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南投真的這麼弱勢嗎?

看板Nantou作者 (小花)時間13年前 (2011/03/14 17:20), 編輯推噓9(908)
留言17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9 (看更多)
我也來抱怨一下交通不便好了。 先簡述一下從學校回水里的囧境好了。 水里有火車,但假日回家只會讓我更賭爛觀光客而已… (曾因小火車都是觀光客我擠不上去等下一班車~”~) 學校位於屏東縣內埔鄉,內埔到屏東市騎機車需30分鐘。 二水車站是小站,一天只有一班自強!且那一班自強號根本是偽自強… 回家時你只能選擇"莒光號"或"復興號"。 每當我要回家時,我會排定好幾種方案。 方案一:屏東內埔→屏東→二水→水里 方案二:屏東內埔→屏東→高雄→二水→水里 方案三:屏東→高雄→斗六→二水→水里 or屏東→斗六→二水→水里 方案一:屏東內埔→屏東→二水→水里 內埔→屏東(騎機車30分鐘) 屏東→二水(莒光號平均3小時10分鐘) 二水→水里(40分鐘) 所以從學校到我家共4小時20分? 錯了~有搭過集集線的就知道~車次少的可憐,間隔又長! 所以安排時刻表要相互配合,才能一到二水就有火車搭… 我每次皆因莒光誤點等原因,在二水車站等上1~2小時 且集集線最晚21:50以後就沒車了=”= 方案二:屏東內埔→屏東→高雄→二水→水里 內埔→屏東(騎機車30分鐘) 屏東→高雄(電車30分鐘) 高雄→二水(莒光號平均2小時40分鐘) 二水→水里(40分鐘) 會安排高雄站,是因為高雄發車北上的車次較多,較能配合集集線。 方案三:屏東→高雄→斗六→二水→水里 or屏東→斗六→二水→水里 會這樣安排是因為我想搭自強回去 內埔→屏東(騎機車30分) 屏東→高雄(電車(30分) 高雄→斗六(自強1小時30分) 斗六→二水(電車16分鐘) 二水→水里(40分鐘) 此方案看似時間省很多,但是我花了更多時間在等車….. 每次回家大概都花5~6小時才回的到家>”< 曾經在二水等太久…衝動想從二水走到名間,但因太暗沒路燈放棄。 因本人每次就只能搭莒光或復興,每次又都誤點,我對臺鐵的印象很差= =” 畢業後回母校我都開車,只需2:30就到哩。 家住水里,覺得很不方便,但是有時看到一起回家鄉的信義鄉原住民同胞,心裡就會 平衡許多,因為他們還有得轉咧…或是沒車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9.127.130

03/14 17:45, , 1F
同鄉感觸深
03/14 17:45, 1F

03/14 18:21, , 2F
5.6個小時真的好久= =
03/14 18:21, 2F
※ 編輯: swchicken 來自: 125.231.34.8 (03/14 20:52)

03/14 21:14, , 3F
我從桃園開到嘉義吃雞肉飯再開回桃園也大概六個小時
03/14 21:14, 3F

03/14 21:51, , 4F
亂槍打鳥...是屏科大?
03/14 21:51, 4F

03/14 23:11, , 5F
同鄉推~~
03/14 23:11, 5F

03/15 00:06, , 6F
我們水里要南下已經比其他十鄉鎮方便多了。
03/15 00:06, 6F

03/15 16:18, , 7F
水里南下比其他鄉鎮方便還是一樣不便...不要比爛
03/15 16:18, 7F

03/15 17:43, , 8F
哪裡來的比爛,是事實呀,那您說要作到怎樣才算好?
03/15 17:43, 8F

03/15 19:33, , 9F
比爛有什麼好比的,多一個火車可以搭,只是班次少、
03/15 19:33, 9F

03/15 19:34, , 10F
不論是集集線或是二水站班車都不多,更別說轉乘時間
03/15 19:34, 10F

03/15 19:35, , 11F
常常要等很久,更別談本來算準準的被誤點搞到要等一
03/15 19:35, 11F

03/15 19:35, , 12F
兩個小時的情況,講難聽點要比到二水轉車如果要比到
03/15 19:35, 12F

03/15 19:35, , 13F
台中轉快到家,還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03/15 19:35, 13F

03/15 19:36, , 14F
唯一的優點就是價錢便宜許多,其餘大部分都很糟糕。
03/15 19:36, 14F

03/15 19:38, , 15F
台鐵問題本來一堆,我們這種支線加小站,更是糟糕透
03/15 19:38, 15F

03/15 19:38, , 16F
頂…
03/15 19:38, 16F

03/16 14:10, , 17F
忽然想到在高雄六龜工作時,回到水里需7小時..哈..
03/16 14:10, 17F
文章代碼(AID): #1DVTtFmE (Nantou)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VTtFmE (Nant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