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雲端科技的運用--大學選課系統

看板Soft_Job作者 (ggg)時間13年前 (2010/09/16 13:22), 編輯推噓10(10029)
留言39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29 (看更多)
※ 引述《yauhh (喲)》之銘言: : : 假設全台灣各大學的網路選課系統都放在雲端, 開學前就在家選課, 上課前下載教 : : 學投影片, 上課時錄下講課內容, 下課後交習題討論....選課時的流量與志願分發 : : 計算等都在雲端(散在各重要節點可相互支援的電腦)進行. : : 最最..重要的是已經有 市場與實質交易的價碼 可以比較與參考. : : 這個走的路線不同,除了要價不同,連應用形式也會不同啊! : : 網路選課的擁塞,是打從網路應用於校務系統,就一定面對的問題. 用分散計算架構 : 解決問題在所當然. : : 至於授課資源的分享,這就是一種創新應用了. 原本各學校是根本沒這玩意兒,甚至 : 同校的課程自己都沒有互相傳遞課程內容了. 雖然有些數位學習產業可能一定會做 : 這個,但學校並不一定都要有這種應用. 而且,學校選課還講市場和交易,會是哪家 : 包商有機會做這個來圖利嗎? : 在某些國立大學, 所有的學生都要繳一筆"網路學習實習費"---150元/學期 對於一個上萬人的學校, 假設 1/3 的錢用來租用 "選課與教學支援系統", 再假設有這樣的雲端服務公司, 這種公司可以租用國家高速網路電腦中心與 學術網路區網中心的硬體與網路, 再去張羅各校現有在用的軟體, 進行推廣 與整合, 每校以 100 萬長期租用, 從 10 校推起, 進而往國外發展. 其實, 以課程教學支援系統為例, 某大學同一系就發展了三套系統, 也都各 自展開推廣試用, 也找校外合作對象實驗, 當要跨校整合時, 開發落後的學 校卻以多數形式決議引進國外系統. 當然, 土造品就陣亡啦 ! 可是洋舶來 品也奄奄一息, 但就吃掉了整個系統的購置費, 維護費及軟體租金. 不可否認, 洋公司的行銷手段是很驚人的, 總經額比此次的興大選課系統高 出甚多, 唯一的優點就是讓國內土造的眾多競爭性實驗系統全數陣亡, 高官 高層免去了一堆心煩的支援請求, 背後的事凡人也就不用聞問啦. 證之過往 "相容 PC" 的 土貨崛起, 如果找有錢有勢的國立大學推廣, 必然 是陣亡無疑. 可是沒錢支付, 沒錢收入發展又如何崛起 ? 往日的國產PC就是靠了專科學校 每生每學期 200-600元的計算機實習費支撐了緩衝用的內銷市場, 才有今日 依舊亮麗的 PC/筆電/手機 產業. 試著揣摩一下, 發錢給台清交國立大學推廣, 這些高貴的族群會引進 IBM 原 裝 PC 還是土造的國產相容PC ? 看看公務人員就明了. 窮專科固然斤斤計較, 利潤高不了, 可是卻肯採用, 也肯相互通報扶持, 也 有人肯指正缺陷, 圖的就是一個好用的設備, 供應的公司就在機會與競爭中 長大了. 當然, 不可否認, 相容PC 一出生就是外銷到美國競爭的. 中興大學的洋選課系統引進, 不論好用與否, 是一種警訊 ! ....... : 推 ggg12345:今年中興大學2000萬引進Oracle PeopleSoft, 這是個訊息. 09/16 11:14 : → del680202:聽說那套被罵翻了 也是個訊息 09/16 11:16 : → ggg12345:如同介紹信登錄,學生替認證者申請臨時帳號就可以查看了. 09/16 11:23 : → ggg12345:舶來品被罵翻,不就是土貨有機會上陣?再找個第三世界合作 09/16 11:27 : → ggg12345:購買試用,就可以國際競爭了.價廉物美,協助貸款分期不就成 09/16 11:32 : → yauhh:據所知,有學校買了不錯的設備,還放著等將來不知怎麼用... 09/16 11:43 : → yauhh:比stand-alone還不如. 09/16 11:43 給聰明人機會, 經費就能為千萬人謀福利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5.58

