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請問通說與少數學說的形成?

看板LegalTheory作者 (p )時間18年前 (2005/12/16 15:21), 編輯推噓8(8010)
留言18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6 (看更多)
請問通說與少數學說之間是如何形成的呢? 為什麼有些會形成通說,有些卻形成少數學說啊? 他們之間要怎麼斷定呢? 我翻閱了法學緒論與法理學的相關書籍都沒有找到相關的討論 請問有人知道嗎? 請問如果我希望能有相關資料方便閱讀,要找哪方面的書呢? 謝謝~~感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41.115

12/16 20:32, , 1F
誰派下子孫多,誰講話就大聲,多數人異口同聲就是通說。
12/16 20:32, 1F

12/16 20:33, , 2F
參考資料:Kuhn,〈科學革命的結構〉
12/16 20:33, 2F

12/17 08:33, , 3F
Kuhn的理論是基於paradigm成功解決某些"疑惑",
12/17 08:33, 3F

12/17 08:35, , 4F
"通說"有嗎?
12/17 08:35, 4F

12/17 17:42, , 5F
那是「解決」嗎?若科學這麼嚴整,隔空取物怎有學術生存的
12/17 17:42, 5F

12/17 17:47, , 6F
空間,還能當校長?這才是他觀察典範移轉的著力點吧?
12/17 17:47, 6F

12/17 17:54, , 7F
其實不外乎還是「權力」呀!
12/17 17:54, 7F

12/18 06:13, , 8F
你真的讀過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2/18 06:13, 8F

12/18 10:08, , 9F
那麼您認為當舊典範發生危機時,新典範的革命如何可能?
12/18 10:08, 9F

12/18 10:10, , 10F
單憑理性?當不只一種假說躍躍欲試欲取代舊典範時,為什麼
12/18 10:10, 10F

12/18 10:12, , 11F
是A而不是B成為新的典範?只因為A比B成功解決了更多問題?
12/18 10:12, 11F

12/18 10:14, , 12F
新典範的Disciplinary matrix會被年輕學者所接受,其中多
12/18 10:14, 12F

12/18 10:20, , 13F
少是理性?多少是感性與個人利害?然後支撐起舊信仰的改變
12/18 10:20, 13F

12/18 10:21, , 14F
與新信仰的維持?舊典範的鬆動單純只是因為不敷使用?每個
12/18 10:21, 14F

12/18 10:33, , 15F
時代都有冒險犯難的革命家,但要遂行革命,還是須要有更多
12/18 10:33, 15F

12/18 10:36, , 16F
接受Disciplinary matrix與Shard examplars能拱起這支學閥
12/18 10:36, 16F

12/18 10:40, , 17F
這裡頭會沒有權力運作?而法律更涉價值取向,自更不能避免
12/18 10:40, 17F

12/21 11:11, , 18F
我認為這牛頭不對馬嘴。已回應。
12/21 11:11, 18F
文章代碼(AID): #13echvRS (LegalThe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26 篇):
文章代碼(AID): #13echvRS (Legal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