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銀行有一種儲蓄保險想請教優劣

看板Insurance作者 (Rey)時間11年前 (2012/11/11 15:49), 編輯推噓4(4019)
留言23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15 (看更多)
看了這一連串的討論不才小弟有些想法分享(順便賺點P幣下注..) 本身工具並沒有錯,錯的是金融從業人員憑著知識上面的落差, 隱藏產品存在的缺點及風險,這有兩種可能: 1.本身對產品了解不夠透徹,憑著公司話術就開賣了。 (哪天了解後肯定自己都不敢賣了吧!) 2.迫於生活壓力業績壓力否則只得被裁員。 (不是你死就是我失業) 電視的普及我想不用言喻,那能否透過電視教教我門的消費者呢? 不可能,要來一個這樣的節目至少是要帶狀的,而且收視率也是問題, 有的人想看時間不配合,有的人不想看太複雜了,找不到講師從基礎開始講, 所以消費者自身應該要學習提高水平破解這層的知識落差。 這是消費者的責任和義務。 以下討論不考慮知識落差 ============================================================================== 回應一下儲蓄險(僅論增額終身壽險): 撇開年金險.還本型終身壽險.投資型保單.分紅保單<~~對消費者不利的多 儲蓄險的流動風險.匯率風險.信用風險.利率風險等等風險是顯而易見的 a.流動風險:先前提到的"生活預備金"的觀念大家都要有,最好是預備一年薪水的量, 當然這很籠統但流動資金越多當然越好。不要忘了人都要為養老做準備, 總資產100萬提存20萬投入,40年後得到80萬,做為老年生活的準備。 (歐美香港新加坡先進國家提存薪資2~3成做退休準備呢!!) 不過投報率比鬼島好太多倍了... b.匯率風險:選擇匯率會考慮波動,當它是世界貨幣且波動率低,而且歷史紀錄低點時, 不考慮投資嗎? 好吧我說的是美元,過去曾有26過但你知道它的歷史背景嗎? 301條款要求不得不升值才有這個紀錄,現在十年平均32.5,近三年平均31你 不會考慮分配嗎? 你說會摜破28?,那你看歐元十年前成立時1:0.8美元,高點一度1:1.5 U.S現 在1:1.3 U.S上下,表示匯率升過高帶來什麼影響? 不是說不可能但是台灣受的住這樣的衝擊嗎? 就算全轉觀光產業我們有沒像 歐洲有這麼多觀光資本讓遊客願意花高額消費來台? 更何況現在還在代工@@ 美國財政懸崖? 目前正在研議是否延續減稅措施以及加稅部分調整,但可確 定的是美國要開始開採石油.天然氣降低輸入成本,此舉將對未來產生什麼改 變? 而且黃金庫存8000噸,遙遙領先第二名的德國兩倍,美國不穩? 美國爆 炸什麼金融工具都無一倖免了。 c.信用風險:看看國外再看看自己,美國AIG是因為雷曼兄弟保證而面臨賠償危機,以至於 母企業要收回各海外的保險公司,當初美國政府可是傾盡資金挽救,不救? 後果將勞保或慰問金抗議乘以百倍千倍就可預測。 日本百年歷史的保險公司都會聲請破產,為何? 利差損是主因,原先保險公司 收錢存在銀行郵局利息還有5%,兩年內歸零,你說利差損如何? 國華是51年開 使的五大家保險公司之一,尚且要增資1200億,那國泰不用增資1.2兆嗎? 再來311海嘯多嚴重就不說了,日本保險公司有倒嗎? 由再保公司賠償多數 金額,日本保險公司賠不夠只得賣掉資產賠,董監事無限清償責任(三年), 開放外資增資也是解決的方式之一不是? 保險公司是"應收帳款公司",假設每年保費收入400億,明年也有新契約,那 明年收入是800億喔,後年是1200億,這樣的公司會沒有人想接嗎? 當然想只 是審查要求比較高。 d.利率風險:綜觀四十年來的利率變化,雖然有上升的時候但是在301條款之後,產業外移 之後,利率就欲振乏力了,92年就1.多到現在,你知道最近公債殖利率變化 嗎?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公債殖利率多少? 看看現在1.38%你還覺得會升? 長 期來看機率很高是會再跌吧。什麼時候升利率? 市場游資過多.景氣過熱.對 比現在你還覺得會升嗎? 景氣差時理論上是要降利率的。 ============================================================================== 說到基金: 不買保險不存定存就買基金嘛,台灣人最愛買基金了,但是基金要操作的消費者知道 嗎? 業務人員總是說當定存放長線,定期定額投資就可以當養老,流動性高要用馬上贖回 但是消費者不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基金哪? 國內的ETF.股票型.傳產.生技.科技股基金, 國內債劵.公司債,還是國外的股票.期貨.公債.