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

看板SAN作者 (馬尾控的21個理由)時間11年前 (2013/02/21 16:32), 編輯推噓2(3140)
留言44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4 (看更多)
※ 引述《Landius (原來我是漆原派啊)》之銘言: : : → syucha:那我請問,當時蜀漢軍中,有誰比陳式的名氣還大, 02/21 01:03 : : → syucha:並且適合出這個任務的? 02/21 01:03 : : → syucha:如果沒有,那就不是「故意用名氣低,去引誘郭淮」 02/21 01:05 : : → syucha:去看看蜀漢將軍班位,陳式根本是一等將領,而非二軍。 02/21 01:07 : : → syucha:如果不論用誰去攻武陰二郡,都是名氣低,那又有何妙計可言 02/21 01:09 : : → syucha:今天換劉禪隨便派吳班去,也是用他名氣不響的誘敵之計, 02/21 01:12 : : → syucha:這有理嗎? 02/21 01:12 : : → syucha:諸葛亮人在陳倉,幹嘛繞路去陰平,他是去斷郭淮後路的好嗎 02/21 01:15 : : → syucha:你又如何知道郭淮的救援部隊有減少、有輕敵?雍州最大就他 02/21 01:18 : : → syucha:另,徐晃就跟陳式在武都幹過一架,曹魏不知道陳式,可能嗎 02/21 01:22 : : → syucha:?人家的文你都不認真看,我會哭哭喔……唉,雜魚就是命賤 02/21 01:23 : : → syucha:陳式就是無名,寫個慘字 02/21 01:25 : (六年)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 : 七年,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 : 魏雍州刺史郭淮率眾欲擊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 : 這時諸葛亮早已從陳倉回師,順手送王雙一個便當,第二次北伐結束, : 接著才是第三次北伐,諸葛亮是往建威方向進軍做出欲斷郭淮後路之勢掩護陳式, : 郭淮看到諸葛亮準備襲擊自己就退了, : 近乎防衛真空的武陰二郡緩衝區就落入陳式偏師手上. 先看圖吧:http://tinyurl.com/b85prvg 了解一下諸葛亮北伐的幾個戰略要地,比較好判斷情勢。 左上角冀縣是天水郡治,雍州刺史郭淮應該屯駐在當地(否則也是在上邽,即天水市)。 右上角陳倉,是第二次北伐時,諸葛亮圍城近一個月的地點。 中間上方是建威,即諸葛亮在229年春天抵達的位置。 中間下方是下辨,武都郡治。 左下方則是陰平郡。 馬鳴閣道約在圖片最下方,白水關附近(詳細位置我不清楚,有人知道的話感謝提供)。 陳倉→下辨→漢中這條粗紅線,古稱「故道」,是入蜀最重要的道路, (亦即曹操征張魯走的路線) 而故道也有捷徑,就是從陳倉→下辨中途,轉往東南直達漢中的路線。 (諸葛亮二次北伐,攻陳倉應該是走這條) 接下來,和Landius大的觀點不同, 我採取諸葛亮第二次、第三次北伐是連動作戰的看法。 也就是說: 228年11~12月,諸葛亮在陳倉圍城。並在解圍後擊破王雙。 229年春季,諸葛亮命陳式入侵武都、陰平 (陳式的出發地點可能是漢中,或也可能是他熟悉的防區:白水關附近) 郭淮出兵想阻止陳式部,但因之後諸葛亮大軍抵達建威,郭淮撤退。 我認為,諸葛亮並非回軍漢中,才再次出兵往建威, 而是在擊破王雙部之後,直接從陳倉附近直插建威的。 因為陳倉到建威之間也有小路可走(即地圖上另一條細紅線)。 板上有人提過,如果不把第二、第三次北伐當成連動作戰, 則很難解釋諸葛亮接連兩次戰敗(或至少無所獲得)之後, 怎能又立刻出兵(第三次)而不引起朝中反彈? 