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關於曹操表劉備為豫州牧的時間

看板SAN-YanYi作者 (承先啟後)時間10年前 (2013/11/24 19:52),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2 (看更多)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引述《boman (暴 民)》之銘言: : : 在建安元年十月前,劉備算是曹操東面比較強的勢力,豫州大約只有沛郡一帶, : : 徐州和泰山諸將控制部分青州都算是劉備勢力範圍。因此當劉備與另一強勢力袁 : : 術對戰時,曹操是對劉備伸出友好之手,拉攏劉備,給予軍號、爵位,而且軍號 : : 更是自己先前所有的鎮東。 : : 劉備雖是起用了陳群、袁渙等豫州人,並不表示當時劉備的勢力能達陳郡、許昌 : : ,另後來劉備還在汝南發展了一段短時間,因此不要把這時間劉備在豫州的勢力 : : 太高估,就是地方有限不能坐大,呂布才會容許劉備回小沛。 : : 建安元年冬對曹操來講並非是清閒,在劉備與袁術大戰的時間,曹操也發兵攻楊 : : 奉所屯的粱縣,然後兩個月後曹操又出現在宛城,可見曹操是是乘袁術忙于打劉 : : 備時先進一步清除許昌西面的勢力,先破粱縣再向宛城,解決兩支最接近許昌的 : : 勢力。雖然解決粱縣和宛城是輕松完成,但最終因好色和急于清除張繡反做成連 : : 年不能解決張繡,南陽得而復失,這時候的曹操應沒有餘力在東面支持最弱小的 : : 劉備去對抗呂布。曹操的確是不信任呂布,但需要與呂布和解來避免呂布與袁術 : : 聯合來找他麻煩,因此不可能走去支持被呂布趕走的劉備,這樣不利與呂布和解 : : 。這是從政治層面來看見不到劉備投曹操和當豫州牧有可能發生在建安元年。 : : 時間來看,《英雄記》的建安元年六月呂布已經入主下邳不太可能發生,這與曹 :  ^^^^^^^^^^^^^^^^^^^^^^^^^^^^^^^^^^^^^^^^^^^^^^^^^^^^^^^^^^^^^^^^^^^^^^ : : 操拉攏劉備有抵觸,曹操西面的威脅很大,再支持劉備就需要同時面對東西兩條 :  ^^^^^^^^^^^^^^^^^^^^^^^^^^^^^^^^^^^^^^^^^^^^^^^^^^^^^^^^^^^^^^^^^^^^^^ : : 戰線,曹操並沒有這樣的實力。 :  ^^^^^^^^^^^^^^^^^^^^^^^^^^^^ : : 劉備如果最快在十月失去大本營下邳,然後轉戰海西,又從麋竺處取得補給,至 :  ^^^^^^^^^^^^^^^^^^^^^^^^^^^^^^^^ :  先謝謝 boman 將前面文章中推文的想法整理成這篇, :  我自己是覺得用回文的方式,比推文能夠清楚說明整個思路, :  也有助於討論。 :  上面用^^^^^標示的部分,是我自己不理解而想請教 boman 的地方, :  最主要的疑問是我怕是我誤解 boman 此處的文意。 :  請問「《英雄記》的建安元年六月呂布已經入主下邳不太可能發生」這句話, :  是說: :   因為「《英雄記》的建安元年六月呂布已經入主下邳」, :   所以「不太可能發生」曹操收留 or 支持劉備的情況。 :  還是說: :   「《英雄記》的建安元年六月呂布已經入主下邳」這個記載「不太可能發生」。 :   換言之,即「《英雄記》的建安元年六月呂布已經入主下邳」這個記載有問題? :  如果 boman 指的是下面這個意思, :  我也想請 boman 幫忙解惑,是否有其它的文獻依據, :  可以佐證《英雄記》所言「建安元年六月呂布已經入主下邳」是不可靠的呢? :  或者是基於什麼樣的推理來下這個判斷? :  有請 boman 了。多謝。 : : 少也能支持一段日子,到不能支持才去投降呂布,讓徐州給呂布,然後呂布放劉 : : 備重回小沛,再發生袁術派紀靈攻小沛,呂布解圍,然後呂布不爽趕跑劉備,這 : : 些後繼的情節這樣豐富,如果講在三個月內發生看似不太可能。 : : 建安三年曹操插手徐州事務是形勢上有利曹操放棄繼續在南陽消耗而先取徐州, : : 一方面是張繡加劉表令曹操沒有辦法取勝,另一方面就是東面袁術力弱,劉備在 : : 小沛開始回勇,劉備熟悉徐州。更在青徐都有點影響力,對呂布用兵正是需要這 : : 樣的助力,呂布攻劉備正好有助曹操爭取劉備的支持。 : -- : 推boman:我覺得建安元年六月呂布不可能已經入主下邳,這與曹操拉攏劉 10/15 22:18 : →boman:備的時間有出入,就是不理曹操也是六月才拜鎮東。呂布在曹操 10/15 22:18 : →boman:拉攏劉備至少一個月後佔下邳,六月前曹操也沒有封侯,如何為 10/15 22:19 : →boman:劉備取得封侯,至少九月控制獻帝前不可能存在劉備封侯拜將。 