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陳建仁<失真的調查:從假陽性個案談起>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金肅πετροσ懂「s)時間3年前 (2020/08/21 10:18), 3年前編輯推噓20(22243)
留言67則, 30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1.轉錄標題︰ 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請寫名稱 失真的調查:從假陽性個案談起 1.轉錄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213303572083776&id=937931539621002 2.轉錄來源︰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陳建仁臉書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失真的調查:從假陽性個案談起 最近,彰化縣展開了COVID-19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以瞭解縣民感染COVID-19的盛行 率。該調查採集受檢個案的血液檢體,進行COVID-19抗體的檢驗,判定每名個案 是否陽性,來估計彰化縣民的抗體陽性盛行率。但是,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的正確性, 決定於(1)檢驗方法的敏感度和特異度,(2)檢驗抗體陽性的盛行率,(3)受檢個案的 代表性。 檢驗方法的敏感度(sensitivity)是指真正得到感染的人,有多少百分比呈現陽性;s 特異度(specificity)是指真正沒有得到感染的人,有多少百分比呈現陰性。假陽性率是 指真正沒有得到感染的人,有多少百分比呈現陽性,也就是1-specificity。假陰性率是指 真正得到感染的人,有多少百分比呈現陰性,也就是1-sensitivity。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所 得到的檢測陽性盛行率,受到真正陽性率的高低,以及敏感度和特異度的高低的影響。 一般而言,敏感度越低、特異度越低、盛行率越低,調查估計出來的檢測盛行率也越嚴 重失真! 我們舉例檢測五萬人的調查來看,如表1所示,如果敏感度和特異度都是99%,在每萬人 盛行率分別是1,10,100的三種狀況下,真正感染人數分別是5,50,500人;真正未 感染人數分別是49995,49950,49500人。由於敏感度是99%,所以在三種狀況下,真 正感染檢測呈陽性人數分別是5,50,495人。由於特異度是99%,也就是真正未感染的 人會有1%呈假陽性,所以在三種狀況下,假陽性人數分別是500,500,495人。因此, 利用陽性人數(無法分辨真假)來估計三種狀況下每萬人檢測盛行率,分別是 101, 110,198。也就是說,檢測盛行率高估倍數(g欄)竟高達到101倍,11倍,2倍。換句話 說,盛行率越低,錯誤高估盛行率的失真現象越嚴重! 另外,如表2所示,如果真正盛行率是千分之1,敏感度是99%,在檢驗特異度分別 是90%,99%,99.9%的三種狀況下,檢測真陽性人數都是50人;但是檢測假陽性人數 分別是4995,500,50人。因此這三種狀況下的每萬人檢測盛行率,分別1009,110 ,20換句話說,檢測盛行率高估倍數也高達到101,11倍,2倍。換句話說,特異度越 低,錯誤高估盛行率的失真現象越嚴重!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盛行率調查研究的特異度越低或真正盛行率越低,檢測盛行率也 就越容易被高估,也越會失真!雖然研究者可以利用敏感度和特異度來進行調整,推算出 真正盛行率[真正盛行率=(檢測盛行率+特異度-1)/(敏感度+特異度-1)]! 但是,除非利用更特異的方法再做確認,否則調查者必須告訴每個陽性個案,他真正感染 的機率只有50%,10%或1%! 同樣的,在入境旅客的抗原篩檢策略上,如果盛行率相當低而特異度無法提升到非常高 的情況下,進行普篩而非精篩,也需要注意假陽性的問題! https://i.imgur.com/orzfZ4q.jpg
https://i.imgur.com/Dd5A0ZR.jpg
4.附註、心得、想法︰ 原來患者占受檢驗人口比例的專有名詞是盛行率 …… 聖騎士你要寫文章也注意一下我們無知草民詞彙量啊! 簡單來說,真患者越少或是偽陽性越高。 患者的數量越容易被高估。 偽陽可以用多種試劑來避免,然而彰化這次萬人驗抗體只有單一試劑。 盛行率……基本上就蓋牌臆測者相信有超多吧?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A217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82.11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97976315.A.AD5.html

