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官媒:美國加徵關稅 中方只負擔一成

看板Stock作者 (小隆)時間5年前 (2019/05/13 15:53), 編輯推噓28(36836)
留言80則, 5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9 (看更多)
1.原文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3810020 2.原文內容: 中國官媒中國之聲今天引述智庫團隊多項數據稱,隨著中美經貿摩擦的升級,美國對 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其中90%增加的稅負,由美國企業、零售商和消費者承擔,中方僅負擔 一成。 中國之聲引述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指出,美國加徵的關稅 並非由中國出口商繳納,而應由美國進口商或進口代理商繳納。短期內,中國出口商較為 被動,由於產品已經生產,可能根據相對市場地位及產品需要、或供給彈性承擔一定比例 關稅。 他指出,長期來看,美國政府關稅加徵一段時間之後若一直持續下去,美國進口商必 須要購買這個產品,因為市場需求永遠在那裡。美國進口商進口產品以後,關稅就不得不 向消費者以及零售商來傳遞。 報導引述監測資料稱,2018年8月,美國最初對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中方 承擔了其中4%的稅負。其後美方對160億美元加徵關稅,即對合計500億美元商品徵稅時, 中國承擔7%的稅負。 進入2019年,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後,中國承擔的稅負約在9%至10 %之間,即占1成比例。亦即,美國的零售商、生產企業、消費者承擔整個稅負的90%。 報導稱,這一結論與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高柏(Pinelopi Goldberg)和美國加州大 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家法費加波姆(Pablo Fargerbaum)在3月發表的一篇論文結論不謀而 合,即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承受著川普關稅的價格。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指出,2000億美元的商品一共是6081項, 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大量商品是美國需要從中國進口的,比如美國需要從中國進口 超過50%的有1150項、占比超過40%。亦即,美國一旦加徵關稅,增加的部分最終還是由美 國消費者來承擔。 報導稱,與美國相比,2000億美元商品裡,中國自美國進口占比超過50%的僅124項; 換言之,中國對美商品的依賴程度遠低於美國對華商品。 梁明指出,目前仍未徵稅的商品都是先前美國經過篩選的,如果也加徵關稅,對美國 影響非常大。如手機、電腦、玩具,都是美國需要從中國大量進口的商品,一旦加徵關稅 ,不但會影響包括蘋果手機、戴爾電腦等的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還會進一步影響下游消 費者。 報導還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孝松指出,今年以來,中國 對美出口占比持續下降,對歐盟、東協出口占比逐漸增高;與此同時,自美進口占比不到 10%,也呈現下降趨勢,金磚國家、歐盟及東協進口金額占比較高。 他建議中國不要路徑依賴,應開闢更廣泛的出口市場,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經 貿往來,充分挖掘外貿潛力。 3.心得/評論: 翻譯:我們不急,急的是美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46.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57734038.A.DAC.html