如果能把陳倉、武都陰平作戰當成同一次戰役來看,蜀漢方自然是這次的勝利者, 諸葛亮以勝利復職為丞相,也就很順理成章。 若採取這個觀點,陳倉戰役的戰略精妙之處在於, 趁著曹魏想東征孫吳,關中主力被叫去荊州練水軍,西線出現兵力真空時, 要是順利攻下陳倉這個戰略要地,取得關中、隴右、巴蜀漢中的十字路口,當然最好。 但若在曹魏援軍抵達之前還攻不下,那也不用硬打, 反而是另一支偏師出兵,攻下武都、陰平這兩個漢中的側翼要地。 如果拿拳擊比喻,就是: 右直拳(諸葛亮大軍)攻擊陳倉,能打就打、引出曹魏中軍支援, 然後出左刺拳(陳式偏師)突襲武都、陰平, 若曹魏對左刺拳有所防備(郭淮),右直拳可直接變換成右勾拳,斷郭淮後路。 如此一來,就沒有什麼「陳式小兵先發,引郭淮輕敵,諸葛亮大將再上」的計略, 而是「陳式、諸葛亮的鉗形攻勢」。 (諸葛亮戰略漂亮的地方,是在陳倉、武陰二郡或可全拿,至少得一, 而不是用個妙計騙郭淮上鉤) 另,講點題外話,攻下武都、陰平並不是小功績。 仔細觀察諸次漢中戰役: 曹操取張魯,也是先派夏侯淵、張郃平定武都(屠氐王竇茂),才敢親自出陳倉散關。 劉備漢中戰役,除了陽平關、定軍山的主戰場; 側翼就是下辨、河池、馬鳴閣道(可能在陰平郡吧)這些要地。 當時蜀漢側翼偏師都被擊破,幸好主戰場險勝。 甚至可以說,欲爭漢中,必先爭武都陰平;否則戰線側翼就有危險了。 (曹操也是在徐晃占據馬鳴閣道之後,才敢出兵走褒斜谷的) : 陳式固然在漢中之役時,與張飛,馬超,吳蘭,雷銅等人佈於陽平關西面, : 吳蘭,雷銅,張飛,馬超屯武都下辨,陳式率十餘營絕馬鳴閣道,掩護劉備攻陽平關, : 但曹洪攻下辯,吳雷二人陣亡,張馬二人退走,陳式守陣遭徐晃偏軍大破. : 所以由陳式來當第三次北伐的偏師主將, : 對蜀漢方面是有參與該地作戰經驗沒錯, : 畢竟像魏延等其他人只是第一次北伐路過祁山的經驗罷了, : 但對曹魏的印象,徐晃曾將陳式大破的這個過往應該佔很大的成份. 若以這個觀點來看,趙雲不也是「被曹真輕鬆解決,只能燒棧道自保」的等級嗎? 10年前漢中作戰時,趙雲帶小部隊還有算點膽量, 10年後北伐,獨立領偏師「連曹真都打不過」的過往,應該占曹魏印象的很大成分吧? (曹真:哎呀看來趙雲也會老會怕,以後不用「太過鄭重把他當一回事」了) 同樣「不被曹魏當一回事」的將領(J大所說:「蜀中唯有劉備,名將唯有關羽」), 張飛、趙雲就是萬人敵、帥氣無比; 陳式、吳班就是雜魚、功用是拿來讓對手輕忽。 ……有沒有這麼不公平啦,要也是大家一起當雜魚嘛! (真可惜張飛、趙雲死得早,不然諸葛亮也可以拿他們兩個無名小將來誘敵深入) : 再來陳式的記錄就是隨劉備東征, : 但這一場裡面論級別,陳式就只是將軍, : 既非馮習大督,非張南前部,也非黃權都督,亦非廖化等一票別督, : 所以在蜀漢方的記錄上有這麼一筆他與吳班搭擋的記事, : 但在孫吳方是只有同領水師的吳班有記錄, 唉,雜魚就是命賤、陳式就是無名…… 〈徐晃傳〉:「晃與夏侯淵拒劉備於陽平。備遣陳式等十餘營絕馬鳴閣道, 晃別征破之,賊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聞,甚喜,假晃節, 令曰:『此閣道,漢中之險要咽喉也。劉備欲斷絕外內,以取漢中。 將軍一舉,克奪賊計,善之善者也。』」太祖遂自至陽平, 引出漢中諸軍。 徐晃擊破陳式,曹操高興到都要給他假節了。 取得馬鳴閣道這個側翼要地,之後曹操才敢從關中入漢中, 你看馬鳴閣道有多重要啊! 劉備難道會把「漢中之險要咽喉」交給一個雜魚去守嗎? 陳式就算不是什麼名將,也至少是幹練、堅實的將領。 敗給當代周亞夫的徐晃,又有什麼好丟臉的? 再提夷陵戰役。 〈先主傳〉:「(章武)二年春正月,先主軍還秭歸, 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 吳班、陳式各率領一支水軍,分別屯駐夷陵東、西兩岸, 我不認為陳式是統屬於吳班之下,相反地,兩人是處於平行地位更說得通。 