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關於曹操表劉備為豫州牧的時間

看板SAN-YanYi作者 (承先啟後)時間10年前 (2013/09/27 00:22),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2 (看更多)
 看了r大這篇討論後,我也根據r大的論點與思路重新看了看相關記載。  不過目前我仍然維持日前文中的幾點看法。  以下在r大文中總結討論的地方來說說我的理由。 ※ 引述《ranpla (蘭普拉)》之銘言: : 原文恕刪。 : 我手邊有幾本參考的書:三國志以及集解、後漢紀、華陽國志、曹操集。 : 通鑑我反而沒有,應該要去補一下... : 1.後漢紀:建安元年冬十月以後,「呂布襲徐州,劉備奔曹操」。 : 2.先主傳:「呂布乘虛襲下邳...,先主轉軍海西。」 : 豫州牧則是在「還小沛」後再敗走「歸曹公」。曹公厚遇之,以為豫州牧。 : 3.武帝紀:「呂布襲徐州,取下邳。備來奔。」並未提到表豫州牧一事。 : 4.華陽國志:「...移軍小沛。布惡之,自攻先主。先主歸曹公,以為豫州牧。」 : 5.曹操集附年表:「...建安元年...六月...劉備與袁術爭徐州,為呂布所襲,投歸操, : 操表劉備為豫州牧。」 : 當然我手中的這本曹操集,主要是收錄了一些詩歌章表,附錄年表的參考性,我也認為 : 真的「僅供參考」,真偽有待商榷。 : 不過討論劉備被表為豫州牧的時間,我覺得先來釐清一下劉備幾次進出徐州的始末: : 先主傳:「曹公征徐州...,楷與先主俱救之。...謙表先主為豫州刺史,屯小沛。」 : (不過差不多此時,另有郭貢為豫州刺史...) : 我覺得這裡就首先開啟了一個盲點,那就是此時劉備初次和「豫州」搭上關係, : 領豫州刺史,屯小沛<---此處又出現了第二個盲點,那就是小沛是歸轄在豫州而非徐州。 : 興平元年,陶謙病死,領徐州牧。這算是劉備第二次踏入徐州,成了徐州名實之主。 : 建安元年,因「拒袁術」被呂布「襲取下邳」,轉軍海西,求和於呂布。 : 還小沛,或許就因「復合兵得萬餘人」,呂布深感芒刺在背,「惡之」, : 把劉備打跑去找曹操討拍,「厚遇之,以為豫州牧」,再回沛「收散卒」, : 「給其軍糧,益與兵使東擊呂布」。(以上引陶謙傳、先主傳) : 劉備被呂布打跑一事,武帝紀也沒漏,前文有述,其中「取下邳」是關鍵點, : 因為劉備丟下邳就這一次而已,其他都不是丟下邳,而是小沛和沛(城), : 只是武帝紀的記載中間少了「轉軍海西」和「還小沛」而又「敗走」, : 因為這些事情與曹操無關,有關的就是表豫州牧一事。 : 所以我認為,程、郭二人或說殺與不殺劉備,也是此時之語;後來要放劉備去攔截袁術, : 兩人才又再進言一次:「劉備不可縱。」,因而「公悔,追之不及。」 : 至於裴注引傅子:「案《魏書》所云,與《傅子》正反也。」此應是指關於要不要殺劉備 : 一事記載有出入。 : 這段期間劉備被呂布打敗了三次,頭一次是被襲取下邳,後兩次則是在小沛和沛, : (兩處應屬不同地) : 頭一次下邳丟了,劉備先在海西附近餓肚子,餓到沒辦法了才回頭求呂布, : 呂布讓他「還小沛」,所以我的解讀也是劉備,在海西時,應該還沒想到跑去找阿瞞。 : 劉備丟了下邳屯小沛時,袁術還跑來打劉備, : 本來下邳就是在打袁術的時候掉的,先主傳引英雄記:「備留張飛守下邳...,張飛敗走 : 。備聞之,引兵還,比至下邳,兵潰。收散卒東取廣陵,與袁術戰,又敗。」 : 此時呂布還跑來解圍,也就是著名的「轅門射戟」,事後還開了個同樂會讓兩邊罷兵。 : 或許後來看劉備在小沛兵越屯越多,不爽又把他趕跑,劉備投靠曹操, : 呂布也很不爽的回頭答應袁術聯姻。 : 我推測,劉備是在此時被表為豫州牧,曹操給他糧又給他兵,屯沛城。 : 因為差不多同一時間,曹操忙著對付張繡,可能是計畫讓劉備領個豫州牧,屯兵沛城, : 在和呂布之間做個緩衝,以免老家被偷襲,據此我是推測豫州牧應該是在此時到手的。 : 呂劉第三次翻臉是呂布不爽偷了他買馬的錢,建安三年九月沛城破,劉備在豫州溜達, : 直到曹操率兵打呂布,途經梁國界中被劉備堵到,順邊帶著劉備找呂布算帳, : 呂布兵敗被縛,劉備果然不忘婊回去,讓呂布來不及開記者會澄清:「完全沒有義父」, : 就真的被曹操送去和義父團圓了。