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關於消費卷的政策.......

看板KMT作者 (小威)時間15年前 (2008/11/17 16:4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8/28 (看更多)
※ 引述《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之銘言: : ※ 引述《Robbit1024 (五子棋怎一直輸)》之銘言: : : 所以我一開始就提到目的不是只有在於使消費活絡,還有生活補貼的性質,這個短 : : 期措施,也不以經濟活絡為主要完全目的,未來的真正消費活絡應該還是得建立在 : : 經濟的復甦下,市場的手發展那麼久,讀過經濟續學的都會有概念,不過假設政府 : : 連做都不做,也把錢都存起來,可能真的會像布希講的開始各國保守主義,當初20 : : 世紀初期的蕭條應該會再次出現。 : 我的意向是這個蕭條是必然出現而且不能避免的, 擴大內需本身 : 就是走向同一條路, 也就是說, 為了保持經濟的增長或者防止經 : 濟的蕭條. 唯有增加社會本身的消費量, 去維持目前的生產方式 : , 免得產業崩潰. : 但後遺症也很明顯, 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現在的世界, 美國佔 : 的消費量高達全世界的 40% 是不可填補的, 而奧馬巴的政策傾 : 向保守和保護主義也是可預期的事情. 美國的入口量會減低, 而 : 少許的減低也會產生不能填補的消費大洞. : 說內需的話, 我們還是得注意一件事, 內需是建立於「供應」之 : 上的, 所謂內需的本質, 就是自給自足. 不僅是自足, 也要得自 : 己能消費掉自己生產的商品才行. : 臺灣農業上一貫是自給的, 米, 水果, 蔬菜, 茶, 家蓄, 魚, 糖 : , 鹽都可以自給. 連帶像食物加工的產業都是, 這自然是也是內 : 需. 但問題是工業, 而內需要保護的也是工業. : 工業是甚麼? 臺灣的是電子, 化工, 煉油, 鋼材, 塑膠等. 要說 : 增加內需, 最終要達到的是甚麼? 就是臺灣自己消費掉上述的產 : 品, 比方說, 你一年換一次電腦, 變成一年換三次電腦. 或者大 : 量使用和廢棄塑膠物品等. : 發消費券會增加這些東西的消費量否? 如果不會, 則這些滯銷貨 我覺得您的思考比較偏向古典學派的思想。這就好像感冒很嚴重發 高燒了,到底要不要看醫生?您的意思是如果醫生開得藥沒有辦法 改變病人本身的體質的話(消費傾向),那麼退燒的效果只是一時的 ,從長久來看,他還是一個體質衰弱的病人。還會在不久的將來又 開始感冒發高燒。的確也是如此。 我的想法正好與你相反,我根不本care他的體質是否會變好,我只 要在今天看到他退燒就好了。因為不退燒,他也許明天就沒命了。 發消費券我認為必然會在短期間增加這些東西的消費量,也會出現 改變因為沒錢買不了一直想買但買不起的狀況,我之所以說必然, 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等2009年年末我們在來看看。也必然會填補 一些美國的消費空洞。事實上就我個人來說,我一直很想把我的 crt換成液晶螢幕,但是因為大環境不景氣,就想說能拖就拖,等 壞掉再說,今天就是有消費券這個政策讓我有去消費的衝動。 : 物永遠都是問題. 現在問題是在於臺灣人因為沒錢買不了一直想 : 買但買不起的臺灣工業品? 如果不是, 那消費券根本就沒有填補 : 美國帶來的消費空洞, 也填補不了之後美國會產生對中國的連鎖 : 效應所帶來的市場萎縮. : 這些工業品明顯地是經濟蕭條期都賣不出去的東西. 但有些東西 : 是在經濟蕭條時都能夠賣的, 比方說, 文化娛樂產業. 美國在大 : 蕭條時期, 反而是戲院業最暢旺的時代, 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 消費券只會維持目前的生產結構. 維持目前的生產結構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只要讓廠商賺錢,然後把 獲利分給員工,這樣的情況持續個三五年足以改變員工對於未來景 氣的預期,進而改變消費傾向,增加消費,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就 足夠了。 當然台灣發消費券的努力是不可能去填補不了美國的消費空洞的, 除非從美國自身做起,帶動世界各國也跟進,這樣的力量就會掀 起一股巨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41.25

11/17 19:17, , 1F
所以其實是避免GDP成長真的變八年最低
11/17 19:17, 1F
文章代碼(AID): #198I_KhF (KM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8I_KhF (K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