雖然〈陸遜傳〉說馮習為大督,張南督前部;輔匡、廖化、傅肜各為別督, 其中沒有吳班、陳式的名字。 但從先主傳來看,我不認為吳班、陳式的地位, 以及在戰場上的責任,會低於廖化、輔匡這些「別督」。 甚至我大膽一點說,夷陵戰敗,馮習、張南部全滅, 吳班、陳式卻可以全身而退,或至少比杜路、劉寧這些將領打得更好, 說不定是他們用兵更堅實呢?而且水陸軍都能帶,也算一號人物了吧。 (但以上就純屬嘴砲了啦) 總結一下, 劉備時期就把漢中咽喉交給陳式去防守,又在夷陵戰役給他帶水軍, 你說他是諸葛亮時代才練出來的「丞相訓練班」將領,我實在有點難同意。 : 對曹魏方面來說根本不關心劉備以下的等級有誰了, : 黃權無家可歸投魏一事,大抵也和孟達般"太爽了,又揀到一個黃權"一樣. : 所以陳式固然是當時蜀漢北伐軍中的老經驗之一沒錯, : 但他也和一開始的魏延一樣,對曹魏來說可能是有聽過或是沒聽過; : 郭淮當時為夏侯淵屬官,對陣的是劉備本軍, : 在漢中之役也沒正式對上陳式的經驗,那麼看情報翻往例是有可能的. : 更別說陳式有著曾大敗於曹軍的記錄,就這點來說是有可能讓郭淮輕敵的, : 因此也不能說郭淮看到先發球員是陳式就見獵心喜,或是放心去坦是沒可能性的. 這也是我想強調的重點: 你說「諸葛亮派陳式上場,是用他的無名來引誘郭淮上鉤」, 問題是,那諸葛亮要派誰上場,才不會「無名」,才能讓郭淮「鄭重其事」? 以「曹魏根本不關心劉備、關羽以下有誰」的觀點, 那就算諸葛亮派名號最響亮的趙雲,率領死靈法師(229年趙雲已死)去攻武都、陰平, 也有「用趙雲的無名來引郭淮上鉤」的效果不是嗎? 更不用說魏延、吳懿這些被稱為「宿將」的重臣, 給他們上,也統統可以「引誘郭淮上鉤」。 (是說229年魏延是丞相司馬、諸葛亮本營主力,也不可能讓他分身去當「左刺拳」) 諸葛亮不論派誰上,都是妙計;郭淮不論出去打誰,都是「輕敵上鉤」, 這……說不過去吧? 如果要說「曹魏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就不能說諸葛亮派陳式上場是個「誘敵妙計」, 因為,你根本舉不出「會讓郭淮鄭重其事」的將領。 而如果每個將領都是雜魚、派去武都陰平都會讓郭淮被引誘上鉤, 那阿斗也可以當諸葛亮了不是嗎? 按照著個邏輯走,我們也來測驗一下雍州刺史郭淮,在蜀漢來看是不是也「無名」。 郭淮只在漢中戰役當夏侯淵的司馬,雖不是親自領兵打,但也慘敗給黃忠。 戰敗後他當張郃司馬,只面對過山賊鄭甘和一些胡人(跟諸葛亮南征的等級差不多嘛), 直到曹丕時代才升他官當雍州刺史, 如此看來,郭淮在蜀漢想必也不太有名。 那我可以說,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看到隴右只有一個「無名」的郭淮, 所以「不用太鄭重其事」,以為派個高翔(也是雜魚)去坦,就能守住列柳城, 結果輕敵失敗。 是魏明帝先派無名的郭淮,引高翔、馬謖出來坦,再用張郃名將逆轉勝的妙計嗎? (好啦我知道扯太遠了)但,話不是這樣說的吧…… 最後再彙整一下我的想法。 陳倉、武都、陰平攻略,不是精妙在諸葛亮派陳式誘敵,而是精妙在整體大戰略 ──進可以取陳倉(關中十字路口),退可以取武都、陰平(漢中戰略側翼要地)。 諸葛亮派陳式攻武都,不是借重他的「無名」,而是借重他在當地的戰爭經驗。 此外, 陳式也不是「丞相訓練班」打出來的,而是「先主訓練班」早就訂好的接班人: 劉備在漢中戰役給他關鍵任務(馬鳴閣道),雖然戰敗,還繼續讓他領兵, 在夷陵戰役率領水軍屯駐江邊要地,夷陵撤退時,陳式部損失不致於太大。 夷陵戰後,蜀漢軍骨幹損失慘重, 但李嚴、趙雲、魏延、吳懿、吳班、高翔、廖化、陳式這批將領, 也按部就班、陸續撐起場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49.232

