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再提一下子午谷事

看板SAN作者 (Emperor)時間15年前 (2008/09/23 01:22), 編輯推噓0(0018)
留言1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155 (看更多)
長安是不是巨城? 董卓被殺前可能是. 但是之後軍閥相殺. 晉書食貨志說 "自此長安城中盡空,並皆四散,二三年間,關中無複行人。" 直到鍾繇來了之後才逐漸安定下來 找晉書, 地方志; 可以找到: "京兆郡漢置。統縣九,戶四萬。    長安杜陵霸城藍田高陸萬年故櫟陽縣。新豐陰般鄭周宣王弟鄭桓公邑。" 長安是四萬戶中的某一部份. 四萬戶約多少人? 晉書地方志另一紀錄可以參考: "太康元年,平吳,大凡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 萬三千八百六十三。" 若是以一戶約七人算, 京兆郡四萬戶約二十八萬人. 長安是其中一部份. "潁川郡秦置。統縣九,戶二萬八千三百。" 往前後漢書, 沒志. 續漢書有. 節錄如下: "京兆尹秦內史,武帝改。其四縣,建武十五年屬。雒陽西九百五十里。十 城,戶五萬三千二百九十九,口二十八萬五千五百七十四。" 包含了: 長安, 霸陵, 杜陵, 鄭, 新豐, 藍田, 長陵, 商, 上雒, 陽陵 而後漢書志第二十紀錄 "潁川郡秦置。雒陽東南五百里。十七城,戶二十六萬三千四百四十,口百 四十三萬六千五百一十三。" 可以看出後漢時, 長安已經不算是漢朝數一數二人口眾多之地. 再看看西漢時, 漢書卷28. "京兆尹,故秦內史,高帝元年屬塞國,二年更為渭南郡,九年罷,復為內 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為右內史,太初元年更為京兆尹。元始二年,戶十九 萬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萬二千四百六十八。" "長安,高帝五年置。惠帝元年初城,六年成。戶八萬八百,口二十四萬六 千二百。" 同樣對照穎川郡: "穎川郡,秦置。高帝五年為韓國,六年復故。莽曰左隊。陽翟有工官。屬 豫州。戶四十三萬二千四百九十一,口二百二十一萬九百七十三。縣二十" 被提到戶口最多的是: "傿陵,戶四萬九千一百一,口二十六萬一千四百一十八。" 西漢的長安是傿陵的約兩倍. 八萬戶 東漢的長安若是很單純的看平均, : 比穎川的平均數還差. 到了晉朝初年, 又比穎川好. 仍不足四萬戶. 晉書食貨志的一些描述或許可以解釋關中人口快速回復的這個現象. "建安初,關中百姓流入荊州者十余萬家,及聞本土安寧,皆企望思歸,而 無以自業。於是衛覬議為「鹽者國之大寶,自喪亂以來放散,今宜如舊置 使者監賣,以其直益市犁牛,百姓歸者以供給之。勤耕積粟,以豐殖關中 ,遠者聞之,必多競還。」於是魏武遣謁者僕射監鹽官,移司隸校尉居弘 農。流人果還,關中豐實。" "時濟北顏斐為京兆太守,京兆自馬超之亂,百姓不專農殖,乃無車牛。斐 又課百姓,令閑月取車材,轉相教匠。其無牛者令養豬,投貴賣以買牛。 始者皆以為煩,一二年中編戶皆有車牛,於田役省贍,京兆遂以豐沃。" (魏文帝黃初年間到魏明帝青龍年間, 魏延說的那位) "嘉平四年,關中饑,宣帝表徙冀州農夫五千人佃上邽,興京兆、天水、南 安鹽池,以益軍實。" (公元二五二年) 接連出了好官, 也難怪人口回復得快. 但是還是很難推測,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 魏明帝太和二年(戊申,公元二 二八年)長安有多少人. 這影響了常備駐軍數. 自然也影響了城防能力. 但是絕不超過四萬戶. -- 歷史總是這樣 又翻過了一頁 遺憾的是 當代的人沒有誰能看清楚它 是因為有太多的愛恨情仇 後來的人也沒辦法從歷史學到什麼 是因為不能超越自己的情慾糾葛 於是 一頁 兩頁 ... 滿滿一本 同樣的錯 不斷發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33.226

09/23 01:26, , 1F
然而只要夏侯怕到龜起來,一樣還是什麼都不用說
09/23 01:26, 1F

09/23 01:43, , 2F
你忘了曹魏實行軍戶制和屯田制。四萬那是民戶﹐軍戶呢﹖
09/23 01:43, 2F

09/23 01:45, , 3F
軍屯呢﹖長安如果總人口隻有四萬戶﹐怎麼與蜀攻守﹖
09/23 01:45, 3F

09/23 01:46, , 4F
請翻晉書, 閣下太懶了吧. 另外是整個郡四萬戶. 長安只是
09/23 01:46, 4F

09/23 01:48, , 5F
其中一部份. 加上是晉書, 回推三國只可能更少
09/23 01:48, 5F

09/23 01:49, , 6F
覺得人少, 想想那大大的長安城牆吧. 人少城大不好守
09/23 01:49, 6F

09/23 01:50, , 7F
但是, 重點是根本沒紀錄指明那時長安多少兵多少民
09/23 01:50, 7F

09/23 02:00, , 8F
軍戶制度一直到南北朝還流行的...
09/23 02:00, 8F

09/23 02:01, , 9F
軍民分籍管理﹐所以統計民戶數是不包含軍戶的。
09/23 02:01, 9F

09/23 02:50, , 10F
請問你翻書之後知道軍戶幾戶了嗎?
09/23 02:50, 10F

09/23 10:53, , 11F
我不知道軍戶有多少﹐我隻知道你斷定長安隻有四萬戶所以
09/23 10:53, 11F

09/23 10:54, , 12F
是個小城是沒有充足証據的。所以原話奉還給你﹕請問你翻
09/23 10:54, 12F

09/23 10:55, , 13F
書之後知道軍戶幾戶了嗎﹖
09/23 10:55, 13F

09/23 19:52, , 14F
四萬戶不少了, 你還是看看晉書, 漢書, 續漢書吧.
09/23 19:52, 14F

09/23 19:53, , 15F
別拿那時候跟現代比.
09/23 19:53, 15F

09/23 21:05, , 16F
據<<晉書.地理志》記載,至四十二年后蜀亡時(263年),“
09/23 21:05, 16F

09/23 21:05, , 17F
戶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帶甲將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09/23 21:05, 17F

09/23 21:07, , 18F
不知紀錄的方式九十四萬口是否有包含士兵與官吏? @@?
09/23 21:07, 18F
文章代碼(AID): #18rzHQmS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rzHQmS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