公司債,零零總總這麼複雜,各種走勢, 都各有不同,而且過去並不等於未來,你拿錢給經理人操盤,沒錯你會賺但也會虧,經理 人呢? 只有賺沒有賠啊,反正這檔不行建議你轉其他檔我再收一筆費用,對一般上班族來 說哪有辦法跟著追績效或是指示經理人如何操作? 最近正夯的配息以及高收益債,配息可能配到自己的本金消費者知道嗎? 高收益債買 的是BBB級以下的垃圾債劵消費者知道嗎? 高收益信用風險是很大的考量,所以更需要時 時注意自己的績效不是? 何為投資型保單? 它是傘型基金的一種,好聽是又投資又買保障,實際上你的保障也 是花錢買的(危險保費哪),投資呢? 可以選擇的項目裡一般賺錢的基金都不在裡邊,仔細 看有好幾檔是自己公司的,這不是扒消費者兩層皮是什麼? 況且又不用責任準備金,風險 又自行負責,保險公司可是百利無一害,所以壽險部份才會比定壽便宜。投資績效部分計 算的是"投入投資"金額的績效,那其他費用率部分扣掉的有沒有算在績效裡? 你知道基金會合併嗎? 基金大略分為積極型.平衡型和保守型三類,當基金淨額小於 2億會被強制合併,我原本想存養老本選擇保守型,可是卻被合併到積極型,這也不是不 難見到,再者經理人之間要合併基金也是可以,通知消費者幫你選擇更好標的就可以, 反正消費者對基金一點也不懂。當然規模太小強制贖回你連上訴的機會都沒有。 ============================================================================== 股票: 相信大家最近都很有感觸,宏達電的1200到200保衛戰,過去績效不等於未來,股票 是人為可以去操縱的,什麼技術分析.線性什麼都無法改變外資說跑就跑的現實,我們都 很自豪外匯存底4000億,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沒什麼,持有外幣數量罷了,你知道2000億 來自外資嗎? 外資講究流通性,苗頭不對馬上跑,會買房地產嗎? 我想不會吧,炒匯.定 存? 有可能,多數還是被政府強制要去投資買股票。升利率,我就來存定存,同時炒匯。 在資本懸殊的情況下你要買股票? 中共一個飛彈試射外資就跑光光,匯出1000億馬上 跌個100點給你看,股票市場本來就不是咱們小市民在玩的,有小道消息還能趕搭個順風 車小賺一下,其他人呢? 市場裡錢就這麼多有人賺當然就有人賠錢。 博達案就更不用說了,你也真不知道這家公司到底如何,結果就是慘賠。中鋼總可以 吧? 從過去的每月營收30億到現在每月營收6億,你說股價下跌(跌到25)是當然,配股配息 當然也會縮水,中鋼股價過去就在22~35左右徘徊,逢高買進逢低出脫大家都會,但你有 看看全球大環境如何變化嗎? 澳洲鐵礦砂減產4成,大陸建設動能下滑,間者大陸.台灣. 香港接連都在抑制房市,你說鋼鐵股怎麼好? 你捨得收手嗎? 股票還是有許多不確定風險,只是過去12800點的高峰讓多數人停留在過去,怎麼不 說3000多點時你敢不敢進場? 依舊還是要做功課的人.又有資本才玩得起的工具。 ============================================================================== 說到底消費者自己的知識水平要提高,保險業務員.理專.證劵從業人員要有良心,要 有足夠的專業底子,但是往往所屬公司給的扣達就是這樣,達不到你走人,才造就這麼多 金融糾紛產生。 回歸到我自己保經的身分,基金.股票.權證這些我沒辦法了解的很透徹,怎麼操作. 怎麼技術分析我不太懂,但是從國際景氣趨勢來看現在要投資獲利還真不容易,你說怎麼 廣告會有累積報酬率100多%的商品? 看你有沒有買到啊.看你的經理人怎麼操盤哪.看取的 區間啊(1998~2007嗎?),我十分贊同投資可能會蝕本,儲蓄要保本的概念,但還本型的險 種多數是賠錢的我想這是保險版各位大大都一致認同的,但審時度勢有增額壽險(解約金 最少要等於保額)來鎖定利率,對於對投資不願也沒時間深入了解的消費者也不失為一選 則。 國外也是買商業保險來養老的啊,生涯計畫訂出來,撥出少部分資金買增額壽險不是 不可以啊,再者滿期後要用錢部分解約剩下的錢繼續複利不是? 誰說一定要全解? 這樣不 也是一種靈活度? 不規劃儲蓄險也可以啊,至少我的朋友(2X)我都不建議他買,儲蓄險要 與各種投資工具做比較才知道合適不合適,91年時銀行利率還有6%,當時蘇黎士出的5.7% 沒人要買,但是我們老師的客戶買到5.7%的現在都很感謝他,因為他預測未來利率是看跌 所以給客戶建議,客戶自己知道買什麼也願意接受也是皆大歡喜不是? 重點還是金融從業人員要充分的風險告知,若要考慮風險那最好的理財工具是不存在 的,什麼都會倒什麼都有風險,純粹僅看你能承受的風險程度,還有要做好功課。 (私心希望這篇能多賺點P幣,也希望大家能更正向的來看每個商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6.111.160