09/16 14:06, , 1F
你加油吧, 我們軟體業亂七八糟, 就是因為有人試圖複製硬體
09/16 14:06, 1F

09/16 14:06, , 2F
那一套玩法... orz
09/16 14:06, 2F

09/16 14:06, , 3F
如果你真的推成了, 我會敬佩你的 XD
09/16 14:06, 3F

09/16 14:18, , 4F
汽車,工具機,PC都是硬體,所謂硬體玩法是指那種策略方法?
09/16 14:18, 4F

09/16 14:29, , 5F
就是只會代工..........................
09/16 14:29, 5F

09/16 14:30, , 6F
不想出研發費
09/16 14:30, 6F

09/16 14:52, , 7F
只是討論而已 各位不必認真
09/16 14:52, 7F
汽車, 機車都是國外合作, 技術引進, 付給 license 但不可以外銷引進的零組件機種. 非日系電視機本來就是加工出口區外商, 外移時被員工買下來的, 本來就做外銷. 日系的任何技術引進, 都不准將引進的零組件外銷, 連想代工外銷的機會都沒有. 20寸以下 CRT 是硬幹破解出來的, 連偵測調整工具都是土造的, 非台清交也非工專系統. 所以小尺寸 CRT 電視大量外銷. 現在的平板是因為日本管不住韓國, 才給台灣技術生產外銷是要充當沖殺南韓的x 小工具機(家用, 如同玩具)本就是外銷的, 到了 NC 時代引進日系控制器就玩完了. 軟體業一開始是代理商, 跟著主機租賃挾洋人吃香喝辣, 至今在大醫院, 大單位依舊, 連替外商代工做產品都談不上, 看洋手冊教育用戶代替研發才是實況. 買西洋道具, 技術引進, 買東洋機器, 土工程師操作生產, 跟著 PC 電路板的需要造 土IC裝上去跟著外銷, 隨後配合著組裝業就近供應, 才有所謂晶圓IC代工. 打不出市場的研發, 那有機會 ?!

