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考選部:律師專業要細分,才可解決流浪。

看板Lawyer作者 (treasurehill)時間10年前 (2014/01/01 16:30), 編輯推噓5(5025)
留言30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39 (看更多)
殘念 你的說法根本就是倒果為因 而且還用錯藥方 你提的這種現象就是經濟學上的lemon market理論 例如在二手車的市場,有買舊車和賣舊車的兩群人,只有車主對自己車子的性能最 了解,如果品質高於價格,他不會作賠錢的生意,車子還是留著自己用,如果市場 價格高於自己車子的品質,他才會把舊車子脫手。對買舊車子的人而言,他不清楚 每一輛舊車個別的品質,而只約略知道整群舊車的”平均品質”,他所願意付的價 格就是以市場裡車子的平均品質為準。當價格以”平均品質”為準時,所有平均品 質好的車子不會在市場裡出現,而當這些品質較好的車子被抽離市場之後,所剩下 來車子的平均品質會變得愈來愈差。即使買賣雙方都有意願從事交,可是因為資訊 結構上的缺撼,使賣車子的人不能把車子真正的品質這個訊息傳達給買者,結果, ”市場”不存在,是一種市場失靈。 而換到律師市場 就是因為當事人不知道律師的專業 所以他只能以好律師和壞律師的平均品質作為他的估價方式 如此一來好律師當然無法在價格上跟壞律師競爭 但造成現象的原因是資訊不透明 不是律師錄取人數放寬的問題 想要以限制錄取人數來維持市場價格的健全 根本就是緣木求魚的想法 要解決這種現象 只能以資訊公開的公式來解決 來避免消費者因不清楚委任律師的品質而殺低價格的現象 闢如說律評網的的律師履歷表的方式 將此位律師過去的勝敗率來作為評估的一種方式 或者是用專業律師認證的方式來提升律師品質 譬如說美國和德國的專利律師制度 當然事務所名聲大小也是一種評估方式 大律師事務所不會做砸自己招牌的事 以低價競爭來獲取業務 這些才是真正解決律師市場資訊不透明的方案 絕對不是什麼限制律師錄取名額的這種鳥方案 ※ 引述《dnoteb (法學之路永無止盡..號:)》之銘言: : 樓上這位應該也是同道吧? : 我不曉得您怎麼看專業這件事情 : 但是如果您在這行業久一點點, : 就會發現律師重點不見得是在於專業... : 嚴格來說,大部分都不是專業 : 大部分的律師都「不」具有不可取代性, : 包括您說的第二外文在內, : 便宜的取代方法大概有上百種, : 而專業的價值也可以用唬弄當事人來帶過。 : 我個人的看法,專業的律師,在人海衝擊下,只會越來越沒有價值 : 因為搞的懂什麼是專業的,只有少數的一群人 : 而不懂專業的一般人,要的只是一個「結果的承諾跟保障」 : 要不就「滿口大話先搶再說」,要不就「資歷豐富名聲顯赫」 : 至於「專業清新童叟無欺」這種事情... : 對一般人來說,他只會覺得你太菜or你沒本事 : 結論就是,當大家如同這位道長一樣,認為六萬元是高薪的時候 : 那麼五萬就合理了。 : 當五萬又說是高薪時,四萬就合理了。 : 當四萬是高薪時,那麼助理也可以不用請了,直接叫律師當助理就好 : 對當事人來說,誰知道你專不專業?他就是不懂所以來找律師,找有名的比較安心 : 對老闆來說,誰管你專不專業?一兩個核心律師,其他都找便宜就好 : 對於像在菜市場挑菜的散戶來說,能花四萬請律師為什麼要花六萬? : 以目前來說,有些同道在以法扶價格搶案... : 我其實看不太懂,一個案子如果收兩萬,一個月如果接四件, : 扣稅、扣辦公室開銷、如果不小心請個助理,基本上去當法助還比較賺。 : 一個案件最快半年結案,也就是說,當你每個月都這樣接案時, : 會維持隨時有24件官司再進行,也就是差不多每週都有好幾個庭要開.. : 實質收入應該不會超過4萬... : 這樣到底要會有什麼品質跟專業..... : 忘了本文的重點.... : 分流基本上是一個笑話, : 考選部會分流,律師公會也會開進修課程(進修也會開證明) : 所以,考選部將來可能要像農委會一樣, : 考慮一下列管一下「種植作物的人數」 : 如果「大家一窩風搶種某些植物,導致價格崩盤,就要啟動預警機制 : 勸導大家改作別種作物」...XD ※ 編輯: treasurehill 來自: 111.240.235.73 (01/01 16:38)