11/11 16:12, , 1F
說的真好,錯的是業務銷售時隱藏風險和缺點,這篇正是好範例
11/11 16:12, 1F

11/11 16:16, , 2F
你會告訴客戶流動性風險?業務:「本來就該存一年以上的生活預
11/11 16:16, 2F

11/11 16:18, , 3F
備金,這觀念大家都應該有,(不會有需要提前解約的啦)」
11/11 16:18, 3F

11/11 16:20, , 4F
你會讓客戶理解匯率風險嗎?業務:「美元是世界貨幣,且現在是
11/11 16:20, 4F

11/11 16:22, , 5F
歷史低點,美元爆了所有金融工具都完了,(不用擔心美元啦)」
11/11 16:22, 5F

11/11 16:24, , 6F
樓上的話術讓人覺得好熟悉 XDDD
11/11 16:24, 6F

11/11 16:25, , 7F
你會讓客戶清楚信用風險?業務:「政府怕被抗議一定會救,且
11/11 16:25, 7F

11/11 16:27, , 8F
保險公司每年有保費收,怎麼可能沒人要接,(保險公司穩啦)」
11/11 16:27, 8F

11/11 16:28, , 9F
直接從這篇原文抄的啊,當然熟悉XD
11/11 16:28, 9F

11/11 16:32, , 10F
更多的是業務對賣商品都只有固定官方說詞
11/11 16:32, 10F

11/11 16:33, , 11F
很多風險他們也不清楚 更不用說要讓顧客理解了
11/11 16:33, 11F

11/11 16:34, , 12F
當美國內需市場不構支撐經濟時,美金還會是強勢貨幣?
11/11 16:34, 12F

11/11 16:35, , 13F
流動資產越多=>負利率(利率 VS 通膨)影響越大
11/11 16:35, 13F

11/11 16:36, , 14F
說到再保~~請去保發中心查閱台灣保險業再保情形再來說~~~
11/11 16:36, 14F

11/11 16:37, , 15F
如果對經濟有common sence,現在是景氣過熱?
11/11 16:37, 15F

11/11 16:38, , 16F
總結~~不少論點錯誤就不一一點出了!
11/11 16:38, 16F

11/11 16:39, , 17F
不過只是這篇是最後一篇就看了一下,其他就懶得一一看
11/11 16:39, 17F

11/11 18:44, , 18F
財政懸崖只是場鬧劇而已...
11/11 18:44, 18F

11/11 19:20, , 19F
推充分的風險告知。不過匯率…嗯…換拿星幣、日元當
11/11 19:20, 19F

11/11 19:20, , 20F
例子又如何呢?
11/11 19:20, 20F

11/11 19:22, , 21F
日本保險公司有倒閉的例子,而且舊保單條件可能變差
11/11 19:22, 21F

11/11 23:52, , 22F
推:思路清晰之作。可惜整體討論串裡,仍以立場之爭為多...
11/11 23:52, 22F

11/12 08:18, , 23F
推這篇!
11/12 08:18, 23F
文章代碼(AID): #1GdrXuql (Insuranc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drXuql (Insu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