09/16 15:31, , 8F
只是討論而已,不要那麼認真... 講負面話是沒幫助的
09/16 15:31, 8F

09/16 15:33, , 9F
這一方面,認真的腦力激盪對自己的思考也是有幫助。
09/16 15:33, 9F

09/16 15:33, , 10F
但另一方面,就算說服了這裡的所有人,現實的改變不大。
09/16 15:33, 10F

09/16 15:40, , 11F
很簡單, 軟體不如硬體, 沒有庫存問題, 只有老大沒有老二
09/16 15:40, 11F

09/16 15:40, , 12F
只想做 Me, too 試圖趕上的人, 多半都已經換跑道了
09/16 15:40, 12F

09/16 15:41, , 13F
軟體賣的是 idea, 也就是研發之所以重要的地方
09/16 15:41, 13F

09/16 15:41, , 14F
如果思維不變, 永遠只能抱著這些汽車, 工具機想為什麼富的
09/16 15:41, 14F

09/16 15:41, , 15F
不是自己?
09/16 15:41, 15F

09/16 15:48, , 16F
推樓上
09/16 15:48, 16F
只有那麼一句 "創新研發是很重要的" 根本就改變不了過去與現在的環境. 台灣的大學研究所研究生 碩士 博土不可謂不多, 那個研究不是 new idea,innovation? 甚麼時候台灣是不重視研發的 ? 眼高手低才是實況吧 ? 好的產品是來自創新研發, 可是那也是萬中挑一才出得來. 研發半天, idea 一堆, 市場一個都不發生, 那有啥屁用 ? 好產品來自研發, 但有研發未必就產生大家都愛用的產品 !!! 軟體業不就是已經連代工都沒有人敢找了嗎 ? 引進洋舶來品可以驚醒土法煉鋼 ! 像 iphone ipad 就可讓筆電 手機 好好醒醒. 但有時候依靠洋大人舶來品, 是很能跟百大先進們有同起同坐的優越感吧 ! idea 只是送給洋人來騙自己的遮羞布, 雙手做不出自己的產品, 也不敢用自己做 出來的產品, 那來的市場 ? ※ 編輯: ggg12345 來自: 140.115.5.58 (09/16 16:17)

09/16 16:10, , 17F
現實讓人頹廢,越認真越傷心
09/16 16:10, 17F

09/16 17:26, , 18F
Facebook 來了, 怎麼沒看到驚醒了什麼土法煉鋼?
09/16 17:26, 18F

09/16 17:27, , 19F
M$ OS 進台灣也多少年了, 是能驚醒些什麼土法煉鋼?
09/16 17:27, 19F

09/16 17:28, , 20F
軟體業大者恆大, 領先的人絕塵而去, 你晚一年想到, 經驗就是
09/16 17:28, 20F

09/16 17:28, , 21F
無法轉移
09/16 17:28, 21F

09/16 17:29, , 22F
給你一個 Solr, 你要幾年能幹掉 Google ?
09/16 17:29, 22F

09/16 17:29, , 23F
不要鬧了, 加油, 好嗎?
09/16 17:29, 23F

09/16 19:34, , 24F
原po你所講的我部份認同,不過國內校務系統有一個社群,他們
09/16 19:34, 24F

09/16 19:35, , 25F
受自己學校的政治影響很大.你可以撰文宣導,或者實際參與去推
09/16 19:35, 25F

09/16 20:05, , 26F
其實花錢追趕不見得是什麼壞事,先行者固然有優勢,但是
09/16 20:05, 26F

09/16 20:07, , 27F
說追趕領先者沒用倒不一定,如果操作正確產業好歹也練到攻
09/16 20:07, 27F

09/16 20:07, , 28F
練功,如果說肯投錢時間久了不一定不會冒出什麼有趣的東西.
09/16 20:07, 28F

09/16 21:04, , 29F
也不是沒有驚醒土法煉鋼啦。只是驚醒了 可是還是沒實力去
09/16 21:04, 29F

09/16 21:09, , 30F
軟體跟硬體很不一樣, 軟體沒有庫存, 不用通路, 硬體可以做個
09/16 21:09, 30F

09/16 21:09, , 31F
Me, too. 找個強的代理通路商, 你一樣可以賺不少錢
09/16 21:09, 31F

09/16 21:10, , 32F
軟體是沒有載體的, 完全看規模和好不好用, 如果你的競爭者是
09/16 21:10, 32F

09/16 21:10, , 33F
已成型的大型企業, 那你初期追趕時很可能賺不到錢, 燒錢是很
09/16 21:10, 33F

09/16 21:11, , 34F
可怕的, 你要燒多久才能搶到夠多的使用者, 這種模式誰都知道
09/16 21:11, 34F

09/16 21:11, , 35F
門檻有多高.... 所以你會發現軟體比較多大型企業的併購發展
09/16 21:11, 35F

09/16 21:12, , 36F
或是新興概念的 startup 起來, 鮮少看到模仿者有出路的
09/16 21:12, 36F

09/16 21:13, , 37F
是啊. 所以軟體需要找真正的 高手 才有搞頭
09/16 21:13, 37F

09/16 22:23, , 38F
軟體只需要高手,其他的不要進軟體業
09/16 22:23, 38F

09/16 22:23, , 39F
就算找不到硬體,其他產業也好
09/16 22:23, 39F
文章代碼(AID): #1CaQc9H- (Soft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29 篇):
文章代碼(AID): #1CaQc9H-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