02/21 16:41, , 1F
是"徐晃擊敗陳式這個小有名氣的將領" 還是"徐晃立下大敗
02/21 16:41, 1F

02/21 16:42, , 2F
陳式的大功" 我想這絕對還有討論餘地
02/21 16:42, 2F

02/21 16:43, , 3F
另一方面 雖然L大使用的是"訓練班"這個詞 我認為他的原意
02/21 16:43, 3F

02/21 16:44, , 4F
不全是訓練戰鬥經驗 而是戰功居多
02/21 16:44, 4F

02/21 16:46, , 5F
陳式的問題在"沒有什麼大勝的戰績" 與趙雲的狀況可不同
02/21 16:46, 5F
我問你,趙雲對曹魏有大勝過哪一場仗? 「名將唯有關羽」又是誰說的話? 不就在長坂坡挺會單挑的,然後入蜀打一些雜魚中的雜魚(這情報絕對傳不到曹魏方面) 然後漢中戰場也沒有別督偏軍,只是小規模衝突稍微逼退曹魏軍。 又在褒斜谷被曹真擊破…… 趙雲有哪些戰績,會讓曹魏方怕他的?你要不要解釋一下。 不要趙雲沒戰績就是帥氣;陳式沒戰績就是雜魚嘛!

02/21 16:48, , 6F
再來 吳國紀錄那段不正說明了兩國資訊並不對等?
02/21 16:48, 6F

02/21 16:48, , 7F
蜀國確實派了陳式吳班二路 但吳國的紀載卻只有一個吳班
02/21 16:48, 7F

02/21 16:49, , 8F
這不正可能是因為名氣與情報系統的關係嗎?
02/21 16:49, 8F
嗯,張郃傳也看不到他被張飛打敗的紀錄,可能也是因為張飛不太有名。 也有可能是曹魏方的情報系統,沒辦法看到巴蜀地區的戰況吧, 兩國資訊不對等,也難怪蜀漢將領這麼無名了,你說是吧!

02/21 16:53, , 9F
以徐晃那場勝利的戰爭敘述:「賊自投山谷,多死者」
02/21 16:53, 9F

02/21 16:54, , 10F
我真的不認為曹操高興的是打敗陳式 而是徐晃創下很驚人的
02/21 16:54, 10F

02/21 16:54, , 11F
戰功
02/21 16:54, 11F

02/21 16:58, , 12F
不過"陳式疑軍"這個論述確實有些缺陷 因為是諸葛亮先以主
02/21 16:58, 12F

02/21 16:59, , 13F
力吸引防守 再由陳式領軍前去空虛處
02/21 16:59, 13F
你之前說郭淮是先看到陳式(雜魚),以為可以自己坦,所以才出兵, 然後被諸葛亮斷後路才感到害怕而撤退。 現在又說諸葛亮先用主力去吸引郭淮防守,後來才是陳式攻兩郡。 (難道諸葛亮也很無名嗎?郭淮幹嘛隨便跑出來坦?) 你搞得我好亂,到底哪一個才對?

02/21 17:01, , 14F
但還得看魏軍的情報如何 如果魏軍情報是諸葛亮主軍全退
02/21 17:01, 14F

02/21 17:03, , 15F
就可能對魏方有是否疑軍的考量
02/21 17:03, 15F
※ 編輯: syucha 來自: 1.162.49.232 (02/21 17:11)

02/21 17:05, , 16F
另一方面 徐晃擊敗陳式那一戰 總司令仍然是劉備
02/21 17:05, 16F

02/21 17:09, , 17F
徐晃雖然直接面對的是陳式軍 但整體而言曹操更可能認為是
02/21 17:09, 17F

02/21 17:10, , 18F
徐晃立下大功致使劉備被擊退 不見得會在乎徐晃對壘的人
02/21 17:10, 18F
我現在是在平行世界的漢中戰役嗎? 徐晃在馬鳴閣道擊退劉備…… 明明在陽平關、在定軍山蓋軍營,劉備躺著也可以被徐晃打敗,哭哭。 那我也要堅持,曹休在固山擊敗劉備,又在下辨擊破劉備,曹操說才他是吾家千里駒! 劉備不愧是一生都在打敗仗(大耳:「我一生充滿挫折!」), 只有漢中險勝夏侯淵,連張郃都沒抓到,怪不得名將只有關羽,劉備大概也不算吧。 ※ 編輯: syucha 來自: 1.162.49.232 (02/21 17:27)