05/13 15:54, 5年前 , 1F
這麼巧紛紛出來發聲 關稅美國負擔最大
05/13 15:54, 1F

05/13 15:55, 5年前 , 2F
這個新聞意思就是說,美國負擔1成,中國負擔9成
05/13 15:55, 2F

05/13 15:56, 5年前 , 3F
那就表示加的不夠多
05/13 15:56, 3F

05/13 15:56, 5年前 , 4F
兩邊都要玩極限施壓 好玩囉
05/13 15:56, 4F

05/13 15:56, 5年前 , 5F
不是重點 投資跑光 失業率增加才是
05/13 15:56, 5F

05/13 15:56, 5年前 , 6F
好棒的舔中媒體
05/13 15:56, 6F

05/13 15:56, 5年前 , 7F
那習近平還怕什麼,叫劉鶴快滾回來
05/13 15:56, 7F

05/13 15:57, 5年前 , 8F
美國消費者錢到美國政府口袋 左手換右手
05/13 15:57, 8F

05/13 15:57, 5年前 , 9F
太不像中國的語氣,應該是美方負擔十成關稅才對
05/13 15:57, 9F

05/13 15:57, 5年前 , 10F
中國少了就業和投資
05/13 15:57, 10F

05/13 15:59, 5年前 , 11F
市場在美國,就從非中國產地出貨,為什麼要把工廠
05/13 15:59, 11F

05/13 15:59, 5年前 , 12F
都轉移,看需求多少去調節就好,慘的是中小企業,大
05/13 15:59, 12F

05/13 15:59, 5年前 , 13F
企業需要你擔心嗎xdxd
05/13 15:59, 13F

05/13 16:00, 5年前 , 14F
笑死,是不會去八卦版洗風向,這邊可是拿真金白銀再
05/13 16:00, 14F

05/13 16:00, 5年前 , 15F
對賭的
05/13 16:00, 15F

05/13 16:02, 5年前 , 16F
中國智庫也不少海龜派吧?理論上應該不會比美國差太
05/13 16:02, 16F

05/13 16:02, 5年前 , 17F
多,而且光研究中國自己市場經驗值就無價了,還有哪裡
05/13 16:02, 17F

05/13 16:02, 5年前 , 18F
沒有 我發現愛po這種文的人 基本都沒開戶的 也沒錢
05/13 16:02, 18F

05/13 16:02, 5年前 , 19F
只是來吵八卦和政治
05/13 16:02, 19F

05/13 16:02, 5年前 , 20F
之前10%只負擔一成,不就是1%....
05/13 16:02, 20F

05/13 16:02, 5年前 , 21F
那為什麼1%就貶值降稅降準資金大放水
05/13 16:02, 21F

05/13 16:02, 5年前 , 22F
有這麼大的共產市場?
05/13 16:02, 22F

05/13 16:02, 5年前 , 23F
洗產地,是不怕一起被制裁嗎?
05/13 16:02, 23F

05/13 16:02, 5年前 , 24F
要體諒一下,他們現在工資打6折,八卦文章已經不夠
05/13 16:02, 24F

05/13 16:03, 5年前 , 25F
他們洗了,要往其他版發展,順便附和一帶一路精神
05/13 16:03, 25F

05/13 16:03, 5年前 , 26F
去看特別愛PO或回貿易戰文的ID 平時就只對貿易戰文
05/13 16:03, 26F

05/13 16:03, 5年前 , 27F
有反應
05/13 16:03, 27F

05/13 16:04, 5年前 , 28F
一定不會全部 但絕對不只一成...
05/13 16:04, 28F

05/13 16:04, 5年前 , 29F
中國不怕死還敢跟川哥嗆聲.......
05/13 16:04, 29F

05/13 16:06, 5年前 , 30F
五毛太監們出來壯膽了
05/13 16:06, 30F

05/13 16:06, 5年前 , 31F
如果大陸市佔率高且是必需品有可能只有一成
05/13 16:06, 31F

05/13 16:06, 5年前 , 32F
不是R,真的無關痛癢,官媒這幾天幹嘛一直洗新聞
05/13 16:06, 32F

05/13 16:07, 5年前 , 33F
這些就是中方所謂的"相對應的反擊措施"啦
05/13 16:07, 33F

05/13 16:07, 5年前 , 34F
顯然就是打到痛處才要一直洗新聞
05/13 16:07, 34F

05/13 16:07, 5年前 , 35F
原來所謂的不得不採取的措施就是一直發文喔
05/13 16:07, 35F

05/13 16:08, 5年前 , 36F
還敢嘴硬啊冰鳥
05/13 16:08, 36F

05/13 16:09, 5年前 , 37F
開始洗腦了…其實應該翻牆去美國洗吧,台灣你洗再多
05/13 16:09, 37F

05/13 16:09, 5年前 , 38F
對貿易戰都無助
05/13 16:09, 38F

05/13 16:09, 5年前 , 39F
經濟日報...呵呵
05/13 16:09, 39F

05/13 16:10, 5年前 , 40F
可以不用跟支那人買
05/13 16:10, 40F

05/13 16:12, 5年前 , 41F
吹口哨壯膽一下 配合五毛四處宣揚 就是支那的反制
05/13 16:12, 41F

05/13 16:12, 5年前 , 42F
在台灣討拍有屁用,鴻海你看跌多少了