08/21 10:21, 3年前 , 1F
看不懂 太專業了
08/21 10:21, 1F

08/21 10:21, 3年前 , 2F
他直接講陽性預測值 大家可能比較容易懂
08/21 10:21, 2F

08/21 10:21, 3年前 , 3F
那麼多字普篩蓋牌仔懶得看啦 說你蓋牌就是蓋牌
08/21 10:21, 3F

08/21 10:21, 3年前 , 4F
聖騎士的文章是給專業人士看的
08/21 10:21, 4F

08/21 10:24, 3年前 , 5F
我只想知道驗出陽性 通常幾趴是真正得病的
08/21 10:24, 5F
※ 編輯: Pietro (101.12.82.111 臺灣), 08/21/2020 10:25:25

08/21 10:25, 3年前 , 6F
要找真正得病的就是二採三採阿...
08/21 10:25, 6F

08/21 10:25, 3年前 , 7F
但普篩麻煩的就是你一篩陽通常就直接隔離不會二採了
08/21 10:25, 7F

08/21 10:26, 3年前 , 8F
R0值學完 換盛行率 另類科普教育
08/21 10:26, 8F

08/21 10:26, 3年前 , 9F
非理工碩士,這篇大多看不懂
08/21 10:26, 9F

08/21 10:26, 3年前 , 10F
偽陽性真陽性的比例直接取決於多少人中標
08/21 10:26, 10F

08/21 10:26, 3年前 , 11F
恩....跟我想的一樣(?)
08/21 10:26, 11F

08/21 10:27, 3年前 , 12F
一採陰也不會反覆採,丟回社區很危險
08/21 10:27, 12F

08/21 10:29, 3年前 , 13F
現在也不知道盛行率到底多少
08/21 10:29, 13F

08/21 10:29, 3年前 , 14F
其實根本沒那麼難懂,如果完全沒人感染偽陽性機率就
08/21 10:29, 14F

08/21 10:29, 3年前 , 15F
是100%,所有人都感染偽陽性就是0%,因此感染的人越
08/21 10:29, 15F

08/21 10:29, 3年前 , 16F
多偽陽性占陽性的比例越大
08/21 10:29, 16F

08/21 10:29, 3年前 , 17F
推薦你們去看流行病學的書 這些只是數學而已==
08/21 10:29, 17F

08/21 10:31, 3年前 , 18F
不想看的幫你們結論 盛行率越低 檢測陽性的結果
08/21 10:31, 18F

08/21 10:31, 3年前 , 19F
裡面 真正的患者比例越低
08/21 10:31, 19F

08/21 10:31, 3年前 , 20F
聖墓騎士出手了。
08/21 10:31, 20F

08/21 10:32, 3年前 , 21F
加上大規模篩檢 你會在低盛行率的情況下消耗無謂的
08/21 10:32, 21F

08/21 10:32, 3年前 , 22F
資源來不斷排除陽性結果卻非患者
08/21 10:32, 22F

08/21 10:33, 3年前 , 23F
另外一個 篩檢方法的特異性也會干擾結果的可靠度
08/21 10:33, 23F

08/21 10:34, 3年前 , 24F
聖騎士
08/21 10:34, 24F

08/21 10:35, 3年前 , 25F
特異性越低 越會高估陽性結果 一樣陷入無謂的
08/21 10:35, 25F

08/21 10:35, 3年前 , 26F
排除和疫調地獄
08/21 10:35, 26F

08/21 10:37, 3年前 , 27F
現在就找特定症狀下去篩 當然覺得陽性為患者的機率
08/21 10:37, 27F

08/21 10:37, 3年前 , 28F
高好嗎
08/21 10:37, 28F

08/21 10:37, 3年前 , 29F
亂槍打鳥的話 就一個0/1400 還是1/1400的擺在那
08/21 10:37, 29F

08/21 10:38, 3年前 , 30F
這還是居家檢疫隔離的抽樣哦
08/21 10:38, 30F

08/21 10:39, 3年前 , 31F
母體再擴大到台灣的一般群眾 機率應該還是這麼好笑
08/21 10:39, 31F

08/21 10:39, 3年前 , 32F
聖騎的法典是寫給地方糞騎看的 叫他們不要亂搞
08/21 10:39, 32F

08/21 10:43, 3年前 , 33F
這篇需要一點統計底子 一般人要看懂有點難...
08/21 10:43, 33F

