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半數急診病患不「緊急」 剝奪資源恐奪命

看板Policy作者 (Syameroke)時間12年前 (2011/11/02 20:44), 編輯推噓4(4022)
留言2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4 (看更多)
板上有部分人對健保怨念很深阿,真不知道可喜還可悲 好的是健保真的很需要這些人來點出問題,需要這些人來監督 悲的是這些人大多數不懂健保真正的主要目的,就在亂罵 健保的目的是什麼?? 好的健康照護體系(你也可以說是國家衛生政策)是滿足以下三項 1. 健康 無庸置疑,沒有人會懷疑這項目標吧? 2. 分攤財務風險 避免因病而貧,貧窮了又更容易生病,如此循環,這對社會是不公平的 美國與中國大陸每年有非常多人因病而貧 3. 維護人的尊嚴 一些土著住的地區沒什麼醫療,他們僅有的是巫醫,人死之前家人一定會花很多錢去請巫醫 來作法啦,總知就是要維護人的尊嚴,延續生命已是其次. 這些目標若是在有限資源的情形下,其實是某種程度上互相牴觸的,所以只能選擇某種作為 主要目標. 好了,講了這麼多,知道我國健康保險最主要的目標是什麼了吧? 是分攤財務風險,不是健康! 懂了吧,健保的錢最主要的目的是拿來避免大家因為生病而變窮. 浪費嗎? 當然浪費,如果以追求健康的角度來看浪費的不得了. 有人可能有疑問,為什麼這三個目標互相牴觸?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健保要保大? 還是要保小? 只保小才是最追求健康的選擇,以美國的奧勒岡州為例,想知道為什麼追求健康就應該保小 的人去閱讀下相關文獻吧. 保大就是追求財務風險的保障,和維護人的尊嚴,大家要知道大部分國家臨終前1個月的病患 花了30%的醫療費用阿,這些經費根本就是投入大海裡了. 所以我們國家健保最主要的目標是分攤財務風險,所以別再罵浪費了,當然浪費 不必要的浪費需要節省,這沒有錯,但是要有改革所需的時間 更何況急診為什麼大家想去,說穿了就是兩點 1. 省時 2. 不清楚自己症狀的嚴重性 第一點需要的是減少門診排隊時間,有很多方式能做,但不可能馬上做到 P.S.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批價掛號時間已經比以前少非常多了 第二點根本就不是病人的責任也不是健保局的責任,是醫院的,病人進來醫院本來就有能力 判斷嚴重程度了,為什麼不轉介門診? 因為急診錢多阿 這也是需要改革,但也不是馬上就有成效 所以,健保的問題根本就不是浪費,而是沒有有效的醫療系統來支持 從根本上來看,健保本來就是個很浪費錢的東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9.77.193.93