10/15 22:19  連日瑣務纏身,未能及時回覆 boman 的說明,也不想草率回覆,  因而遷延至今,在這裡得先表達歉意,也謝謝日前 boman 的說明。  上面 boman 推文中說「呂布在曹操拉攏劉備至少一個月後佔下邳」,  應是根據下面兩條記載: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建安元年)天子拜太祖建德將軍,夏六月,遷鎮東將軍,封    費亭侯。秋七月,楊奉、韓暹以天子還洛陽,奉別屯梁。太祖    遂至洛陽,衛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節鉞,錄尚書事。洛    陽殘破,董昭等勸太祖都許。九月,車駕出轘轅而東,以太祖    為大將軍,封武平侯。」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先主(劉備)遂領徐州。袁術來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    陰。曹公表先主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是歲建安元年也。    先主與術相持經月,呂布乘虛襲下邳。」  建安元年九月,曹操擁獻帝「車駕出轘轅而東」遷都許縣,  不過若據范曄《後漢書‧獻帝紀》的說法,  八月的時候曹操便已率兵入洛陽擁獻帝,並且「錄尚書事」了。  但總之,八、九月左右曹操應該便已可以漢朝廷詔命封拜他人官爵了。  (一開始曹操可能還不至於做得太粗糙)  而「曹公表先主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之後,  〈先主傳〉說劉備「先主與術相持經月」,接著說「呂布乘虛襲下邳」,  所以 boman 指出「呂布在曹操拉攏劉備至少一個月後佔下邳」。  我覺得 boman 的看法確實有道理,  但同時卻又因《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裴松之注引《英雄記》中,  明確地說呂布在襲取了劉備的徐州之後,  於「建安元年六月」在下邳碰上了部將郝萌發動的兵變,  讓我對 boman 上面的推論還是覺得有些不安。  對於《英雄記》中「建安元年六月」郝萌兵變的記載可以如何看待呢?  一、或許「建安元年六月」的「六月」是錯誤的記載,    目前可見版本中的「六」,可能是誤抄訛寫,    或是「八」、「九」或「十」等數字的異體字的誤認所致。  二、或許「建安元年六月」確實無誤,    呂布在「建安元年六月」以前即已奪得徐州。  以第一個可能性成立,boman 的看法便不會有反證存在了  而如果第二個可能性成立,我想以此為前提,提出另一個解釋:   建安元年六月以前,也就是建安元年的上半年,   呂布便已趁著劉備南下與袁術交戰的空檔拿下下邳。   「曹公表先主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則發生在劉備失下邳之前,   換句話說,這也同樣發生在建安元年的上半年。   在建安元年「夏六月」曹操「遷鎮東將軍,封費亭侯」之前,   曹操似乎也未必不可能做成「表先主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這件事。   所謂曹操「表先主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實際上進行的過程,   可能是這樣:    曹操上表至獻帝所在處的「漢朝廷」,請求拜劉備為將軍並封爵位;    (也可能直接建議以「鎮東將軍」這樣的將軍號拜授劉備)    (至於爵位可能就不會明白說要封什麼什麼侯了)    尤其原本的徐州牧陶謙也擁有「安東將軍、溧陽侯」這樣的官爵,    若承認劉備的徐州牧的話,那麼拜為將軍封為侯,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獻帝這邊收到這份表後,獻帝身邊軍頭們商議了一下,決定接受這個建議,    想說或許可以從中獲得某些好處。    於是,正式頒下的詔書中,便拜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   據〈武帝紀〉、〈董昭傳〉的記載,建安元年二月左右,   曹操擊破汝、潁地區的黃巾,並「遣使詣河東」(當時獻帝在河東),   遣使是為了上報曹操自己與部下的功勳,同時也是向獻帝旁邊的人們示威,   之後獻帝便拜曹操為建德將軍。   我猜想劉備會不會也是在這個時候得到鎮東將軍的官銜?   換言之,曹操上表封拜劉備,   有可能正是在建安元年二月左右「遣使詣河東」之際所為;   而獻帝身旁的軍頭們藉此向東方勢力示好,既給了曹操第一個正式的將軍號,   同時也依曹操表中請求,給了劉備第一個正式的將軍號。   