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德國平底鍋擊父事件

看板LegalTheory作者 (好啦!我是大傲嬌...)時間14年前 (2010/01/28 00: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0/31 (看更多)
趁最近腦袋有空檔可以寫大段文章, 來結一下一年多前的舊帳......XD 不過我不想延續之前的話題, 避免連帶把那時的肅殺氛圍喚回繼續擙戲拖棚, 而且已經好一陣子沒作刑法, 注意力不在那了, 僅就一些後來的回應作回應, 說明一下我的立場。 先回一篇,對ahyang的回應容後再議。 : → A1Yoshi:就我所知,認為知識論是較為基本的,並在這前提與意義下認 09/08 01:42 : → A1Yoshi:為認識論決定本體論與倫理學....這種想法才真的充滿笛卡爾 09/08 01:43 : → A1Yoshi:的味道歐。 09/08 01:43 : → A1Yoshi:就我自己的經驗,我是很難從某人的認識論立場、主張推出他 09/08 01:46 : → A1Yoshi:的形上學、本體論以及倫理學主張。我不否認某些立場可能和 09/08 01:47 : → A1Yoshi:另一個立場看似比較相合相容,但....我覺得這太表面了。 09/08 01:47 : 推 A1Yoshi:比方說:上帝存在、墮胎是錯的。由於人類歷史的偶然,這兩 09/08 01:50 : → A1Yoshi:個信念可能的確常出現在同一人腦袋裡。但這兩個命題邏輯上 09/08 01:51 : → A1Yoshi:是彼此獨立的,不相干的。我可以信/ 不信前者,信/ 不信後 09/08 01:52 : → A1Yoshi:者而沒有任何的內在矛盾。 09/08 01:52 : → A1Yoshi:而一個理性論者、經驗論者、融慣論者、基礎論者、內在論者 09/08 01:53 : → A1Yoshi:、外在論者,我想都可以相信或不相信墮胎是對/ 錯的。 09/08 01:53 : → A1Yoshi:上頭的對比可能不是很恰當。可以把墮胎換成:效益主義或目 09/08 01:54 : → A1Yoshi:地論或結果論,我想也是可以地。 09/08 01:54 A1Yoshi你說得沒錯, 「知識論是本體論與倫理學的基本」的確充滿笛卡爾的味道,(第一議題) 但認識論轉向正是笛卡爾留給後世西哲研究的遺產, 接下來不管是休模、康德、費希特、黑格爾還是英美哲學或現象學, 思考存有與規範必須先從釐清自己知識論立場出發,已成歷史積澱下的傳統, 只是有些思想家會公開自己在知識論上的心證,而有些不明確或根本沒有, 其中, 康德與黑格爾算是比較完整地揭露自己的知識論立場後, 論證出自己的倫理學理論; 而刑法學的行為理論主要也是圍繞在康德或新康德主義發展, 因此可以明確看出「認識論─本體論─倫理學」這條線。 這與你經驗上覺得, 要從康德以外某人的認識論看出他的倫理學立場是有困難的, 並不相違背, 就拿叔本華或尼采來說, 他們從來沒有融貫地串起自己的知識論立場與倫理學, 也因此才會讓後人有文章可做, 不管是嚴謹的推論,或是見縫插針...... 至於小弟比之於那兩位狂人, 當然更是什麼都不是了...... 因此你說我這樣的想法有笛卡爾的味道沒錯, 但真論起來,唸過西哲的誰身上沒沾染到笛卡爾的味道? 至於印象中, 我提到反駁笛卡爾是牽涉到另一個議題:理性主義與心物二元論,(第二議題) 學藝不精還沒辦法掌握英美哲學的看法, 但起碼從現象學來說, 不管洛克從經驗出發去建構理性, 或笛卡爾從自我出發去證成理性, 他們都忽略了人性之中遮掉理性以後的其他更根本的部分, 海德格將之稱作grundstimung的東西...... 因此兩個看來可能相悖的規範命題, 比如「國家不得執行死刑」與「國家不得發動戰爭」好了, 悖與不悖有兩個層次可以討論: 第一個層次就是我對於「死刑」和「戰爭」的理性的知識論立場是否同一談起, 進而才檢討我在本體論與倫理學的主張是否一致。 