05/13 16:12, 42F

05/13 16:12, 5年前 , 43F
992317
05/13 16:12, 43F

05/13 16:12, 5年前 , 44F
中國貶值救美國進口商 中美一家親~
05/13 16:12, 44F

05/13 16:14, 5年前 , 45F
嘴巴還真硬 表示還要往上加的空間
05/13 16:14, 45F

05/13 16:16, 5年前 , 46F
被認證的統報
05/13 16:16, 46F

05/13 16:16, 5年前 , 47F
美國政府智庫 >>>>>>>>>>>>>>>>>>>>>>>>>> 中國官媒
05/13 16:16, 47F

05/13 16:18, 5年前 , 48F
真的那麼強 今天就不是這樣了
05/13 16:18, 48F

05/13 16:22, 5年前 , 49F
中或淫
05/13 16:22, 49F

05/13 16:25, 5年前 , 50F
不管如何都是中或贏拉
05/13 16:25, 50F

05/13 16:26, 5年前 , 51F
重點是中國產品不再便宜,就失去優勢了
05/13 16:26, 51F

05/13 16:35, 5年前 , 52F
RMB貶到10換1 川普就真的拿中國沒輒了
05/13 16:35, 52F

05/13 16:39, 5年前 , 53F
美9 中1 然後有八成原本的單會跑掉 這樣嗎?
05/13 16:39, 53F

05/13 16:52, 5年前 , 54F
現在產線轉移的速度很快的,還在做夢喔
05/13 16:52, 54F

05/13 16:55, 5年前 , 55F
看到這篇就放心了
05/13 16:55, 55F

05/13 17:13, 5年前 , 56F
供應鏈很難轉的
05/13 17:13, 56F

05/13 17:28, 5年前 , 57F
對阿 我也覺得很奇怪 真正想挽回的話 這篇新聞應該
05/13 17:28, 57F

05/13 17:28, 5年前 , 58F
要往美國的媒體發表吧?
05/13 17:28, 58F

05/13 17:48, 5年前 , 59F
要美國貿易商吸收關稅?他們直接轉單吧
05/13 17:48, 59F

05/13 17:57, 5年前 , 60F
賣不出去 就算負擔0是有差逆
05/13 17:57, 60F

05/13 18:04, 5年前 , 61F
這種去聽中國政協主席訓話的媒體能信嗎
05/13 18:04, 61F

05/13 18:04, 5年前 , 62F
看到高盛的報告和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Pinalope
05/13 18:04, 62F

05/13 18:05, 5年前 , 63F
Goldberg和UCLA的Pablo Fargerbaum等經濟學家的聯合
05/13 18:05, 63F

05/13 18:06, 5年前 , 64F
論文以及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報告後,至於你信不信,
05/13 18:06, 64F

05/13 18:06, 5年前 , 65F
反正我是信了
05/13 18:06, 65F

05/13 18:16, 5年前 , 66F
美國這招算是自損500損敵1000,還算划算
05/13 18:16, 66F

05/13 18:24, 5年前 , 67F
五毛的報告你信.....
05/13 18:24, 67F

05/13 18:32, 5年前 , 68F
到現在還在打雞血 偉哉26
05/13 18:32, 68F

05/13 19:01, 5年前 , 69F
轉單和撤資是中國承受不起的
05/13 19:01, 69F

05/13 19:21, 5年前 , 70F
反正低能只會嗆聲而已,不是嗆貿易戰大打大贏小打小
05/13 19:21, 70F

05/13 19:21, 5年前 , 71F
贏嗎?現在幹嘛退讓,當然是用力大打,打死美國啊
05/13 19:21, 71F

05/13 19:41, 5年前 , 72F
負擔1成,佛心政府
05/13 19:41, 72F

05/13 19:41, 5年前 , 73F
在各國沒看過幫付關稅d
05/13 19:41, 73F

05/13 19:43, 5年前 , 74F
我覺得是在看風向,未來不知道會不會再加碼
05/13 19:43, 74F

05/13 20:05, 5年前 , 75F
買的美國人變少了
05/13 20:05, 75F

05/13 20:10, 5年前 , 76F
工廠要外移 會變成現在東莞有如空城
05/13 20:10, 76F

05/13 20:15, 5年前 , 77F
如果這樣就讓他課啊!幹嘛還叫劉鶴過去
05/13 20:15, 77F

05/13 20:15, 5年前 , 78F
反正最後中國都是贏家不是嗎?
05/13 20:15, 78F

05/13 21:12, 5年前 , 79F
中或贏
05/13 21:12, 79F

05/13 21:44, 5年前 , 80F
引述中媒 政治正確 不用負責又輕鬆 很爽
05/13 21:44, 80F
文章代碼(AID): #1SsIAMsi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SsIAMsi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