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好,台灣碼盲,碼農低薪,然後呢?

看板Soft_Job作者 (泛用人型編碼器)時間8年前 (2016/02/16 13:05), 8年前編輯推噓10(10012)
留言22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8/53 (看更多)
※ 引述《capita (小明)》之銘言: : 推 AmosYang: @capita, 能否談談你對軟體盜版的看法? 02/16 04:49 : 推 AmosYang: 能從創作直接獲實利,是好的;但以中小軟體商而言,能 02/16 04:53 : → AmosYang: 如何應對「數位軟體容易盜版」? (例如,依靠政策、法 02/16 04:53 : → AmosYang: 律?) 02/16 04:53 : 推 AmosYang: 或許,用時間換名聲不是個選擇;而是因為用時間換不到 02/16 05:14 : → AmosYang: 錢,只能退而求其次,換名聲。 02/16 05:14 : → AmosYang: 而不管是 app/asset store, 若不是 E2E 連 client 端 02/16 05:14 : → AmosYang: 也用 DRM+hardware 鎖住, 那就擋不住盜版 02/16 05:15 : 推 AmosYang: 是故,兩害相權取其輕, open source 大放送吧 :D 02/16 05:17 : 我們以前做軟體從來不防盜版的,被放進大補帖裡面還是一項成就呢。 : 畢竟這世界不是只有全開放或全閉鎖兩種選項。 : 通過平台、網路化、API 開放或是由軟體相互結合,以及更新及低價策略, : 自然可以減輕盜版的需求。 : 常業性的盜版商是需要打擊,個人不支付版權費用就當作 evaluation 吧, : 太過在乎這種現象,往往得不償失。 : open source 可以是一種策略,但也是軟體事業可以選擇的策略之一, : 而且如果沒有標準化及技術信賴的需求,也不常是最好的選擇。 : 不過站在企業形象立場,我倒是會多偏向 open source 一些。 : 我反覆強調的,其實也就是獨立開發者請不要只想著用 open source : 累積名聲,以及在 open source 社會運動化之後,影響市場秩序。 : 至於屬於軟體產業內部的各種要臉還是不要臉的策略,那完全是另一回事, : 則可以個別來談。 以今日的環境來看,網路化的門檻大為降低。但在舊時代 (網路,甚 至光碟都不普及的時代) ,網路化不太可能。所以,是否只能靠燒資 本餓死對手?再加上微軟的「反正他們都是要盜,就讓他們盜我們的 」的戰略?有的時候不是創業者不懂這道理,而是有時實在穩不住股 東的心 :D PC上的各種遊戲 DRM 也是拼命的想頂住發售日後的 30 天黃金銷售 期。以開發輪子來說,燒資本餓死對手是值得一博的戰略,但以中下 游的碼農來說,那並不是個實際的選項。 以暴雪為例,星海二、大波蘿三、爐石、英霸、鬥陣、魔獸,就是 100% 網路化;然而,在舊時代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網路不普及。 是故,我會往以下這個方向去想: 或許,用時間換名聲不是個選擇;而是因為用時間換不到錢,只能 退而求其次,換名聲 被燙傷(burned)過後,不見得每個人都有再戰的意志 :D 易言之,要 「創業」的話,要面對的問題遠多於技術問題,尤其是「人」的問題 我認為你呼籲的方向從國家產業戰略來看是對的: 要往挖出資本、成為發薪者的方向走;而非偏重名聲,想成為領薪 者 (或向僅能自足的 patron 模式走) 但,另一個層面是,許多人是真的不知道如何去動手。這是我在接觸 了 MBTI 與《Switch》這類資料後才真正想通的事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yers%E2%80%93Briggs_Type_Indicator * 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personality-types * http://heathbrothers.com/books/switch/ 以戰略思考專精來說,就算是把 INTJ/ENTJ 都算入,就統計來說, 也不到總人口的 5% 易言之,真正要推動一個遠景(vision), 必須給予明確、低門檻、人 人可以馬上動手照著作的指示,不然的話,以機率來說,佔人口 70% 的S型思考者,是很難去理解N型思考者想說的事,因為對S型來說 ,那N型思考太飄渺虛幻了 :D 就台灣軟體產業來說,我還沒找到那「明確、低門檻、人人可以馬上 動手照著作」的聖杯(holy grail);但值得慶幸的是已經看到一些人 乘上了新創文化的潮流。雖然還無法真正動員全部的碼工投入這潮流 ,但,只要台灣不被一波帶走,我覺得整體來說,還是在往正面的方 向走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0.181.102.7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455599116.A.EE7.html

