這種情況下 : 可能股票抱不久,賺 10% 就想跑。公司給的股票你會覺得成本是零(但其實不是), : 票比較抱得住。 : 對了,RSU 對員工其實也是有壞處的,股票分幾年給你,表示你永遠拿不完應該給你的 : 票。退休離職的時候,還未到期(mature)的股票是要全部繳回公司的。你覺得可惜, : 就留下來做到死,這就是設計這個制度的目的:公司其實是用比較少的錢達到綁住人才 : 目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54.1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13501438.A.FE7.html ※ 編輯: pipi1983 (101.12.54.144 臺灣), 02/17/2021 02:54:54

02/17 02:52, 3年前 , 1F
RSU應該是股票印粗乃發der 只是財報有揭露
02/17 02:52, 1F
※ 編輯: pipi1983 (101.12.54.144 臺灣), 02/17/2021 02:55:37 ※ 編輯: pipi1983 (101.12.54.144 臺灣), 02/17/2021 02:58:33

02/17 03:57, 3年前 , 2F
美國公司都買庫藏股買到淨值低到可怕惹。
02/17 03:57, 2F

02/17 06:02, 3年前 , 3F
台灣公司發股票還有過要員工負擔增值稅.
02/17 06:02, 3F

02/17 06:03, 3年前 , 4F
例如公司買庫藏股買了300元, 發給員工時股價500元
02/17 06:03, 4F

02/17 06:03, 3年前 , 5F
然後200元的增值稅員工買單.員工還要負擔500元的綜所稅
02/17 06:03, 5F

02/17 06:05, 3年前 , 6F
公司省了稅金還有分紅獎金. 本來應該按300元折算獎金
02/17 06:05, 6F

02/17 06:06, 3年前 , 7F
結果用500元去發給你股票. 本來150萬獎金應該發給你5張
02/17 06:06, 7F

02/17 06:08, 3年前 , 8F
卻發給你3張 (用市價500算) 你還得幫公司繳200的稅
02/17 06:08, 8F

02/17 09:44, 3年前 , 9F
樓上的想法很奇怪 本來就應該算500。例子反過來 公司買500
02/17 09:44, 9F

02/17 09:44, 3年前 , 10F
發給你時剩200 所以妳想繳500 還是200的稅?
02/17 09:44, 10F

02/17 12:46, 3年前 , 11F
比較奇妙是分紅費用化後開始房價暴漲等於小工程師被拔2
02/17 12:46, 11F

02/17 12:46, 3年前 , 12F
次皮
02/17 12:46, 12F
文章代碼(AID): #1WB1F-_d (Tech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WB1F-_d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