那麼,怎麼此時沒看到曹操被封侯呢?   我的想法是:    曹操的父親曹嵩已經去世,曹嵩的爵位費亭侯,自然便由曹操來繼承;    如果曹操也確實是理所當然地這麼認為的話,那麼他本來就已經是費亭侯了,    朝廷封不封侯對曹操而言並不構成問題,    他的爵位也不需要獻帝身邊的軍頭們來承認(或是不屑由他們來承認)。   據〈董昭傳〉可知建安元年六月曹操所獲的鎮東將軍、費亭侯官爵,   是楊奉等一干軍頭們聽了董昭建議之後,   「共表太祖(曹操)為鎮東將軍,襲父爵費亭侯」;   對曹操來說,朝廷既然下了正式的詔命承認自己所襲封的爵位,   那麼也沒必要再去推辭,恭敬不如從命,   況且此時正是曹操迎天子的計畫實行期間,小節當可不拘。   而建安元年六月以前,劉備的徐州已被呂布所取,   業已失去價值而被楊奉等一干軍頭們棄如敝屣的劉備,   他原本擁有的鎮東將軍官銜,就此被奪下轉授曹操,   對於楊奉等人來說,看來也不成問題,   畢竟這些人大概也不是被這些官儀規矩所拘束的,   何況曹操那裡「有兵有糧」(〈董昭傳〉),還是務實點比較重要。   另一方面,以建安元年六月以前劉備被奪去徐州來看,   此後的事態發展說起來頗能說得通。   據〈先主傳〉裴注引《英雄記》的記載,   劉備得知張飛所守的下邳被呂布襲取之後,   「引兵還,比至下邳,兵潰。收散卒東取廣陵,與袁術戰,又敗」,   之後退至廣陵的海西縣。   《三國志‧蜀書‧麋竺傳》說:    「先主轉軍廣陵海西,(麋)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     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于時困匱,賴此復振。」   可知劉備在海西期間,娶了麋竺之妹麋夫人,   而且在麋竺的資助下重新振作了。   (眼前有了軍資,而有餘裕考慮另娶的問題~~)   不過〈先主傳〉裴注引《英雄記》又說:    「(劉)備軍在廣陵,飢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     逼,欲還小沛,遂使吏請降(呂)布。」   可見麋竺的資助後來還是耗盡。   而以建安元年六月以前劉備失徐州來說,   他從與袁術對峙的淮陰、盱眙前線回軍下邳,半途兵潰,   又在廣陵被袁術擊敗,於是才逃撤至海西;   從呂布襲取下邳,到劉備東奔西走奮力掙扎、最後撤至海西縣,   這中間還需要不少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正值秋收時節,再加上麋竺所給予的一些資助,   應仍足以讓劉備在海西這裡挺了一段時間;   此後,眼見已是冬季,麋竺提供的資助與在海西地區所收的秋穫皆已耗盡,   糧食問題無著落,劉備這才決定向呂布請降,並向西遷移經下邳而至小沛屯駐。   此後,袁術才又遣紀靈動員了三萬人馬北上攻擊小沛的劉備,   接著呂布轅門射戟。   從劉備請降到呂布轅門射戟,此間也需要不少時間,   凡此均應是建安元年冬天的事情。   換句話說,即使將劉備失徐州的時點定在建安元年六月以前,   劉備在建安元年下半年依然是忙得很,   而此時呂布與劉備之間的關係也尚未破裂。   以上是以《三國志‧呂布傳》裴注引《英雄記》所云   建安元年六月郝萌兵變的記載為真的前提下,   所作的一些嘗試還原當時事件時序的推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7.105.59.72

11/25 19:04, , 1F
再多說幾句:拿「時間不足」論斷整件事是有問題的。建安十三
11/25 19:04, 1F

11/25 19:06, , 2F
年七月曹操南征,十二月赤壁之戰打完,不過六個月。景元四年
11/25 19:06, 2F

11/25 19:08, , 3F
八月軍出洛陽伐蜀(當然從五月就開始佈署了),次年一月鐘會、
11/25 19:08, 3F

11/25 19:09, , 4F
鄧艾斃命,也不過六個月。這些事件的規模、影響範圍,遠比劉
11/25 19:09, 4F

11/25 19:10, , 5F
備遭到偷襲至正式擔任豫州牧大得多,但所花的時間差不了多少
11/25 19:10, 5F

11/25 19:11, , 6F
。說真的,並沒什麼堅強的證據能證明整件事是〈武帝紀〉錯了
11/25 19:11, 6F
文章代碼(AID): #1IaUXYo2 (SAN-YanY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aUXYo2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