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校園] 被統治者的故事

看板NTU作者 (Against SCA)時間10年前 (2014/05/09 15:46), 10年前編輯推噓3(4115)
留言20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2 (看更多)
看完了落落長一大篇,我還是有相當多的疑問。 最主要的一個是:為什麼你(或學者)可以對藝術提出定義? 提出定義不該是被壟斷的權力,你提出了AB說法,我也可以提一個別的。 底下的推文也有人說了:大家都可以決定自己喜歡哪一種定義, 你提出的也不過只是一家之言,臺大學生/藝術季團隊不一定要接受, 而且看板上同學們的回文和推文,大部分都還是服膺一種極端主觀主義式的藝術定義, 縱使你出來解釋以後,這樣的基調也沒有太大變化, 我們是不是可以說臺大內部自己形成了自己的藝術世界、建立了一個特別的社群? 而你要怎麼樣去說服膺你權威的才是藝術世界,而我的不是? 就算這個臺大內部的小世界不被其它人承認,那又如何? 像是中華職棒獨步全球設計出上下半季制度, 以防戰績太好的球隊擺爛練兵,聯盟的運作不需要外人插嘴; 同樣的,臺大內部也可以像領隊會議一樣主張我們有我們的玩法呀! 謹代表認為 「用這個工作坊和投票拉人氣的制度,來諷刺時下年輕人對於流行與名利的盲從」 這個詮釋太過分的沉默多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0.114.132.14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NTU/M.1399621583.A.38E.html

05/09 15:47, , 1F
沉默多樹XD
05/09 15:47, 1F

05/09 16:01, , 2F
根據原PO說法:三人左右即可成社群,然後互相吹捧
05/09 16:01, 2F

05/09 16:02, , 3F
對方是「藝術」,就有了各種「藝術」?
05/09 16:02, 3F

05/09 16:02, , 4F
假設這一點成立,那「藝術」的詮釋權即必須爭奪,
05/09 16:02, 4F

05/09 16:03, , 5F
現在顯然有不同聲音想與藝術季團隊對話,而雙方若真
05/09 16:03, 5F

05/09 16:04, , 6F
找不到共識,再判定雙方溝通失效、各自表述,較好。
05/09 16:04, 6F
我們現在可是有藝術季籌備團隊和板上的許多臺大學生相互吹捧, 如果這個「藝術就是我隨便說了算」的論調被這麼多人接受, 顯示我們已經創建自己的藝術社群了呀! 如果每個少數意見都要來溝通,那藝術季是不是不要辦了? 學理上的論辯永遠爭執不完,可是藝術季這樣辦行之有年, 參考過去的作法,以及臺大學生普遍對藝術這種素樸而天真的理解, 現行的做法不啻是一種良好的折衷。 質疑者有質疑者自己的社群,那你們大可自己辦一個臺大大雅之堂藝術季! ※ 編輯: antidote (80.114.132.140), 05/09/2014 16:13:44

05/09 16:15, , 7F
這篇的論點相當好,我認為這觀點可以比照Danto出一本
05/09 16:15, 7F

05/09 16:15, , 8F
《在藝術終結之後:台大與社會的藩籬》
05/09 16:15, 8F

05/09 16:18, , 9F
這是民粹/文化社群(抱歉用這詞),不是藝術社群。
05/09 16:18, 9F

05/09 16:19, , 10F
另外這些「少數意見」可是參照全球藝術界的社群判定,
05/09 16:19, 10F

05/09 16:20, , 11F
因此真不算「少數」。若藝術季想要改變、真正提升
05/09 16:20, 11F

05/09 16:21, , 12F
校內「素樸」的藝術觀,那責任重大啊!期待的說。
05/09 16:21, 12F

05/09 16:27, , 13F
你們目前就是互相吹捧啊。
05/09 16:27, 13F

05/09 16:30, , 14F
不,我的藝術觀V大也不能接受,她才發文的吧。
05/09 16:30, 14F

05/09 16:35, , 15F
高級反串
05/09 16:35, 15F

05/09 16:47, , 16F
推v大XD 出書吧
05/09 16:47, 16F

05/09 16:48, , 17F
回安德魯1116: 對呦,小妹我是出來棒打四方>_<y
05/09 16:48, 17F

05/09 16:51, , 18F
對不起我說錯了,是出來和解調停啦~
05/09 16:51, 18F

05/10 12:42, , 19F
推討論的大家
05/10 12:42, 19F

05/10 16:44, , 20F
反串失敗 一下就看出來ㄌ
05/10 16:44, 20F
文章代碼(AID): #1JR8VFEE (NTU)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R8VFEE (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