02/21 17:18, , 19F
我想說 與其用"無名"這個詞 不如用曹魏方的觀點來說
02/21 17:18, 19F

02/21 17:19, , 20F
是"攻擊與威脅較主軍為低的偏軍"
02/21 17:19, 20F

02/21 17:20, , 21F
因為這個計謀 事實上幾乎真的是"派諸葛亮以外任一個將軍"
02/21 17:20, 21F

02/21 17:20, , 22F
或是說"沒有參加陳倉攻擊戰的將軍" 都有可能有效果
02/21 17:20, 22F

02/21 17:22, , 23F
而在這才真正是所謂"丞相訓練班"的真意 讓"陳式有戰功"
02/21 17:22, 23F

02/21 17:27, , 24F
先生 看清楚用詞 "致使劉備在整場戰役失利"
02/21 17:27, 24F
劉備在整場漢中戰役失利? 你的意思是,劉備在馬鳴閣道失利,只好被「逼退」到陽平關、定軍山嗎? 愈退愈前線……這……T大可以解釋一下嗎? ※ 編輯: syucha 來自: 1.162.49.232 (02/21 17:35)

02/21 17:28, , 25F
淳于瓊我想就是個類似例子
02/21 17:28, 25F

02/21 17:31, , 26F
同樣的例子也可以用在街亭 張郃大敗馬謖讓諸葛亮北伐失敗
02/21 17:31, 26F

02/21 17:34, , 27F
當然 漢中爭奪戰持續很久 徐晃這場也只是其中一場戰役
02/21 17:34, 27F

02/21 17:35, , 28F
更精確點就是讓劉備這一次戰役失利 而非整個漢中爭奪戰的
02/21 17:35, 28F

02/21 17:35, , 29F
失利
02/21 17:35, 29F

02/21 17:37, , 30F
徐晃戰役在218年 夏侯淵死在219年 時間點顯然不同
02/21 17:37, 30F

02/21 17:42, , 31F
若您還有誤會 再精確點就是"使劉備這一次的軍事行動失利"
02/21 17:42, 31F

02/21 17:44, , 32F
而且 曹操說話的時候 漢中還在曹操手中吧?
02/21 17:44, 32F

02/21 17:47, , 33F
時間點順序如此:劉備派陳式=>徐晃打贏=>曹操說話=>之後夏
02/21 17:47, 33F

02/21 17:48, , 34F
侯淵敗死=>曹操親自來漢中=>最後撤退 到此劉備才真正拿
02/21 17:48, 34F

02/21 17:48, , 35F
下漢中
02/21 17:48, 35F

02/21 17:49, , 36F
若陳式在那時就贏了 去定軍山幹嘛? 搞不好漢中就失陷了
02/21 17:49, 36F
無言…… 我現在非常確定自己是活在平行世界的漢中戰役了。

02/21 17:50, , 37F
我認為這才是曹操大喜的原因
02/21 17:50, 37F

02/21 17:51, , 38F
13代的陳式要起飛了嗎?
02/21 17:51, 38F

02/21 17:57, , 39F
最紮實的戰績是敗績的人不可能飛得起來的
02/21 17:57, 39F

02/21 18:00, , 40F
此外看曹操的話語根本沒有提到陳式 只提到破壞劉備的計劃
02/21 18:00, 40F

02/21 19:29, , 41F
江夏有戰神黃祖,武都不能有戰神陳式嗎?陰平戰神廖化參上
02/21 19:29, 41F
※ 編輯: syucha 來自: 118.166.192.151 (02/21 19:32)

02/22 10:09, , 42F
有點火鳳的感覺,每個雜魚都可能是戰神
02/22 10:09, 42F

02/27 22:48, , 43F
連結失效(等等推回)
02/27 22:48, 43F

02/27 22:55, , 44F
補推回
02/27 22:55, 44F
文章代碼(AID): #1H9TkqpY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4 篇):
文章代碼(AID): #1H9TkqpY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