01/01 19:07, , 1F
給個推
01/01 19:07, 1F

01/01 20:27, , 2F
我覺得律評網不是很客觀 很多事務所都把案子給資深先掛
01/01 20:27, 2F

01/01 23:39, , 3F
要怎麼透明? 不知道道長執業的感想是什麼..
01/01 23:39, 3F

01/01 23:39, , 4F
一個案子要看法官、看當事人給的資料、看對造
01/01 23:39, 4F

01/01 23:39, , 5F
律師好壞不是從結論來判斷的好嗎?..你叫我用結論判斷別的
01/01 23:39, 5F

01/01 23:39, , 6F
同道好壞,我都不知道如何判斷了..你要一個當事人去判斷?
01/01 23:39, 6F

01/01 23:40, , 7F
名氣大接案多,接案多贏的機會就高一些,法官也不是棒槌
01/01 23:40, 7F

01/01 23:40, , 8F
亂開一通 該贏的也通常不會輸,該輸的有時候還會莫名其妙贏
01/01 23:40, 8F

01/01 23:41, , 9F
從律師接案+結論來推論律師專業 ... 我無法想像
01/01 23:41, 9F

01/01 23:42, , 10F
另外,一個律師好壞 要看訴訟中的攻防、訴狀內容來判斷
01/01 23:42, 10F

01/01 23:43, , 11F
您的解決方法很明顯根本不瞭解律師專業在哪...要一般人如何
01/01 23:43, 11F

01/01 23:43, , 12F
瞭解?? 我個人無法理解,經濟學理論我就不討論了...
01/01 23:43, 12F
為什麼要迴避經濟學問題? 交易市場資訊不透明不是你提出來的嗎? 交易市場的資訊不透明不用經濟學的方式來解決 要用什麼方式來解決? 難道是你所謂限制名額的方式嗎? 至於你說從律師接案+結論來推論律師專業 你無法想像 但這就是現實運作的方式啊 在資訊不透明的情況下 消費者都要透過某種訊號來判別與其交易對象的訊息 勝敗率是一種方式 名氣是一種方式 就連律師執照的取得都是一種訊號 如果你連這些基本的市場運作方式都沒法接受 那你為什麼還要準備律師考試? 光憑你自己本身的專業就可以說服消費者委託你啊 為什麼還要靠那張律師執照?

01/01 23:44, , 13F
一個人一輩子可能只會碰到一件官司,要分辨好壞 別說笑了
01/01 23:44, 13F

01/01 23:45, , 14F
另外 律評網那也沒什麼..實務上 節稅等原因,都是同時掛數
01/01 23:45, 14F

01/01 23:45, , 15F
個律師, 實際負責的律師只是其中一個..
01/01 23:45, 15F

01/01 23:45, , 16F
所以我才說,您似乎根本不懂實務怎麼運作,只是紙上談兵而
01/01 23:45, 16F

01/01 23:46, , 17F
已... 跟現在上位的學者一樣,空談是沒有意義的..
01/01 23:46, 17F
很多人都很喜歡談實務運作 但我很懷疑他們真的懂什麼叫實務運作? 你知道大所的運作機制是如何? 除了接案的律師之外 每一個案子都會有二個律師負責 一個是資深律師 一個是資淺律師 由資淺律師負責蒐集資料和撰狀 而資深律師負責覆核 最後再交由掛名律師蓋章 這就是大所的運作基本模式 層層監督 層層負責 敢當掛名律師就有負責最終勝敗的義務 絕對不是小所那種單打獨鬥的方式可以理解了 你可是在個人事務所待久了 沒看過外面別人是怎麼打官司的 以為那就是律師界的生態 我只能說你看到的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 編輯: treasurehill 來自: 115.80.19.156 (01/02 00:21)

01/02 00:28, , 18F
大所的運作 我怎麼會不知道呢..大所是重點嗎?
01/02 00:28, 18F

01/02 00:28, , 19F
這串是再討論 大所的律師如何生存嗎? 我看不大懂
01/02 00:28, 19F

01/02 00:29, , 20F
一開始就說了 大所、有名的 會活下來,在大所受雇就是律師
01/02 00:29, 20F

01/02 00:29, , 21F
的一切? 你的目標就是這樣? 如果只想領薪水 可以不用討論
01/02 00:29, 21F

01/02 00:29, , 22F
了, 因為好壞人家都是看事務所招牌,你做的好不好 是事務
01/02 00:29, 22F

01/02 00:29, , 23F
所會去處理你的去留,跟當事人沒有直接的關係 也說不上解決
01/02 00:29, 23F

01/02 00:30, , 24F
流浪, 謝謝你的高談闊論^^
01/02 00:30, 24F
本來就是啊 當事人找大所就是看上大所的團隊運作 不會因為一個律師的去留影響案件的進行 結果你卻堅持只看掛名律師 這不是個人事務所的思維是什麼?

01/02 00:31, , 25F
另外,我沒有迴避經濟學,而是經濟學又如何? 解決方法沒有
01/02 00:31, 25F

01/02 00:31, , 26F
就只是一種空談 我懶得討論大所大所了...請認真看我的文
01/02 00:31, 26F

01/02 00:31, , 27F
你說的本來就不是我討論的重點...謝謝
01/02 00:31, 27F

01/02 00:32, , 28F
我也不打算回應了,每個人文字的解讀不同 造成你誤會我很
01/02 00:32, 28F

01/02 00:32, , 29F
抱歉,下次我會用更淺顯的文字來說明
01/02 00:32, 29F
解決方式就提供信號啊 不然你以為國家介入私人市場 管制證照的目的是什麼? 不就是要提供一個具有公信力的訊號機制 以供消費者判別啊 ※ 編輯: treasurehill 來自: 115.80.19.156 (01/02 00:35)

01/02 08:56, , 30F
是的 壓低錄取率限制競爭會造成的就是市場跟律師雙輸的局面
01/02 08:56, 30F
文章代碼(AID): #1Imz8D_j (Lawy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39 篇):
文章代碼(AID): #1Imz8D_j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