第二個層次則得再深入還原我的意向性, 探討我究竟是抱持什麼樣的grundstimung, 決定了我的意向與認識,接著才會論及概念與規範。 如果說, 第一個議題是笛卡爾以來哲學這門學科的意向性, 那麼第二個議題其實是笛卡爾到康德對於人性的所意(概念)。 而我贊成第一個議題但反對第二個議題, 儘管兩者雖然都繼承自笛卡爾的想法, 但應該沒有矛盾的問題。 : → A1Yoshi:還有一點,這一點我覺得很重要,因為就我觀察這是台灣人, 09/08 02:00 : → A1Yoshi:尤其是從事人文/ 社會科學的人常有的問題:按部就班,嚴謹 09/08 02:01 : → A1Yoshi:踏實與見縫插針之別。 09/08 02:01 : → A1Yoshi:很多人常把前者搞混以為是後者。 09/08 02:01 : → A1Yoshi:很多的哲學理論、概念,其實並不困難。複雜也許是有,但不 09/08 02:02 : → A1Yoshi:難。複雜是因為一個一個彼此扣緊的小環很多。但也只是這樣 09/08 02:03 : → A1Yoshi:而已。可是,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可能是懶或是嫌煩,總 09/08 02:04 : → A1Yoshi:是常看到愛跳躍,亟欲匆促練成神功的人們。 09/08 02:04 的確是既不難也未必複雜, 但現象學方法著重內省與洞識的工夫, 有些感覺分析到纖細不能再纖細, 真的是可會意而不可言傳,好像真的是看天份...... (拜託別又跟我抬槓起公共性的問題......) 如果已經有前人與大師幫我們把這些感覺概念化, 為這些概念命名, 而原初的議題討論也不在著墨這些概念, 那為什麼要捨近求遠? 如果因為語言概念的溝通平台不同, 就得在命題上無限回溯, 就...就也許真的可以寫書了...... 那我寧可蒙受「請神」的罪名, 也要限定戰場...... OK...這就是我之前認賠殺出的原因。 想想也許是那一陣子剛考完國考, 心情不太好,所以PO文越PO越衝, 容我向因此受傷的人補個道歉。 : → A1Yoshi:看這版有時候會讓我想到以前學心理學的時候,心理學家對某 09/08 02:12 : → A1Yoshi:些唸教育學的人的感想:某理論A在心理學內可能備受爭議< 09/08 02:12 : → A1Yoshi:相當不完備,即使提倡者也相當小心。但換個範疇換到教育學 09/08 02:13 : → A1Yoshi:卻以定論甚至聖經的姿態出現。具體的例子就是幾年前的建構 09/08 02:13 : → A1Yoshi:式教育。 09/08 02:13 : → A1Yoshi:不過這也許還算溫和,如果說那些教育學者說的話心理學家還 09/08 02:14 : → A1Yoshi:聽得懂,他們使用同樣語言表達的是同一個概念。 09/08 02:14 : → A1Yoshi:比較可怕的是唸哲學的看不懂唸法律的人,那許多聲稱屬於哲 09/08 02:15 : → A1Yoshi:學範疇的句子。這比較麻煩。。。 09/08 02:15 這是臺灣的教育問題,也是現代化的非基督文明的...悲哀? 歐洲的中學生學哲學就跟臺灣學生學文化基本教材一樣, 這沒有思想系統優劣的問題, 而是事實上人家國力就是比我們強, 我們被逼得得要學習西方的知識系統, 對於人家已經慣習化的文化底蘊卻因自身傳統又躊躇不前。 而這也沒什麼對錯, 就看什麼時候又能重演一次三教融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27.100
文章代碼(AID): #1BO6saWw (LegalThe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O6saWw (Legal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