之後,另外一個糾纏很久的袁術快掛了,劉備領命 : 前往補刀,結果人沒到仇家就死了,就順勢逗留在下邳,把朱靈、路招趕回去找曹操, : 自己就不客氣的宰了徐州刺史車冑,再次入主徐州,留關羽守下邳,自己又回小沛。 : 總結一下: : 我認為劉備是在呂布攻小沛,劉備敗走後,奔曹操,同時被表豫州牧, : 理由是武帝紀:「呂布襲徐州,取下邳。備來奔。」 : 此處載了是丟了下邳之後「來奔」, : 而劉備也只丟過下邳這一次,其他兩次是丟小沛和沛城。但關鍵在於劉備丟了下邳沒有 : 直接去找曹操,是先在海西逗留,才回到小沛,又被呂布打敗, : 才投奔曹操,表豫州牧。 : 至於奔曹操是在哪一年...以武帝紀來看應在建安元年底(十月以後)。  上面這連串事情,如果全部集中在建安元年十至十二月,時間太擠,  且會與建安二年袁術聯合楊奉、韓暹攻呂布等事發生矛盾。  再上面所說的呂布第二次、第三次打在小沛的劉備,  這兩次其實應是同一件事情。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劉備傳)說「先主還小沛,復合兵得萬餘人。  呂布惡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敗走歸曹公。曹公厚遇之,以為豫州牧。  將至沛收散卒,給其軍糧,益與兵使東擊布。布遣高順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  不能救,為順所敗,復虜先主妻子送布。曹公自出東征」,  上面這一大段記載下面,裴松之注引《英雄記》說「建安三年春,  布使人齎金欲詣河內買馬,為備兵所鈔。  布由是遣中郎將高順、北地太守張遼等攻備。九月,遂破沛城,備單身走,  獲其妻息。十月,曹公自征布,備於梁國界中與曹公相遇,遂隨公俱東征」  這些則是補充〈先主傳〉中呂布把劉備從小沛打跑的較詳細緣由,  〈先主傳〉與《英雄記》兩者說的是同一件事,但細節或有出入。  由於相關史料的考辨論證我在之前的po文中已經詳細說明,  這次再看材料也還沒有別的想法,因此這裡就先省略了。  我也再歸總一下我的想法,並且依我的思路臚列事情的時序。  首先,《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所載建安元年劉備失徐州事是實,  但該處敘述劉備奔投曹操、程昱勸曹操殺劉備未果等記載,  則有繫年上的錯誤,這實際上應是建安三年呂布打敗駐於小沛的劉備後所發生之事。  劉備入主徐州後,因與袁術對峙而被呂布襲取徐州,  (《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裴注引《英雄記》說建安元年六月時,   呂布已「治下邳」,可知呂布取徐州之事時間的下限約可放在建安元年六月,   《資治通鑑》在這裡也幾乎全用《英雄記》之說;   〈先主傳〉說曹操在劉備領徐州、與袁術對峙時,   「表先主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此事也必在建安元年六月之前,   當時曹操尚未迎漢獻帝,而有趣的是依據〈武帝紀〉:   建安元年六月,曹操自己就也「遷鎮東將軍,封費亭侯」了)  劉備率殘部逃至廣陵海西,因為乏糧饑困而又向呂布求和。  呂布接受劉備的提議,並以刺史之禮迎回劉備,  但呂布既然已佔領徐州,自然不可能讓劉備亦以刺史之姿久處徐州,  所以呂布將劉備遣駐於隸於豫州的小沛,表劉備為豫州刺史,  這也是一種「名實相符」,同時也讓劉備充作對抗袁術的前拒。  沒多久袁術果真來打袁術,呂布便演出了膾炙人口的「轅門射戟」的一幕,  此事約發生在建安元年下半年至建安二年年初之間。  建安二年,袁術欲稱帝,派韓胤為使將此事告知呂布,並且請求與呂布聯姻,  呂布聽從陳珪、陳登父子的話,把韓胤繳送許都。  袁術聞訊大怒,遂與楊奉、韓暹聯兵攻呂布,  陳珪、陳登父子用計讓楊奉、韓暹倒戈,袁術因而兵敗。  這是建安二年九月以前發生的事。  建安二年九月至十二月間,劉備殺楊奉,韓暹逃亡於途中被殺。  (袁宏《後漢紀》說建安三年「五月,韓暹、楊奉死」,不知其依據為何,   或許勉強可解釋為建安二年楊奉已先被殺,韓暹則是至建安三年五月才被殺。   