08/21 10:44, 3年前 , 34F
學公衛的怎可能不知道這些XD 惡意亂搞而已
08/21 10:44, 34F

08/21 10:45, 3年前 , 35F
一般人當然很難想像檢測為何有時會失真zz
08/21 10:45, 35F

08/21 10:51, 3年前 , 36F
重點是彰化也不是隨機驗,都是挑高風險族群,也把確
08/21 10:51, 36F

08/21 10:51, 3年前 , 37F
診者也納進去,哪個國家驗抗體會連已經被確診的人一
08/21 10:51, 37F

08/21 10:51, 3年前 , 38F
起驗去算進比例....
08/21 10:51, 38F

08/21 10:52, 3年前 , 39F
不然要怎麼騙4%仔上勾
08/21 10:52, 39F

08/21 10:54, 3年前 , 40F
聖騎士現在在幹嘛,回中研院?
08/21 10:54, 40F

08/21 10:55, 3年前 , 41F
他已經盡量寫白話啦 不過我論文寫財務統計的也沒辦
08/21 10:55, 41F

08/21 10:55, 3年前 , 42F
法一下子看懂XD
08/21 10:55, 42F

08/21 10:56, 3年前 , 43F
看不懂
08/21 10:56, 43F

08/21 11:02, 3年前 , 44F
文中好像沒提到盛行率定義
08/21 11:02, 44F

08/21 11:03, 3年前 , 45F
盛行率就推估來的啊~
08/21 11:03, 45F

08/21 11:04, 3年前 , 46F
醫護群沒抽到 高風險群沒抽到 大型活動+旅遊擁塞
08/21 11:04, 46F

08/21 11:04, 3年前 , 47F
也沒有 回撈不明重症也沒有
08/21 11:04, 47F

08/21 11:04, 3年前 , 48F
我是看到「盛行率」,這個陌生名詞。才跑去Google的。
08/21 11:04, 48F

08/21 11:04, 3年前 , 49F
盛行率會高嗎XD
08/21 11:04, 49F

08/21 11:07, 3年前 , 50F
現在就一群人質疑你盛行率估計錯誤 蓋牌隱匿 想靠
08/21 11:07, 50F

08/21 11:07, 3年前 , 51F
先靠驗無症狀來挑戰
08/21 11:07, 51F

08/21 11:18, 3年前 , 52F
08/21 11:18, 52F

08/21 11:34, 3年前 , 53F
我只覺得普篩仔臉已經化膿了
08/21 11:34, 53F

08/21 11:36, 3年前 , 54F
他已經盡量寫給小學生看得懂了吧
08/21 11:36, 54F

08/21 11:47, 3年前 , 55F
08/21 11:47, 55F

08/21 11:49, 3年前 , 56F
如果你的篩劑99%測得準,實際感染人數佔越少,測到
08/21 11:49, 56F

08/21 11:49, 3年前 , 57F
空包彈越多
08/21 11:49, 57F

08/21 12:06, 3年前 , 58F
有人說 不驗會漏掉該怎麼辦 馬的是都沒其防疫
08/21 12:06, 58F

08/21 12:06, 3年前 , 59F
策略 整天只會喊驗?
08/21 12:06, 59F

08/21 12:06, 3年前 , 60F
*沒其他
08/21 12:06, 60F

08/21 14:00, 3年前 , 61F
......
08/21 14:00, 61F

08/21 16:24, 3年前 , 62F
篩檢不可能100%準確 大規模篩檢可能篩出一堆人陽性
08/21 16:24, 62F

08/21 16:24, 3年前 , 63F
這些陽性就得去做二篩 三篩 那你想想台灣要多少篩檢成
08/21 16:24, 63F

08/21 16:24, 3年前 , 64F
本來做這些事情吧
08/21 16:24, 64F

08/21 16:25, 3年前 , 65F
然後如果沒篩出陽性卻有症狀的 反而失去警覺性更容易變
08/21 16:25, 65F

08/21 16:25, 3年前 , 66F
成破口 如此而已
08/21 16:25, 66F

08/21 21:24, 3年前 , 67F
08/21 21:24, 67F
文章代碼(AID): #1VFoxxhL (Hate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VFoxxhL (HatePolitics)