02/16 13:18, , 1F
推,這篇也是正論。補充一點:「台灣軟體產業」這三個
02/16 13:18, 1F

02/16 13:18, , 2F
概念的交集原本就窄。單取其一,或如 Amos 取其前二,
02/16 13:18, 2F

02/16 13:18, , 3F
發展思想都容易得多。從小處著手也行,社群的交流自然
02/16 13:18, 3F

02/16 13:18, , 4F
能幫忙補足脈絡。同意整體是往正面的方向在走。
02/16 13:18, 4F
最重要的前提是: 台灣不被一波帶走 XD

02/16 13:19, , 5F
不得不佩服Valve當初在推Steam的眼光
02/16 13:19, 5F
反過來想,更有趣的是: 若能找出微軟內部史料,看看微軟有無人曾 經提案過類似的東西卻被否決的案例;並了解他們當初的戰略考量與 取捨 :D ※ 編輯: AmosYang (70.181.102.71), 02/16/2016 13:24:48 ※ 編輯: AmosYang (70.181.102.71), 02/16/2016 13:32:28

02/16 21:17, , 6F
也有可能只是生存者偏差
02/16 21:17, 6F

02/16 21:19, , 7F
我是回樓上推文
02/16 21:19, 7F
除了 Valve 推 Steam, 各家軟體推自己半死不活的 "auto update", 印像中,好像沒有任何人試過在 Windows 上建立這類平台?

02/17 01:03, , 8F
覺得還好, 我測過是 S 型的, 覺得這還在能 "想" 的範圍
02/17 01:03, 8F
是的,通常每個人多少都是兩種屬性兼有,但就像左手右手一樣,通 常一隻手會是慣用手,另一隻則是輔助

02/17 01:18, , 9F
微軟自己搞掉太多東西,連原本開發社群都想關站台
02/17 01:18, 9F

02/17 01:19, , 10F
有那個遠見且稱過董事會的東西實在不多
02/17 01:19, 10F
是的,這就是人性本賤 :D 勢力大了,沒有危機意識,就會開始內鬥 耍白爛混吃等死 :D

02/17 01:30, , 11F
Steam一開始可是爛到全世界都在罵 最後是特價救了它XDD
02/17 01:30, 11F
※ 編輯: AmosYang (70.181.102.71), 02/17/2016 11:08:59

02/17 11:55, , 12F
推..這篇文章比較接近真實的問題,往這個方向討論才是正
02/17 11:55, 12F

02/17 11:56, , 13F
道,要救軟體產業,不是只靠技術高強者們就辦得到的
02/17 11:56, 13F

02/17 12:00, , 14F
簡單的說,技術高手們要放下一點傲氣,通常INTJ和ENTJ型
02/17 12:00, 14F

02/17 12:00, , 15F
的人物在強者的眼裡都是「技術不到位,只會出張嘴」這種
02/17 12:00, 15F

02/17 12:01, , 16F
評價,但如果真的要揪團改變產業結構,就要正確認識不同
02/17 12:01, 16F

02/17 12:02, , 17F
角色的人的優勢
02/17 12:02, 17F
同意 我領悟到的道理是: 既然戰略目標是「集結動員眾人之力」,那就不 能執著於「理想戰術」,而是戰術必須符合戰略方向。 易言之, *NTJ 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去習得 S,F,P 的能力,或至 少了解他們的思路,或至少要找到F系的參謀 但,人性本賤,知易行難 :D 作一點是一點

02/17 14:42, , 18F
技術人才的傲氣 其實沒有其他人想像的那麼大 問題還是在
02/17 14:42, 18F

02/17 14:43, , 19F
如何結合這些不同種類的人才的制度上 這我也有一些經驗可
02/17 14:43, 19F

02/17 14:45, , 20F
以提供參考 如果有人想聽的話 我再繼續講吧
02/17 14:45, 20F
請說;感謝指教 orz ※ 編輯: AmosYang (70.181.102.71), 02/17/2016 21:13:41

02/18 16:14, , 21F
忙 請稍等
02/18 16:14, 21F
不急 :) 以你方便為主

02/18 23:36, , 22F
跪求各位大大繼續論述
02/18 23:36, 22F
是的,這話題是很值得談的; 你可解「天才小釣手」之成就 XD ※ 編輯: AmosYang (70.181.102.71), 02/19/2016 00:52:21
文章代碼(AID): #1MmguCxd (Soft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8 之 53 篇):
文章代碼(AID): #1MmguCxd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