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北捷紅線北投淡水班距

看板MRT作者 (超級噴火龍X)時間5年前 (2018/09/16 21:51), 編輯推噓12(12016)
留言28則, 1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想問一下, 現在北捷紅線因為採取淡水-象山跟北投-大安兩種班次, 所以北投到淡水端, 以及大安到象山端的班距都比中間的班距長一倍, 會這樣做的原因是列車不夠或者車班調度困難的關係?還是有什麼原因? 未來有沒有機會改成都是淡水-象山這樣跑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19.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537105879.A.020.html

09/16 22:03, 5年前 , 1F
運量需求問題 假日時會視需求延長區間車至淡水/象山
09/16 22:03, 1F

09/16 22:18, 5年前 , 2F
假日淡水站人潮也很可觀
09/16 22:18, 2F

09/16 22:33, 5年前 , 3F
運轉計畫是用大數據配合主管機關的指示,提高承載效益、
09/16 22:33, 3F

09/16 22:33, 5年前 , 4F
降低無效旅程,所以是會變動的
09/16 22:33, 4F

09/17 00:00, 5年前 , 5F
大安-象山等東延段好了應該就會納入常態區間車範圍吧
09/17 00:00, 5F

09/17 00:01, 5年前 , 6F
還有最早區間車規劃其實不是到北投 而是到新北投....
09/17 00:01, 6F

09/17 00:02, 5年前 , 7F
大安象山也是運量
09/17 00:02, 7F

09/17 06:13, 5年前 , 8F
區間車只是疏散那中間的人潮吧
09/17 06:13, 8F

09/17 06:13, 5年前 , 9F
淡水雖然運量高,但復興崗-紅樹林運量根本慘
09/17 06:13, 9F

09/17 06:39, 5年前 , 10F
中途五站加起來還輸淡水一站...
09/17 06:39, 10F

09/17 07:02, 5年前 , 11F
至於象山段,尖峰和重大活動才會把區間往後行駛
09/17 07:02, 11F

09/17 08:07, 5年前 , 12F
大安-象山本身沒有任何硬體限制一切都是運量問題
09/17 08:07, 12F

09/17 09:11, 5年前 , 13F
大安的區間車應是配合硬體的限制,不然開到中正紀念堂就夠
09/17 09:11, 13F

09/17 09:40, 5年前 , 14F
縱使東延段完工九成機率還是會維持大安區間車,大安
09/17 09:40, 14F

09/17 09:40, 5年前 , 15F
以東離峰時間人太少
09/17 09:40, 15F

09/17 09:43, 5年前 , 16F
倒是現在每到假日就擁擠的跟跨年一樣實在有必要在10:
09/17 09:43, 16F

09/17 09:43, 5年前 , 17F
00-20:00間延駛象山,以配合世貿10點展覧和百貨公司1
09/17 09:43, 17F

09/17 09:43, 5年前 , 18F
1:00開門。
09/17 09:43, 18F

09/17 12:49, 5年前 , 19F
淡水站就遠方極端 可以開快速的那種 但硬體不合
09/17 12:49, 19F

09/17 12:51, 5年前 , 20F
101運量在北捷排第14 顯然不是運量問題
09/17 12:51, 20F

09/17 12:53, 5年前 , 21F
TOP20沒有尖3離4的就淡水 101 公館
09/17 12:53, 21F

09/17 12:55, 5年前 , 22F
然後最常被戰的就是洨逼談 (和公館有利害關係)
09/17 12:55, 22F

09/17 13:01, 5年前 , 23F
淡水信義線還有列車不足的問題 路線比板南線長車卻
09/17 13:01, 23F

09/17 13:01, 5年前 , 24F
比較少 區間車就只能開短了 班次也沒那麼密集
09/17 13:01, 24F

09/20 20:47, 5年前 , 25F
最智缺的就是綠線只到台電大樓那種 明明公館就一堆人 每次在
09/20 20:47, 25F

09/20 20:48, 5年前 , 26F
公館 一班沒趕上都要等特別久...
09/20 20:48, 26F

09/21 00:40, 5年前 , 27F
因為小碧潭 以後環狀線通車 大坪林可能也會像公館了
09/21 00:40, 27F

09/22 11:20, 5年前 , 28F
101是有尖峰3分鐘的
09/22 11:20, 28F
文章代碼(AID): #1Rdb_N0W (MRT)
文章代碼(AID): #1Rdb_N0W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