由於袁宏《後漢紀》的記載比較簡略,且許多地方顯然是沿用《三國志》之說,   我個人覺得袁宏《後漢紀》史料價值較低,在使用、比勘上,   我將袁宏《後漢紀》的順位放在較後面)  建安三年春,呂布又與劉備翻臉,劉備失去小沛,因此投奔曹操。  (《英雄記》說導火線是劉備的部下搶了呂布的買馬資金)  曹操以劉備為豫州牧,  「將至沛收散卒,給其軍糧,益與兵使東擊(呂)布」(〈先主傳〉)。  何以如此?  我的推測是這樣:   曹操當時還在對付張繡,同時聽聞呂布把劉備逐走,   此時曹操又想起了他一直放在心中的消滅呂布、取徐州的宿願。   不過,曹操一時騰不出手(由〈武帝紀〉所載建安三年曹操的行動可知),   所以決定利用劉備先牽制呂布,以免呂布與袁術連勢。   曹操所說「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無論此言是不是他最主要不殺劉備的考量,但留著劉備,   對當時的曹操而言確有其利。   曹操之所以要讓劉備當「豫州牧」,大概是因為之前呂布與劉備講和時,   呂布已經表劉備為豫州刺史了,曹操為顯其威勢,   必得讓這位被人從豫州趕走的豫州刺史劉使君的等級再往上升一番,   所以便教劉備當「豫州牧」,在以漢朝廷的朝命為劉備正名之際,   還把劉備的官位往上更抬升一等,增添先前兵敗的劉備返回小沛地區時的聲勢,   同時也不無送佛送上西天、為劉備好人做到底以收攬其心的用意在。   附帶一提,〈先主傳〉裴注引《英雄記》說建安三年春,   呂布派高順、張遼攻劉備,「九月,遂破沛城,備單身走,獲其妻息。   十月,曹公自征布,備於梁國界中與曹公相遇,遂隨公俱東征」。   這裡《英雄記》的記載沒有提曹操表劉備為豫州牧等事,與其他文獻有異,   只說呂布、劉備打了起來,劉備打輸了。   我覺得《英雄記》在這裡應是有些疏漏,所謂九月呂布「破沛城」,   指的應是〈先主傳〉所說的「(呂)布遣高順攻之(劉備),曹公遣夏侯惇往,   不能救,為順所敗,復虜先主妻子送布」這件事,   也就是指呂布親自率兵把劉備從小沛趕走、劉備投奔曹操、   曹操以劉備為豫州牧並支援劉備軍隊與糧食讓他重返小沛對付呂布之後的事;   並非劉備從建安三年春便持續與高順、張遼對抗一直到九月時才兵敗失去小沛。   換句話說,劉備先被呂布親自打敗而逃離小沛,之後在曹操的撐腰下重回小沛,   結果又被高順打敗再度失去小沛,且曹操派去的援軍夏侯惇也救援失敗。   於是,曹操就親自出馬了~~ : 有沒有可能在建安三年,才被表呢?我認為比較不可能。 : 在劉備領徐州後,曹操就表劉備一個軍銜、一個爵位(鎮東將軍、宜城亭侯), : 我認為是曹操給劉備的一個順水人情,算是認了他的州牧資格, : 順帶給他將軍銜和爵位, : 後來劉備丟掉徐州(下邳),曹操就又送給他個豫州牧,彌補他丟了的徐州牧, : 一則安慰,再則還能繼續牽制呂布,當時呂布和袁術在徐、揚間, : 對曹操算不小的威脅, : 丟個劉備在中間做個緩衝應該是個不錯的戰略。 : 如果建安三年劉備兵敗才投曹,阿瞞此時已暫時搞定了張繡、袁術, : 能夠專心對付呂布, : 還有時間可以圍城三月,劉備此時來投,恐怕影響力就沒有這麼大, : 況且還是在半路遇到的,要是劉備此時是詐降,阿瞞不就糗了嗎? : 當下曹呂開戰在即,表劉備個州牧似乎對戰情也沒太大影響, : 也沒聽說過還沒開戰先表官的,要表等真收拾了呂布,回許都再表不是比較合理嗎? : 以上是我倚持的史據和推論,謝謝收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59.27

09/27 01:26, , 1F
我的見解是,以陳壽著史習慣,以簡潔為要,所以記過的事情
09/27 01:26, 1F

09/27 01:28, , 2F
幾乎不會重複,因此事情會少寫很難多寫。因此呂布出兵不大
09/27 01:28, 2F

09/27 01:35, , 3F
可能重複記錄,況且也載「自出兵」攻先主和「遣高順」攻之
09/27 01:35, 3F
文章代碼(AID): #1IH5zAih (SAN-YanY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H5zAih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