11/02 21:52, , 1F
沒有一個國家的醫療系統能像台灣一樣撐起健保 這樣還給你說
11/02 21:52, 1F

11/02 21:52, , 2F
無效?
11/02 21:52, 2F

11/02 21:52, , 3F
能否闡述一下你所謂"有效的醫療系統"是什麼?
11/02 21:52, 3F

11/02 22:26, , 4F
古巴?
11/02 22:26, 4F

11/02 22:39, , 5F
醫療市場是管制市場 效率低不意外...
11/02 22:39, 5F

11/02 23:55, , 6F
無效的意思是在與自己比較,的確還有進步的空間,誰都無法
11/02 23:55, 6F

11/02 23:55, , 7F
否認這個事實,與國際比較的確非常非常優秀了,那又如何?
11/02 23:55, 7F

11/02 23:57, , 8F
醫療行為有太多特性需要進行管制,不好是當然的,全世界其
11/02 23:57, 8F

11/02 23:58, , 9F
實都做的非常爛,台灣只是相較之下比較好罷了
11/02 23:58, 9F

11/03 01:09, , 10F
我不認同你點出的兩個問題,第一門診排隊時間長的原因就是病人
11/03 01:09, 10F

11/03 01:11, , 11F
太多,人多自然就排長,要解決的是人潮過於擁擠的問題而不是
11/03 01:11, 11F

11/03 01:12, , 12F
苛責醫院怎麼讓病人等這麼久,這原因是轉診制度沒有建立好
11/03 01:12, 12F

11/03 01:15, , 13F
第二點的部分原因建立於第一點,但是把病人從急診請出去談何容
11/03 01:15, 13F

11/03 01:16, , 14F
易?急診暴力也不是沒聽過,這就跟衛生署一紙公文下來說要改善
11/03 01:16, 14F

11/03 01:17, , 15F
結果甚麼東西也沒給不是一樣好笑?這整個是公共衛生政策的失敗
11/03 01:17, 15F

11/03 01:20, , 16F
某T的評論也不盡正確,在健保制度下,唯有管理與績效掛帥的醫
11/03 01:20, 16F

11/03 01:22, , 17F
才能成功生存,醫護人員拚績效已經累得像狗一樣
11/03 01:22, 17F

11/03 01:25, , 18F
有些市場是一定得管制 受管制的市場也不僅是醫療
11/03 01:25, 18F
很感謝DMW熱心的回應,就幾個問題加以闡述 1. 何謂有效的醫療系統 理想的醫病關係是這樣的 病人有能力了解自己症狀輕重緩急,並選擇適當的就醫場所 醫生完全站在病人的角度為病人著想 事實上以現行體制是不可能做到的,那改革不就成為空話? 其實醫療之所以不能成為自由市場的關鍵就在資訊不對等,不確定性倒是其次,目前大多數 人應能接受不確定性的存在,沒有人保證病人給醫生治一定能好 所以再接下來要彌平資訊不對等就是關鍵了,有幾個方向可以做. 1. 增加更多醫事人員 目前台灣的醫生數量和民眾就醫情形來看,一診3分鐘很常見,急診當門診必然出現,肯定得 先增加醫事人員的數量,每年招收的1300個醫學生數量應大幅增加. 2. 醫療除罪化 如果不先做醫療除罪化,那後面的步驟幾乎都不用做了 3. 資訊透明化 醫療品質的指標是什麼? 手術成功率.併發症出現率.死亡率... 衛生署一定有辦法弄到每個醫院甚至是每個醫生做某項手術的成功率. 公佈資訊後即可交由市場機制決定,以品質來競爭 但為什麼不敢公佈? 因為這會讓很多醫療糾紛出現,完全除罪化以前不太可能公布 加上增加的醫事人員,自然就會有淘汰的機制產生. 4. 醫學知識的普及 醫事人員質量皆提高後,民眾也需健康有更多的認知,最好在初等教育就可以有充分的醫學 教育,使其不再對醫學領域一知半解 5. 消除健康不平等 普及了醫學知識之後,再來談消除健康不平等才有戲,完全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保障基本的 健康應是必要的,這裡已經需要了社福制度來保障了,非衛生單位能解決了 我想有這樣的健康照護體系,現在看到許多的問題都解決了,問題只在既得利益者願不願意 妥協而已了

11/03 09:18, , 19F
我在鹿港大多是看門診 除非時間過了病情急
11/03 09:18, 19F

11/03 09:19, , 20F
門診經驗是很少等超過十分鐘 還不錯啊
11/03 09:19, 20F
※ 編輯: ching0629 來自: 210.60.122.8 (11/03 14:57)

11/03 15:25, , 21F
老實說某些人不管講什麼最後都可以推出 健保萬惡讓它倒
11/03 15:25, 21F

11/03 15:26, , 22F
很像鄉民什麼文都可以叫馬英九負責一樣有種奇怪的喜感
11/03 15:26, 22F

11/03 15:27, , 23F
他們真的不是來惡搞反串的嗎?XDDDDDDD
11/03 15:27, 23F

11/03 16:58, , 24F
我好像在哪看過你的論點 以前PO過嗎?
11/03 16:58, 24F

11/03 17:46, , 25F
沒有耶,不過我想大家想的應該差不多,條條大路通羅馬
11/03 17:46, 25F

11/03 20:23, , 26F
補充的部分很好
11/03 20:23, 26F
文章代碼(AID): #1EiJiyRH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4 篇):
文章代碼(AID): #1EiJiyRH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