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關中砍自家人 試院公務員2人考績丙

看板Policy作者 (oodh)時間13年前 (2011/01/30 18:25), 編輯推噓1(107)
留言8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3 (看更多)
※ 引述《hsiehwei (shine)》之銘言: : 看了這個討論串 : 得到的結論是: 單純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 有幾個問題 : 1. 政府沒有HR部門嗎? 沒有績效管理系統嗎? 有; 對人沒有明確的績效管理, 對事有 -- 預算案、尤其是向中央要補助款的,中央會作指標要達成 但並不嚴格,多指標只要達成不退步就可以了 因為非正職員工的職缺多從補助款項提報的,所以會受績效影響 但正職員工其實不會 : 2. 績效考核只有上對下的考核, 沒有下對上跟跨部門的考核嗎? 沒有 : 3. 公務員升遷只考慮年資人脈不考慮能力跟領導才能嗎? 基本上算是,升職等就是三年兩個考績甲就可以升, 考績是長官打的,而且很多是輪的,績效管理的效用不大 而長官的領導力似乎沒人在管吧? 反正更上面的長官爽就讓你升、不爽就搬掉你 雖然說公務人員的薪資以職等為主要因素, 但是職等被職位所局限, 比如說地方的技佐可能4~6職等 升到頂就不會再升了 除非你去考、或被推舉提拔到某個5~8的中央職缺 那你才會在那個位置上再升到8職等 (還有技術缺、行政缺的差別) 又,公家機關辦出點成績就可以提報記功嘉獎 不過通常是這樣,比如說防颱有功,該局防颱業務的承辦人、該科科長、局長或副局長 就會一起分到記功嘉獎的機會 所以身為主管,要升等是不怕沒理由的, 只是何時排到、有沒有黑掉被長官硬卡住而已 所以對主管而言,影響職等的考績反而又不這麼重要,而是升遷才重要 沒升到上面的、中央的位置,職等到頂了做到老死也是這個錢 這也是為什麼前面有板友說公務員退休年資(本俸)平均不過十萬 因為基層的缺職等升不上去,年薪的影響就有限 所以,回到你的問題,領導能力在考績上是看不出來的 也沒人在計較這個,因為考績對主管們影響不大,上頭信任你還是釘你比較有差 : 4. 政府的績效評鑑制度實施多久了? 看起來很不成熟 以關中的說法,現在的考績制度主幹似乎是民國初年就有的 : 5. 大家只能接受100%完美, 絕對公平公正沒有弊端的考核制度? 就我而言,我不這樣覺得 但是 1. 權利爭取、申訴的管道要十分暢通 許多非量化的考量可以被接受,如果被申訴多了就會出現判例 被反應多了就會有討論 有需要就會產生量化指標,爭議少的就將就用 2. 制度的導入要穩定持續但不能急,必須要帶來改革的效益 又要讓「歷史的共業」被時間消化掉 : 6. 不滿意現行制度, 有沒有人在討論跟提案改革方案? 外部我不清楚,政府內就是考試院在管這個 3%就是他們提出來的 : 7. 新人的招聘名額是怎麼決定的? 有需求的部門提名額嗎? 還是根據預算跟配額? 正職的人員被行政主管機關 (比如說縣府)決定 (又好像是屬於地方自治權的一部份 要議會同意的樣子,沒考過公職不清楚) 縣府如果沒錢 就只能請非正職的 非正職的 (當然一樣要縣府決定,然後) 在提報補助計劃的時候給出錢的中央機關決定 立法的原理當然是以需求為主 但實際上大家都哭窮,所以是看預算,所以誰出錢誰拿主意 偏遠沒錢的地方非正職的就會相對的多 因為政府人事精簡、各項民眾要求、福利、建設 也讓人事費用越來越少 所以大多是遇缺不補 也有一種情況是中央出錢出缺,人放在沒錢的地方單位裡 也有一種是平行局處間共用一人 (比如說會計、政風) : 8. 領導台灣/城市面對國際競爭的是哪些單位? 執政團隊? 政府部門公務員? 看首長爽, 我說真的,沒有哪個部門負責「國際觀」或「競爭力」這種事 首長有這個想法,看他要把這個計畫丟給哪個單位做就是他負責 然後再一層一層往下丟 所以也常常遇到公務員(下轄單位主管)在說「這又不是我的事……」 也有的時候 a單位負責統籌,但錢是從比較有錢的b單位預算出的, 反正上面的怎麼說就怎麼做 這點倒是和民間企業很像... PS 順道提一下,有在公部門停留過的話, 像我就覺得最近朱立倫要求的「不準叫"公"叫"座"」是真的會有很大的影響 不是民眾觀感的問題 叫久了整個單位都會有一種.... 講難聽點就是奴性 覺得「可是長官的意思是…」 才是公務公文的重點 而長官們也真的會不論是非地認為他堅持己見你就要接受 這點在效率和決策品質上有很負面的影響 還會浪費時間在排場上 -- oodh 進入守備狀態 接著覆蓋一張蠶絲被 結束這回合 http://www.wretch.cc/blog/ood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0.24.90.39 ※ 編輯: oodh 來自: 110.24.90.39 (01/30 18:32) ※ 編輯: oodh 來自: 110.24.90.39 (01/30 18:36)

01/31 12:41, , 1F
最後一段深有同感,但看考試院所謂"改革"的方向,只會讓公務
01/31 12:41, 1F

01/31 12:46, , 2F
員更聽話而已.再加上無法改變現今有分配考績的問題,實在沒
01/31 12:46, 2F

01/31 12:48, , 3F
有什麼效果,根本的問題沒有先解決改革反而弊大於利.
01/31 12:48, 3F

01/31 14:03, , 4F
而其中最大的問題還是不同仁的工作性質不同,如何放在同一個
01/31 14:03, 4F

01/31 14:07, , 5F
天平上秤?強迫用比例打丙等等於強迫秤出結果.
01/31 14:07, 5F

01/31 14:17, , 6F
也就是因為考績沒有辦法客觀評價,才會出現分配考績問題.
01/31 14:17, 6F

01/31 14:18, , 7F
3%的丙等沒有觸及這個問題,我認為根本沒有作用,而且更糟.
01/31 14:18, 7F

01/31 17:12, , 8F
這時政府說這是政策的陣痛期,請大家接受這"不公不義"..XD
01/31 17:12, 8F
文章代碼(AID): #1DHJontp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13 篇):
文章代碼(AID): #1DHJontp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